登錄???|???注冊
本書分三個單元——即國家建設與治理模式、國家建設與資源配置、國家建設與社會管理,對中國的近現代的國家治理與政府行為進行了探討。全書的十一篇專題論文均在經驗資料分析、理論思路開拓、概念工具形成方面做出努力,試圖在積累學術知識方面做出貢獻。每個單元還邀請了在學術上頗有見地的學者進行了深入的評論。本書的研究對關注中國國家建設與政府行為研究的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者來說,將有所助益。
周雪光 劉世定 折曉葉 ·政治理論 ·34.3萬字
本書是羅伯特·米歇爾斯的代表作。他通過研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政黨特別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發展情況,提出了“寡頭統治鐵律”這一政黨社會學的經典原理。該原理認為:正是組織使當選者獲得了對于選民、被委托者對于委托者、代表對于被代表者的統治地位,組織處處意味著寡頭統治。本書對政黨出現寡頭化的根源進行了分析,指出領導人傾向于組織并形成利益集團、大眾普遍存在的消極性以及對領導人的感激之情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最重要的因素則在于領導人在技術上的不可或缺性。此外,本書還反思了寡頭統治結構與民主之間的關系。
(德)羅伯特·米歇爾斯 ·政治理論 ·22.7萬字
《民主新論》是美國當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薩托利耗費十年心血撰寫而成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便得到了廣泛贊譽。學術界盛贊薩托利在民主學說上“堪稱我們時代最為強大的頭腦”,“他的論證沒有真正的對手”。該書至今仍是民主理論研究的權威著作。薩托利希望以西方傳統政治理論為基礎,恢復其所謂的“主流民主學說”。
(美)喬萬尼·薩托利 ·政治理論 ·26.1萬字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本書通過大會紀實、重要文獻、熱點聚焦、重要會議等欄目,全面展現了八大是如何作出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如何確定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針;為什么要強調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心適時轉移到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上來的重要意義。
張國澤編 ·黨政讀物 ·21.9萬字
用大開大合的筆法將復雜多變的世界全景呈現出來;并從政治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角度對以上這段歷史加以回顧和剖析;將其中所隱含的背后規律一一展現;使讀者能夠了解當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來以及未來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為未來的中國找出一些啟示。正如江曉原先生所說:“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為了開創明日屬于中國的新格局。”
王偉 ·世界政治 ·20.3萬字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為了堅持和發展偉人的科學思想,回應和澄清某些錯誤言論,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組織一批著名專家學者,結合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領域多視角對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以及當代相關的國內外問題,進行了研究闡發。這對于更準確地理解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理解黨史和國史,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 ·中共 ·44.4萬字
本書為學部委員專題文集,收入作者近年來關于古巴模式“更新”和拉美左派崛起的文章28篇,涉及古巴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個方面所發生的變化,對拉美十多個國家左派政黨領袖上臺執政以及由此帶來的變化和左翼思潮進行了專門研究。這些文章代表了作者的學術水平和研究深度,是十分難得的集中體現。
徐世澄 ·世界政治 ·23.9萬字
《公共管理學》在汲取中外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進行了深入,系統的闡述。它以當代思想和思維水平為持續,系統釋讀了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經典主題和優秀實踐。公共管理是一個既人悠久歷史又有全新內涵的領域。此外,《公共管理學》在體系編排上也有所創新,突破了“正文+思考題”的傳統編排模式,設置了“網上沖浪”、“案例分析”等特色欄目,讓讀者能夠真正從中獲益。
蘇保忠 張正河 ·公共管理 ·25.7萬字
《利維坦》是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學巨著。本書是現代國家理論的奠基之作,不僅為洛克、盧梭等思想家提供了理論基石,更對后世政治哲學及制度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書名源自《圣經》中的海怪“利維坦”,借以象征國家。其核心思想圍繞國家起源與人類秩序展開。霍布斯認為,人在自然狀態下會因競爭、猜疑與榮譽陷入“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因此需要一個強大、依靠法治運轉、具有統一人格的共同體。本書系統闡述了國家學說,探討了社會結構,其中的唯物論、人性論、無神論、社會契約論,以及國家的本質與作用等對西方政治思想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英)托馬斯·霍布斯 ·經典著作 ·35.2萬字
本書結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主要論述毛澤東與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道路的開辟及其意義,相應地論述為走通這條道路所必須解決的幾個根本性的問題,包括: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線,創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軍隊,形成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在農村與戰爭環境下建設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黨。了解這些內容,將有助于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了解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標志。
沙健孫 ·中國政治 ·20.6萬字
本書審視了美國奴隸主的興亡歷程。書中指出:美國奴隸主興起于英屬北美殖民地開拓時期。獨立建國時期美國的國父們容留了奴隸制。建國后奴隸制在北部逐漸消失,成為南部地區性制度。為了維護奴隸制,內戰前經濟上處于順境的南部奴隸主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爭斗,他們在林肯當選總統后領導蓄奴州做出了脫離聯邦的抉擇。南部的分裂聯邦行徑引發了內戰,而戰爭的進行恰恰導致了奴隸制的毀滅和南部奴隸主的滅亡。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一手文獻和二手資料,系統梳理了美國奴隸主史的情況。
王金虎 ·世界政治 ·49.1萬字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資本主義》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金融危機背景下資本主義的變化與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階段性成果,本書匯集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經典著作中對資本主義的形成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資本主義的政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總體論述。
呂薇洲本卷主編 劉海霞 邢文增 劉向陽 牛政科 張福軍 遇薈副主編 ·馬克思 ·32.6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華民國初期(1911-1912)外交史研究的專著。一方面,有助于讀者了解近代中國人的艱辛歷程,探討中華民族曾經歷的曲折及遭遇過的磨難;另一方面,考察民國初期政府如何處理與幾個主要大國的外交關系,如何應對各類外交糾紛,如何選擇外交主攻方向,如何處理政府外交與民間外交的關系,其中有何成功的經驗,有哪些教訓可以吸取等。
張忠紱 ·國際關系 ·26.5萬字
本書通過大量鮮活的民生案例,集中向讀者呈現了作者對民生改革的思考與諫言,其中不乏曾獲高層批示的相關提案解密。本書深刻挖掘了影響中國經濟的民生因子,通過拷問與還原時代變遷中的民生理性需求,痛擊了現代社會的種種假象、矛盾和民生弊病。書中提出“只有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大民生’觀,才是實現中國夢的最好詮釋”,并構建了防范潛在民生危機的“大國民生戰略”。本書文字雖樸實無華,但良心和真情在文字里流淌;道理淺顯易懂,而人性和溫暖卻充滿了字里行間。每一個文字都凝結著國是高參的拳拳之心。
任玉嶺 ·中國政治 ·20.5萬字
本書以德國的歷史為主線,詳述了自19世紀后半葉至二戰期間歐洲各大國間的矛盾及其產生的原因,首次以普法戰爭為起點解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本書并未詳細描述諸多戰爭過程,而是側重從歷史、戰略、技術、經濟等宏觀角度總結兩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剖析大國戰爭的邏輯。
蘇肄海 ·政治理論 ·34.3萬字
種姓是印度持有的制度,是理解印度社會和文化的一把鑰匙。本書利用社會人類學家的調查報告和大量的文獻材料,對種姓制度的起源、概念、構造特點、變化、種姓與印度教社會的理論等作了深入系統的研究。該書視野開闊,資料翔實,是了解印度社會、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參考書。
尚會鵬 ·世界政治 ·27.4萬字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臺灣問題與中美關系》從歷史到現實,梳理了自18世紀末到21世紀初美國與臺灣長期、特殊關系的逐步演進;回顧了1949年后兩岸關系從隔絕對抗到如今交流密切、往來頻繁的曲折發展;闡述了近60年來中美之間圍繞臺灣問題既有斗爭又有合作的復雜進程。《臺灣問題與中美關系》還分析了美國政府對臺政策的內容及原因;評述了中共四代領導人關于臺灣問題思路、策略不斷發展的成果;梳理了在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主政的時期臺灣當局大陸政策的調整變化。《臺灣問題與中美關系》作為大學本科生的教材,是闡述臺灣問題與中美關系基本知識的學術性讀物,有助于讀者深入了解臺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客觀把握其中的是非曲直,增強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信心,適合專業讀者和大專院校學生閱讀。
孫巖 ·國際關系 ·32萬字
《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著重探討中國古代官僚等級制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問題。作者參考了社會科學的相關理論,對古代官階的研究模式進行了系統建構,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線索及相應的研究方法與概念。基于“品位—職位”視角,把官階研究對象定義為“官職的分等分類”和“官員的分等分類”,分別討論品秩的構成要素權責、資格、薪俸、特權、禮遇,品位結構的樣式與間架,品位性官號和位階運用規則等。進而由技術層面進入政治層面,從功能組織與身份組織的二重性出發,對中國古代官階制的特點、品位結構變遷的重大線索和各個層面,提供了較全面的闡述。《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對中國古代官僚等級制研究,以及認識中國古代的集權官僚政治,具有參考價值。
閻步克 ·中國政治 ·29.7萬字
西方政治思想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我們建設現代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嘗試對從古希臘羅馬、經中世紀、近代直到當今的西方政治思想作一簡要精練的梳理與介紹。本書密切聯系各個時代的社會政治法制狀況,從政治思想前后聯系、繼承創新或反對的角度闡釋各派思想的內容與意義。此書是集作者二十年研究、講授與寫作之功而成。
曹希嶺 ·世界政治 ·23.2萬字
中國的改革最先從農村拉開序幕。從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農民以“托孤”方式按下紅手印實施分田到戶的“大包干”開始,中國的農村改革已歷時40年。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了第40個年頭。農業,是大國根基。“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習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唯有振興農業,方可筑牢大國根基。
杜潤生等 ·中國政治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