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
會員

“種姓不能用來解釋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慮種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我們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國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面。”在美國的種族沖突、階級矛盾之下,暗藏著種姓制度這一“看不見的骨架”。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獎得主伊莎貝爾·威爾克森探索的便是這種強大的、不可見的等級制度。種姓本是印度一種按人的血緣或出身、婚姻、職業、宗教信仰等來劃分社會地位的制度。作者威爾克森認為,美國也暗藏種姓制度,其定義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歷史上的種族隔離政策與法規,還有美國人民的觀念與作為,都符合種姓制度的定義與特點。威爾克森深入歷史,結合真實事例,展現美國隱藏的種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級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的美國和美國歷史。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威爾克森將印度、納粹德國的種姓制度與美國聯系起來,總結了“支撐”美國種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襲性等。她結合翔實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講述了種姓制度對美國社會的深刻影響;并用個體的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馬丁·路德·金、棒球運動員薩奇·佩吉、威爾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許多人的故事,展現日常生活中種姓的暗流。

(美)伊莎貝爾·威爾克森 ·世界政治 ·2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12章 注釋 2021-02-26 10:38:4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天峻县| 资阳市| 西盟| 闵行区| 当阳市| 元阳县| 泾川县| 行唐县| 延庆县| 阳原县| 宁明县| 卢龙县| 肥乡县| 海城市| 二连浩特市| 庆云县| 道孚县| 望谟县| 嘉禾县| 岳池县| 蓝山县| 溧阳市| 徐水县| 朝阳市| 厦门市| 尼勒克县| 定日县| 龙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化德县| 日喀则市| 松江区| 鄂伦春自治旗| 敦煌市| 衡阳县| 海林市| 巴彦淖尔市| 凭祥市| 河北区|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