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實驗和量子力學
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曾說:“雙縫實驗包含了量子世界的全部奧秘。”我們在中學物理課都會學到,一道光穿過兩道狹縫后將會發生干涉形成明暗條紋,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雙縫實驗。如果只讓單個光子進入設備,光子竟然也會自己與自己發生干涉,在多次實驗后同樣形成明暗條紋。更神奇的是,一旦研究者試圖探測光子到底通過了哪道狹縫,干涉條紋即刻就消失了,仿佛能感知到我們的意識一般。托馬斯·楊在19世紀早期設計了這個模型,以證明光像波一樣運動,這與艾薩克·牛頓的粒子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近一個世紀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證明了光以量子或粒子的形式存在,這個實驗成為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之間關于現實本質的激烈辯論的關鍵。可以說,雙縫實驗串起了人類對物質世界規律,乃至現實本質的探索。十年又十年,一個又一個假設,科學家們以這個實驗為藍本,回答了關于宇宙結構的越來越深的問題,它也催生了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本書中,作者周游世界,穿越歷史,深入探索了我們尚未了解的物質現實的最小尺度,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兼具科學與美感的畫卷。
·1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