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初版為“中國文化史叢書”之一,出版于1988年,后于2007年經作者修訂再版,此次則為作者的第二次修訂,收入《孫昌武文集》。全書共分四章:“漢譯佛典及其文學價值”、“佛教與中國文人”、“佛教與中國文學創作”、“佛教與中國文學思想”。
孫昌武 ·佛教 ·27.8萬字
在本書中,南師用各種版本的《藥師經》增加大家對這本經書的了解,繼而講藥師佛如何發十二大愿、如何教人“消災延壽”,并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情況,指導普通人怎么做才能正在利益自己及他人。這是南懷瑾講述中比較淺顯實用的一本書,易被讀者接受。
南懷瑾 ·普及讀物 ·15.5萬字
《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是一部佛學經典,歷來被修行者奉為必修的無上圭臬,尤其是對習禪者而言,更是如此。以至有“自從一讀楞嚴后,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說法。但由于其譯文文詞古奧,使佛法義理,愈形晦澀,學者往往望而止步。本書即為南懷瑾先生對《楞嚴經》全本的原文今譯和串講。其講述依文講義,深入淺出,是一部將學術性和通俗性融為一體的別具特色的《楞嚴經》讀本。
南懷瑾 ·佛教 ·22.5萬字
這本書輯錄了十篇關于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關系的文章,內容各自成篇,涉及文人的思想、僧俗創作、文學理論、文學表現技巧等。各篇的寫法,略似讀書筆記,重在對史實的描述,也做一些必要的考辨和分析。通觀本書,則東晉到兩宋之際佛教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巨大影響,可窺知其大體脈絡。
孫昌武 ·佛教 ·13.2萬字
本書原為作者為南開大學中文系開設《佛學概論》課的授課提綱,后加以修訂,于1990年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名為《中國佛教文化序說》,2000年,再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再版。今作者重新修訂,收入《孫昌武文集》。全書共分三個章節:“佛陀與佛教”、“中國佛教”、“佛教與中國文化”。從三大方面數十個小點敘述了佛教的基本要義與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孫昌武 ·佛教 ·13.5萬字
在華南地域社會,民間信仰及其與鄉村的關系,往往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文化資源和權力結構的歷史變遷與存在實態。本書收錄作者近二十年完成的9篇專題,重點研究明清時期華南地區若干重要信仰形態(包括三山國王、雙忠公、大峰祖師、義民、媽祖)發展演變及其所反映的地域社會歷史變遷過程。試圖揭示,在相對“邊緣”地區的百姓,逐步接受來自“中原”的意識形態的過程中,民間神信仰與鄉村社會的復雜關系,以及這種關系近百余年來在地方社會近代化背景下的演變。另收代序、附錄,共3篇。交代作者從事相關研究的旨趣、學術心得,以及數十年教學與研究的經歷與創見。
陳春聲 ·普及讀物 ·13.9萬字
本書首先探討宗教現象學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概念,同時闡明了舍勒、奧托、列歐、伊利亞德等人在宗教現象學發展史上的貢獻和地位。本書的第二部分探討狄奧多若、奧古斯丁、波愛修、阿奎那等古典宗教思想家以及施特勞斯、桑德爾等當代政治哲學家在宗教倫理方面的理論貢獻。
朱東華 ·理論 ·24.7萬字
《同事同理心》為臺灣版《星云說喻》叢書(10種)之一。主要是將無論是佛教信徒之間,還是不同教派之間,亦或是父母子女、領導下屬、長輩晚輩、親戚朋友之間,亦或是不同民族國家之間,都應該秉持平等、包容、尊重之心,換位思考,互相理解,以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星云說喻》叢書是整理星云大師在電視臺播出的“星云說喻”欄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師將七十余年修禪行佛的參悟和身體力行,教世人親近佛理、通達人生的道理,娓娓敘來。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3萬字
《星云禪修》叢書是整理星云大師在電視臺播出的“星云說喻”欄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師將七十余年修禪行佛的參悟和身體力行,教世人親近佛理、通達人生的道理,娓娓敘來。本次出版,將“星云說喻”的九百篇佛理文章以佛光寺三修——修身、修口、修意,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題來整理分冊,共分為九冊,本書《把握當下:星云大師談修身》,是為“星云談修身”之一種。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6萬字
星云大師是當今著名高僧,致力于弘揚“人間佛教”,先后在世界各地創建200余所道場,并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錄》《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等,并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5萬字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2萬字
《星云禪修》叢書是整理星云大師在電視臺播出的“星云說喻”欄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師將七十余年修禪行佛的參悟和身體力行,教世人親近佛理、通達人生的道理,娓娓敘來。本次出版,將“星云說喻”的九百篇佛理文章以佛光寺三修——修身、修口、修意,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題來整理分冊,共分為九冊,本書《把握當下:星云大師談修身》,是為“星云談修身”之一種。"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2萬字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2萬字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4.9萬字
《星云禪修》叢書是整理星云大師在電視臺播出的“星云說喻”欄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師將七十余年修禪行佛的參悟和身體力行,教世人親近佛理、通達人生的道理,娓娓敘來。星云大師言語珠璣,用貌似平實卻滿含機鋒的話語點醒世人,看穿心頭障業,消卻心中燥火,對于修行身心具有入門提點之效。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1萬字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5萬字
《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是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同屬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首卷。在本書中,韋伯專注于探索中國社會里那些與西歐不同的地方,以此突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發展呢?韋伯所著手探討的對象,特別是中國與印度,都是既龐大復雜又源遠流長的文化體。身為西歐近代文明之子的韋伯遂以“理性化”作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
(德)馬克斯·韋伯 ·普及讀物 ·26.5萬字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本書為弘一大師集結佛經之精華,講解也以佛經為本,對弘一大師的每句摘錄,盡力求之于佛典原文,以上下文語境貫通作解,凡有旁證,也多自佛典而出,不敢以己意妄加附會而作鑿空之論。至于斟酌損益、成敗利鈍,愿就教于大方之家。
熊逸之 ·佛教 ·7.9萬字
《李叔同說佛》本書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師一生開示佛徒的講稿,和其晚年整理、輯錄的處事格言。忠實地體現出弘一法師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他平生重踐履,講談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處處溢于言表。本書也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溢于言表,堪稱最能啟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
李叔同 ·佛教 ·5.2萬字
本書屬于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與《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一起構成“世界諸宗教之經濟倫理”之研究成果,屬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第二卷。作者在本書中研究了印度的宗教。作者認為,對亞洲整體而言,中國扮演了類似法國在近代歐洲所扮演的角色:所有世情通達的“洗練”,莫不是源自中國,再傳布于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島。相反的,在亞洲,舉凡超越現實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將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統或異端的)救贖宗教,在整個亞洲地區扮演了類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德)馬克斯·韋伯 ·理論 ·3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