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史實為依據(jù),輔以合理的文學想象,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蕭紅的人生經(jīng)歷和內(nèi)心世界,敘述其從童年到成年,從哈爾濱流亡到香港的全部人生經(jīng)歷,詳細展開她與汪恩甲、陸哲舜、蕭軍、端木蕻良等人的情感糾葛,以及與魯迅、茅盾、聶紺弩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將蕭紅人生中存留的諸多迷案一一解開,還原一代才女的悲情一生。
葉君 ·文學家 ·25.6萬字
《走向和諧:弗蘭納里·奧康納研究》介紹了20世紀美國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1925—1964)的一生平凡而神秘,集作家、批評家、知識女性、幽默家、天主教徒、南方人和鳥類愛好者于一身。正如奧康納兒時所飼養(yǎng)的“倒行的小雞”到成年后飼養(yǎng)的“開屏的孔雀”,平凡中成就了獨特的美麗。
楊紀平 ·文學家 ·16.5萬字
他不善于社交,乏知識能力;他外表謙和內(nèi)心卻極度抑郁。一個面臨絕望崩潰的人,一個努力嘗試各種方式自殺的人,一個飽受靈魂煎熬的人,最終得釋放并成為他人的祝福。他是《奇異恩典》作者約翰·牛頓的良朋益友,他與牛頓同創(chuàng)的《奧爾尼詩集》千古流芳。考珀創(chuàng)作了《寶血活泉》贊美詩,廣為流傳。作為一個飽受抑郁癥困擾的人,他所蒙的恩典,所做的大工,都在贊美那大能的手。他的經(jīng)歷對每個人,尤其是跟他一樣抑郁的人,都是極大的鼓勵。
(英)羅伯特·西利 ·文學家 ·15.6萬字
李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詩仙”,人人都會背他的“床前明月光”。他的詩歌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他的一生步履不停,浪跡在廟堂與江湖之間,至今依然是無數(shù)人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不是“成功學”的典范,但他的失敗與偉大,卻感動和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人。本書從李白富于傳奇色彩的身世講起,童年入蜀、青年出蜀,兩次婚姻,李杜友誼,壯年干謁,老年流放,客死他鄉(xiāng)……既寫出了天才成長過程中的浪漫與揮灑,又寫出李白一生的種種挫折與苦惱,尤其是在飽覽祖國名山盛景的同時,又在功名夢想與求仙情懷之間經(jīng)歷著內(nèi)心的徘徊與撕扯……敘述如金線串珠,將李白的不朽詩篇穿成一串璀璨的珠鏈,加上著者結(jié)合唐代歷史、李白名篇對其經(jīng)歷與情感展開的推演想象,使得詩作與傳主形象交相輝映,產(chǎn)生奇妙的閱讀快樂。
白芷寒 ·文學家 ·11.8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經(jīng)典譯作之一。《托爾斯泰傳》是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著名的人物傳記之一,創(chuàng)作于20世紀初,記錄了列夫·托爾斯泰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羅曼·羅蘭視托爾斯泰為其精神導(dǎo)師,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他。
(法)羅曼·羅蘭 ·文學家 ·8.1萬字
蘇軾是中國文學藝術(shù)時尚熠熠生輝的人物,他在文學藝術(shù)上的造詣高深,其文位列“唐代八大家”,詩詞開一代風氣,書法位列“宋四家”,繪畫也造詣頗深。作為文人,蘇軾確實占盡風流,得意千秋;作為官員,蘇軾雖然也有風光無限的時候,更多的是顛沛流離,落拓江湖。本書參照史料,選取蘇軾成長、仕宦、交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小故事,為讀者展示這位中國文化史上天才人物的一生及其成就。
司聃 ·文學家 ·4.7萬字
了解一切,就會原諒一切。一直以來,托爾斯泰都在其作品中宣告對真相的忠誠。呈現(xiàn)真相,一直是他倫理學和詩學的核心。作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唯——位能夠?qū)F(xiàn)實描繪得“細致入微”的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對戰(zhàn)爭、家庭、愛與死亡等重大問題的呈現(xiàn)與省思,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社會結(jié)構(gòu)和個人責任。讀者不僅是按照托爾斯泰的思路,更是通過他們自己的視角來思考,而這也正是作家想實現(xiàn)的。人類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了,即進行深入思考,以下定決心拯救自己的命運免受毀滅。
(美)莉莎·克納普 ·文學家 ·7.7萬字
高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名翻譯家,為將俄蘇文學介紹到中國可以說居功至偉,他翻譯的作品曾經(jīng)入選中學語文教材;他還是美術(shù)家,舉辦過畫作展覽;他也是編輯家,主編《世界文學》多年,為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藝術(shù)交流溝通做出重要貢獻。本書中的一個個故事,如同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面,構(gòu)成了高莽先生作為翻譯家、美術(shù)家、編輯家的生命組圖,其彰顯的是學者畢生的執(zhí)著追求與人生哲學。
高莽 杲文川 ·文學家 ·13.4萬字
40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后涌現(xiàn)了一大批政治合格、學術(shù)領(lǐng)先、學風優(yōu)良的知名專家學者,堪為學科史乃至學術(shù)史上的一面面旗幟。《學術(shù)名家自述》系列通過訪談的形式將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和學術(shù)探索的歷程記錄下來,并用文字凝練成一個個小故事,從而起到傳播、傳承的作用。本書中黃寶生先生用通俗的語言,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學經(jīng)歷,重點敘述了自己從事梵學研究的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
黃寶生 ·文學家 ·12.9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思想家切斯特頓為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所寫的思想傳記經(jīng)典。切斯特頓不拘泥于平鋪直敘的生平記錄,而是以愛爾蘭人、清教徒、進步派、評論家、劇作家、哲學家六個形象概括了蕭伯納一生的幾個面向,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蕭伯納所受的時代影響和他本人的思想,也對柏拉圖、莎士比亞、斯威夫特、叔本華、尼采等人和進步主義、超人哲學、女性主義等思想做了簡要評論,其中有些觀點富有爭議性。切斯特頓與蕭伯納是同代人,也有過論戰(zhàn)與交往。作者稱:“大多數(shù)人,要么贊同蕭伯納,要么理解不了蕭伯納。我是唯一能理解他但不贊同他的人。”蕭伯納是一個進步主義者,而切斯特頓正好相反是一個尊重經(jīng)驗、傳統(tǒng)與常識的人。二者思想的交鋒在書中時時閃現(xiàn)。
(英)G.K.切斯特頓 ·文學家 ·10.8萬字
本書為魯迅摯友許壽裳應(yīng)許廣平請求,于1947年撰寫的。全書共二十五小節(jié),記述了自少年求學時期開始直到魯迅逝世,許壽裳與魯迅日常的交往等回憶。二十五小節(jié)題名如下:剪辮,屈原和魯迅,雜談名人,浙江潮撰文,仙臺學醫(yī),辦雜志譯小說,從章先生學,西片町住屋,歸國在杭州教書,入京和北上,提倡美術(shù),整理古籍和古碑,看佛經(jīng),筆名魯迅,雜談著作,雜談翻譯,西三條胡同住屋,女師大風潮,三一八慘案,廣州同住,上海生活——前五年,上海生活——后五年,和我的交誼,日常生活,病死。文后附有許廣平的讀后記。
許壽裳 ·文學家 ·5萬字
《喬伊斯書信集》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八卷九種喬伊斯文集中的第五種。中譯本共378000字,成書后516頁,含愛爾蘭文豪詹姆斯·喬伊斯書信近千封,所據(jù)乃喬學家理查德·艾爾曼1975年編選的《詹姆斯·喬伊斯書信選集》,此書主要內(nèi)容則選自他本人編輯、1957年到1966年出版的三卷本《喬伊斯書信集》。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文學家 ·28.3萬字
納蘭容若,清初詞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天資穎慧,博通經(jīng)史,工書畫,善騎射。康熙朝進士,官一等侍衛(wèi)。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有《側(cè)帽集》、《飲水詞》、《通志堂集》傳世。納蘭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被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武芳芳 ·文學家 ·11.9萬字
本書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學者陳漱渝親筆撰寫。女作家的情感世界,總是伴隨著她們的創(chuàng)作。作為一個感情強烈而復(fù)雜的女作家,丁玲的情感世界與其創(chuàng)作關(guān)系緊密,從中也可透視那一時代知識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身上,更連接著那個激情洋溢、風起云涌的時代。丁玲一生既獲得過巨大榮譽,也遭遇過巨大挫折。從她的情感生活里,可以看到她真實的本性。本書資料翔實,論述嚴謹,兼具學術(shù)性與可讀性。
陳漱渝 ·文學家 ·12萬字
本書收錄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的十余篇短文。孫伏園為魯迅在紹興初級師范學堂任堂長時的學生,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京報副刊》時曾得到魯迅的支持,后在廈門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與魯迅同事,因此與前期的魯迅來往不少;因此在書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孫伏園 ·文學家 ·5.8萬字
本書以柔軟、細膩的感情做底,用詩意的語言,寫盡三毛的早年生活、國外留學、生死愛戀、旅行足跡、大陸之行等生平點滴。可以說,本書是有關(guān)三毛的傳記作品中寫得富有詩意的一部作品,也是當代唯美作品中寫得非常好的一部傳記。在本書的字里行間,讀者可以真切體會到,作者對三毛頗有一種天涯知音的感覺,通過對三毛生平事跡及作品的大量研究,石天琦讓這本書讀來有飽滿充實之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式人物傳記。
石天琦 ·文學家 ·8萬字
高語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chǎn)主義小組,曾參與發(fā)起新文化運動、參與策劃八一南昌起義,本書敘述了高語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參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王軍 ·文學家 ·13.8萬字
這是一部關(guān)于著名詩人徐志摩生平故事的書。詩人和情種,已然是徐志摩的大眾化標簽。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憐惜長輩的好孩子,是勤奮努力的學霸,是朋友圈的核心,是最受學生喜愛的大學教授,他至死有著濃濃的家國情懷。不過這些,似乎都被他傳奇般的婚戀故事所遮蔽。本書另辟蹊徑,講述徐志摩的不同側(cè)面,還原一個不一樣的徐志摩。他與張幼儀的怨憎會、與林徽因的求不得、與陸小曼的愛別離,上演了怎樣的悲歡離合;他遭遇空難又有哪些詭異的征兆;他身后的八寶箱之謎,為何成為一筆糊涂賬等等,本書將一一解密。
胡俊修 ·文學家 ·8.8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者、著名作家孫郁為張中行先生所作的傳記。他從自己與張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發(fā),以飽含情感的筆觸勾勒出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豐富一生。其間既有時間脈絡(luò),也有生命體驗的線索,不僅敘其事,更畫其魂。它的別致之處也在于,作者和傳主的心靈之交,讓這部傳記在嚴謹客觀之余,更多了以情動人的力量,對于想真切了解以至理解張中行的讀者有很大幫助。
孫郁 ·文學家 ·19.1萬字
本書由郁達夫和蕭紅兩位作者各自回憶魯迅先生的小書合輯而成。郁達夫和魯迅為文壇密友,1928年兩人合編《奔流》和《大眾文藝》。蕭紅和魯迅之間有師生之誼也有傳承之道,魯迅的欣賞、獎掖與扶持,蕭紅的早慧、勤勉與感恩,構(gòu)筑成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段感人佳話。兩人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郁達夫 蕭紅 ·文學家 ·3.8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shè)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luò)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wù)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