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當代著名作家張抗抗關于文學創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學創作道路上對人生、社會和歷史諸問題的思考,體裁涵蓋回憶性的隨筆散文、創作談、訪談、序跋等。
張抗抗 ·文學家 ·17.6萬字
本書,兩位作者薄伽丘、布魯尼用自己的敘事風格和角度,分別為但丁立傳,記錄了但丁的人生歷程、非凡的才能、豐富的創造力、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及當時所處時代的背景、偉大作品《神曲》的創作歷程等內容。
(意)薄伽丘 布魯尼 ·文學家 ·5.5萬字
《三作家傳》是茨威格傳記代表作之一。在這本書中,斯臺芬·茨威格從世界文壇上選擇了三位作家作為他研究的對象,從心理分析在文學作品中的表現來研究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創作,他們是意大利作家卡薩諾瓦、法國作家司湯達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茨威格認為,這三個作家代表了三個不同的創作階段,一級高于一級。卡薩諾瓦是原始階段,他的作品無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白描一番,一一訴之于紙,未加評論,未作分析。而司湯達是心理學階段。到了托爾斯泰則更進一步,進入道德、宗教階段。
(奧)茨威格 ·文學家 ·17.9萬字
在文學界,瑪格麗特·杜拉斯被認為是與日本的村上春樹和中國的張愛玲一樣重要的“時尚雜志”,她引導了世界文學的新風尚,文字隱秘、沉郁,又幻美如茶毒,同時她的作品中總是帶有鮮明的自傳性,充滿著酷熱、暴風雨、酒精、煩躁不安和閃電般的愛情等等,令全世界的眾多讀者為之深深著迷。正因為如此,她成為了通往法國當代文化的一條重要通道。然而,若要用文字來描述杜拉斯卻又是非常苦難的,她有時候溫柔多情,有時候卻暴躁激烈,她的人生經歷更是驚世駭俗,放蕩不羈,但她本人卻不以為然,只是淡定地自我定義,“我是作家,其他的都盡可能忘掉。”事實的確如此,杜拉斯一生創作了七十多部作品,寫作和愛情成了她生命的全部,也塑造了她的與眾不同。
梵一 ·文學家 ·13.5萬字
路遙本是凡人,活在平凡之中,亦在平凡的世界里逝去。然而不甘平凡的他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寫下不平凡的一筆。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為路遙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路遙走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氣,是除了文學之外,留給世人的另外的精神財富,他讓人們在平凡的世界里,用心活著……
王擁軍 ·文學家 ·16.5萬字
離亂的時代,演繹著一曲人世悲歌;火熱的青春,譜寫著一段愛情傳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蕭紅。作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有著驚采絕艷的才華,也有著坎坷流離的愛情,無論是她的文還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憶及的傳奇。
垂青 ·文學家 ·10萬字
“一個天才來看另一位偉大的天才,一眼就看見了。”英國當代著名作家、《發條橙》作者安東尼·伯吉斯為“詩圣”莎士比亞精彩立傳。在無數為莎士比亞畫像的嘗試中,英國著名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莎氏傳獨具匠心。伯吉斯懷著思鄉之情,追慕一個喧囂變革的文藝復興時代,追蹤莎士比亞成就文學之路的迂回小徑。在他筆下,這位天才的肖像最終與每一個凡夫俗子的形象重合:世界是一座劇場,莎士比亞是我們其中一位救贖者的名字。
(英)安東尼·伯吉斯 ·文學家 ·15.7萬字
許壽裳于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相識,并結為終身摯友,1937年與周作人共同編撰《魯迅年譜》。他撰寫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這兩部回憶錄,時間跨度長,內容翔實,范圍廣博,感情深摯,文筆淳厚,在魯迅同時代人的同類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魯迅研究者和愛好者的入門書。本書收錄了《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等,許壽裳關于魯迅的一系列文章,為讀者了解魯迅提供了可靠的參考資料。
許壽裳 ·文學家 ·10.7萬字
他出身官宦世家,卻屢遭戰火摧殘和親人離世之苦。入仕之后,他同情“永貞革新”,結交革新志士,抨擊帆鎮巨宦,勤政為民,造福一方百姓,深得愛戴。本書作者用唯美的文字,用全新的視角,對白居易的詩與人生進行解讀,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內心情懷。
翟葉 ·文學家 ·14.6萬字
《塵埃里的姐妹花:張愛玲與蘇青》把視角放在張愛玲和蘇青身上,分別選取了她們人生中的幾個片段,用柔情似水的語言描寫張愛玲與蘇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從這種以點帶面的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與蘇青的人生故事和文學創作,同時對上海文壇的狀況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再加上配有精美圖片,可以說能把我們帶入充滿摩登與現代的那個時代,那個地方。
陶方宣 ·文學家 ·8.8萬字
海子,原名査海生,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本書以小說的藝術手法講述海子這位詩人短暫的一生,讓讀者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多一些理解以及對詩歌的關注。“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將和他一同得到榮耀。”一個在靈魂的深處與自我搏斗的人。他的自盡,仿佛代表我們這代人早夭的青春;而今我們正在老去,他卻一直還在那樣年輕著。——野夫原來這是在面對自己的青春時代,已經過去、永不復返的天真時代。可以說,這是一代有心者集體的良心記錄。——李斯海子,迄今為止最純粹的青春寫作者。
李斯 ·文學家 ·19.9萬字
全新的傳記,傳奇的一生。《金庸傳》講述了武俠宗師金庸的傳奇一生。《金庸傳》作者深入采訪,拿到一手材料,依托原始檔案,講述一代武俠宗師的家國天下,揭秘金庸小說的江湖風云。《金庸傳》通過金庸家族的興衰,突出了其童年至青年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從多個細節入手,通過穿針引線的方式,將金庸的日常經歷同日后的小說表現聯系起來,幫助讀者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當中找尋現實生活的影子,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認識一個真實純粹的金庸。“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傳》是獻給金庸粉絲的一份厚禮,也是給金庸先生九十四歲的生日獻禮。
上官圣泓 ·文學家 ·13.2萬字
吳曉波說“在經濟史,乃至整部國史上,王安石變法都是一個轉折點,在變法之前是一個中國,變法以后是另外一個中國”。王安石為提升國力對帝國進行整體配套性改革,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舉等各領域,其廣度和深度,都是古代社會改革的巔峰。讀懂王安石,就能讀懂古代中國。
梁啟超 ·文學家 ·14.9萬字
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教宗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篤信寧瑪派。寧瑪派僧可以戀愛結婚,不認為愛情與信仰有什么沖突,而格魯派主張禁欲。倉央嘉措十五歲才坐床,他在寧瑪派文化氛圍中長大,受俗世欲望的熏染,情愛對他來說不是洪水猛獸,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生命從一開始就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閆晗編著 ·文學家 ·12.2萬字
18—19世紀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1775—1817)的傳記《簡·奧斯汀傳》初次出版于1870年,作者是她的侄子——長兄之子詹姆斯·愛德華·奧斯汀-利,他在兩個姐妹和其他親友的協助下完成此書。這是簡·奧斯汀面世的第一本傳記,在她去世52年后出版。本書中對簡·奧斯汀生平隱晦最多的,就是關于她的羅曼史了。對于本書在這方面的缺陷,譯本中盡量提供了詳盡的批注將本書作者掩蓋或者缺失的事實加以澄清。公允地說,這本書所帶來的引申閱讀空間,要遠遠大于它本身所提供的內容。本書為后世研究者所提供的線索,奠定了20世紀奧斯汀研究的基礎,它的特殊價值便在于此。
(英)詹姆斯·愛德華·奧斯汀-利 ·文學家 ·14.4萬字
英國作家約翰·班揚出身寒微,只接受了很少的教育并且被學校開除,成年后靠做補鍋匠謀生,最終卻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本書是根據他的生平改編的故事,展現了他從補鍋匠到大作家的歷程,包括他的艱辛奮斗,他的敢作敢為,他的悲歡離合,讓讀者一瞥大師是如何煉成的。
(荷)德·齊烏 ·文學家 ·4.5萬字
本書是王安憶和張新穎兩位以文學為志業者的真誠對話,是一部個人寫作史,也是對當代文壇的一次回顧。在書中,王安憶談到自己如何感受寫作的快樂,坦承文學道路上的幾次重大轉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創作觀,談小說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談虛構與審美化的力量,談創作者對時代的關切和疏離。她回憶與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學前輩的交往,談及陳映真、史鐵生、陳丹青等對自己的影響,暢談與莫言、余華、阿城等當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王安憶 張新穎 ·文學家 ·18.2萬字
了解一切,就會原諒一切。一直以來,托爾斯泰都在其作品中宣告對真相的忠誠。呈現真相,一直是他倫理學和詩學的核心。作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唯——位能夠將現實描繪得“細致入微”的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對戰爭、家庭、愛與死亡等重大問題的呈現與省思,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社會結構和個人責任。讀者不僅是按照托爾斯泰的思路,更是通過他們自己的視角來思考,而這也正是作家想實現的。人類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了,即進行深入思考,以下定決心拯救自己的命運免受毀滅。
(美)莉莎·克納普 ·文學家 ·7.7萬字
出身書香門第,年少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名動汴京。二九年華,遇如意郎君,賭書潑茶,研究金石,盡得閨中雅趣。國亡夫喪,為追獻金石收藏,跟隨宋高宗步履,流離徙轉。年近半百,再嫁,卻是孽緣一段,不懼身陷囹圄,果斷訴離。晚年,迷戀打馬,勝多輸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簡潔的文字,述盡其一生悲喜。
白落梅 ·文學家 ·9.1萬字
本書是“大唐才子詩傳”中的一本,全書共分八章,按照時間的維度記述了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卻屢遭戰火摧殘和親人離世之苦,但是他憑借絕世才華和堅強意志,用詩歌傾吐著自己對命運的思考和對生命苦難的抗爭,最終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詩名。
朱丹紅 ·文學家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