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羅曼·羅蘭視托爾斯泰為其精神導師,托翁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他。于是,研究托翁的藝術創作、書信,甚至同時代人的回憶文章就成為羅曼·羅蘭表達其對托翁仰慕之情的媒介。于是,一部不朽的《托爾斯泰傳》誕生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詳盡研究成為這部作品的堅實基石,羅曼·羅蘭以其不凡的洞察力,向讀者展現了一代文學巨匠創作個性中所有的重要方面。
(法)羅曼·羅蘭 ·文學家 ·6.7萬字
逆旅而行,幾多困頓;飄然如風,幾多瀟灑。隱世才女白落梅慢沏一碗清茶,為你細述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快意人生。他學識淵博,涉獵廣泛,堪稱千古DI一全才。他于詩于詞,于文于畫,悉入上層,并獨得妙境;于茶于酒,于食于藥,皆相知相悅,并自會佳趣。奈何仕途跌宕起伏,人生頗多坎坷,情海也波濤不息。他說“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卻又嘆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幾番坎坷,看世態變遷,河山急轉,心意闌珊,又道:“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白落梅 ·文學家 ·9.9萬字
本書收錄馮文炳撰寫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十余篇文章,內容包括魯迅生平及所處時代的回顧、部分小說和雜文的分析,論述了魯迅在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上的偉大成就,說明了如何研究魯迅以及向魯迅學習等問題,為青年介紹了魯迅的戰斗精神和在文學創作上的偉大成就。
馮文炳 ·文學家 ·5.8萬字
荊有麟1923年結識魯迅,1925年魯迅推薦荊有麟去京報館當校對,并參與《莽原》周刊的編輯工作,常至魯迅家取送校樣。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魯迅遭通緝,不得不離家避難,暫住德國醫院時,荊有麟常來為魯迅送食物。當年他經常出入魯迅家門,魯迅南下后,他仍去魯迅京寓有所關照,與魯迅保持密切的通信聯系。他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荊有麟 ·文學家 ·4.8萬字
本書為關于老舍的資料匯編,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可以了解老舍一生的大致經歷,可以了解到他的童年時期是何種狀態,他的青年時期又是何種狀態,在風雨縹緲的戰爭時期他怎樣堅持創作,在新中國成立后他怎樣主動改造自己的思想;通過本書還可以了解到老舍是如何進行創作的,他對文學持有何種看法。總之,本書是一本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老舍的佳作。
羅常培等 ·文學家 ·13.2萬字
李清照的人生是傳奇的一生,本書分為五卷,分別記錄了她的少女時期、婚后初期、國破家亡、漂泊再婚、最后時光等五個人生階段。篇目標題大多取自李清照詩詞原句,或為李清照詩詞原句化用,或為此時期李清照心境概括提煉。每篇內容均以主要事件的敘述為主線,融合李清照詩詞,對詩詞作精短的、深入淺出的解析,偏重于還原歷史細節,觸及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
王海俠 ·文學家 ·8.9萬字
作者以自然流暢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卸下光環的童話大師的形象,作者筆下的安徒生是一個大自然的孩子,從歐登塞到哥本哈根,從丹麥到世界,他的逐夢之旅直至死亡才停下腳步。安徒生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進程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賈曉婷 ·文學家 ·15.4萬字
昆德拉人生拼圖版,首次全面披露昆德拉人生足跡。米蘭·昆德拉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個成功隱身的作家。三十七年以來,由于一直拒絕在媒體上露面,他從公共視野中消失了。泳池邊阿涅絲的手勢,卡列寧的微笑……他筆下的人物讓讀者難以忘懷,而他本人卻成了一個幽靈作家。他為自己的生活以及與他的經歷有牽連的百年歷史貼上了封條。本書作者阿麗亞娜·舍曼從二十歲起,就渴望能與《玩笑》的作者昆德拉相遇。為了追尋昆德拉的足跡,她一直走在尋找米蘭·昆德拉的道路上,從東歐到西歐、從布拉格到雷恩、從科西嘉到美麗島往返穿行。她結識了昆德拉的夫人薇拉,與她一起追憶作家的往昔歲月。她采訪過知名出版商、電影人、電視主播,憑吊過遇害的作曲家和鋼琴家,接觸過年邁的持不同政見者和金盆洗手的間諜特工,也聆聽過德斯諾斯和阿波利奈爾的詩篇……她通過作品閱讀昆德拉的人生,又通過小說家的人生去解讀他的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和人生,經過幾許翻譯迷失,從此分裂在兩個祖國之間。
(法)阿麗亞娜·舍曼 ·文學家 ·3.9萬字
王維于盛唐時代文名煊赫,唐代宗以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與其辭章合乎社會主流意識,深得儒家“致中和”理論思想密切相關。王維具備深厚的儒家底色,辭章“怨尤不露”,持論中正,對于經世兼濟以“不廢大倫”為文宦之基本人格要求與處世規章,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三教”融會貫通,而佛教禪宗哲學思想隨著年歲的增高、俗務的淡漠而進一步深厚,最終成就“詩佛”名號。
胡果雄 ·文學家 ·15.7萬字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被稱為“詩中之圣”,而在近年的流行娛樂中卻成了網絡青年各種調侃的對象。我們真的了解杜甫嗎?作者憑著多年閱讀、講授杜甫詩歌的感受和經驗,鉤沉了杜甫從前代詩人,尤其是六朝詩人如謝靈運、鮑照、庾信那里繼承了哪些傳統,又在其一生的不同階段,開出怎樣的新面貌,進而又分析了杜甫所開創的詩風對后世,如韓愈、白居易等截然不同的詩人的影響,使讀者更清晰地認識到杜甫詩歌藝術的特質及其偉大之所在。書后附錄“杜甫詩”課程提綱及講授篇目,是一份簡明的綱目,可為有意概覽杜甫生平和作品的讀者提供指南。
呂正惠 ·文學家 ·13.7萬字
《杜甫傳》的正文是馮至先生撰寫的關于詩圣杜甫的長篇傳記。正文之后還有附錄,里面收錄了馮至先生的三篇關于杜甫詩歌的論述性文章和一篇關于杜甫的短篇小說,以及莫礪鋒老師的《杜甫簡譜》,新舊唐書的杜甫本傳,元稹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歷代著名杜詩詩評本對杜甫十幾首重要詩作的賞析。此外,書中還有許多精美的彩插,包括歷代名家描繪杜甫的畫像,歷代名家的杜甫詩意圖,歷代著名杜詩詩評本書影,以及馮至先生研究、撰寫《杜甫傳》時所作的筆記、信件等材料,馮至參加紀念杜甫活動的照片,等等。
馮至 ·文學家 ·12.1萬字
托馬斯·曼(ThomasMann)是20世紀德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布登勃洛克一家》《死于威尼斯》《魔山》等。這本簡明而徹底的批判性傳記為詮釋托馬斯·曼的作品帶來了新的啟示。這本書仔細觀察了他的兄弟海因里希作為哲學家的影響,特別是叔本華、尼采和歌德如何影響了托馬斯·曼的思想。作者還分析了托馬斯·曼的政治觀點形成的社會背景和生活背景,因此本書將吸引德國文學的愛好者,以及所有對二十世紀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人。
(美)赫伯特·萊納特 伊娃·韋塞爾 ·文學家 ·9.1萬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中華文壇幾千年,其中的女詞人寥寥無幾,有才有貌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詞人更是鳳毛麟角,千秋才女李清照就是其中的翹楚。她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學目前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成為太陽系當中一道獨特的風景:1987年,靠前天文學會選取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僅憑詩詞,她就可與蘇軾、陸游、辛棄疾相媲美,與陶淵明、杜甫、李白、韓愈等各個時代風格的開創者比肩。她所創立的“易安體”,甚至連辛棄疾都仿而效之。她的《詞論》在文學批評目前也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美芹 ·文學家 ·11萬字
本書作者是林語堂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作者從林語堂的思想、性格、興趣、愛好、家庭、婚戀、事業等角度,對其一生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描述。林語堂是天生的夢想家,是勤奮的天才,是有赤子之心的學者,是融匯東西方智慧的幽默大師,是被美國總統布什譽為影響美國人“中國觀”的作家,是教科書大王,是版稅大王,是中文打字機的發明者,是美食家,是旅行愛好者。他的書在西方暢銷四五十年而不衰,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一生重視對中西文化的溝通,曾不客氣地批評中國文化,但在外國人面前,他卻肩負起了宣揚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重任,晚年自稱“一團矛盾”,以自我矛盾為樂。作者揭開了所謂“一團矛盾”的迷霧,向讀者展示了全面、真實的林語堂。
施建偉 ·文學家 ·15.5萬字
加繆是當今全球化時代的文學巨匠。慷慨與冷漠的內在矛盾貫穿了加繆的文學創作。這種矛盾使他成為當代西方文化和政治矛盾的文學象征,既帶有壓迫性又具有解放性。而加繆最卓越的才華——將新的規則、新的社會現象和新的生活方式升華為藝術的能力,在他對幸福的理解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美)奧利弗·格洛格 ·文學家 ·6.8萬字
棒棰島·“金蘋果”文藝叢書是對大連市文藝最高獎“金蘋果獎”得主的創作成就的總結。書稿包含“苦樂人生”“慧眼識珠”“春華秋實”三個部分。“苦樂人生”以時間為線索,采用作者自述的形式,詳細追溯了作者的生平經歷。“慧眼識珠”收錄的是其他作家、評論家對作者的創作歷程和創作成就的評論。“春華秋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作品并附有簡介。此種體例對讀者了解作家的創作全貌、深入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大有裨益。車培晶的作品的確與很多人的少年小說不同,他從不刻意追求取悅于讀者的情節效果,也沒有那種說教式的淺露的主題。他所描寫的往往都是人生中那些并不很輕松的環節,他似乎在向小讀者們揭示著:直面人生是件嚴肅的事情。
滕貞甫 ·文學家 ·7.1萬字
本書為日本魯迅研究的集大成者丸尾常喜面向大眾讀者撰寫的魯迅全傳。全書分為9章,時間跨度從魯迅出生一直到去世,以魯迅生活過的城市(紹興—南京—日本—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為線索展開論述。作者旨在以具體生活場景揭示文學作品的誕生秘密,通過對大時代氛圍的捕捉還原魯迅的內心變化,從而品鑒名作(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野草》《兩地書》)的背后故事。作者語言風格明白曉暢,描繪出魯迅面對原生家庭的束縛、留學生活的寂寞、職業生涯的苦悶、朋友的離世、兄弟的反目、包辦婚姻與真切愛情的糾結時,所擁有活生生的軟弱和痛苦。在“斗士魯迅”的形象背后描繪出生而為人的種種具體困境,以及從這種困境中生長出的悲壯勇氣。
(日)丸尾常喜 ·文學家 ·10.6萬字
本書介紹了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四大南宋詩人的文學生涯。
金開誠主編 ·文學家 ·3.2萬字
作者吳泰昌由于工作關系,從上世紀70年代起與錢鍾書、楊絳夫婦交往,歷時二十多年。作者根據交往中的感性材料,和書信、題贈、簽名書籍、合影等實物資料,寫成此書。在書中,大師生活點滴、文壇前輩掌故,皆以平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并配以幾十幅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及錢鍾書親筆書信、題詞手跡、滋味醇正濃厚,使讀者走近一代國學大師的晚年生活。
吳泰昌 ·文學家 ·7.5萬字
“我對別處充滿憧憬。”卡爾維諾在羅馬、都靈、巴黎與圣雷莫之間游歷,留下輕盈奇妙的幻想和溫暖明亮的記憶。《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傳記,兩位昔日摯友在日記、信件、私人回憶、同時代文章中追憶卡爾維諾的寫作與人生軌跡,紀念那段不可磨滅的歲月。如今,卡爾維諾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依舊是認識我們所處的日益復雜的現實的精妙工具。依據蒙達多利出版社2022年百年誕辰紀念版本譯介。書中部分圖片來自家庭珍藏,由埃絲特·卡爾維諾首度公開,其余大部分來自卡爾維諾檔案館,現存于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
(意)盧卡·巴拉內利等編著 ·文學家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