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荀子名況,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早年游學于齊,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又應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于趙孝成王前。后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他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并有所發展。本書描述了荀子的行跡,闡發了他的思想及其實踐。
劉志軒 ·歷史人物 ·28.5萬字
《理學風骨:朱熹傳》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傳記書稿。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對朱熹的生平與家世,學問與思想等,基本做到了成竹在胸,如數家珍。作者吃透、弄熟了史料性的東西,把它們化成為故事性的敘事,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加以講述。,讓人們看到一個一生都在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不懈追求的殉道者,一個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人格相交織的東方文化圣哲的不凡風采。這使作品讀來一氣呵成,也引人入勝。
卜耕 ·歷史人物 ·29.8萬字
本書試圖真實地、歷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幫助讀者對這樣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做出一個評價。
郝平 ·歷史人物 ·30.4萬字
本書以詳實嚴謹的史料和與王爾烈成長息息相關的各種民間故事及傳說為線索,將王爾烈的家世出身、求讀科考、入仕為官、生平情感等經歷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出來.全書行文流暢,故事跌宕起伏,是一本不錯的人物傳記。同時,本書史料收集豐富,亦可以作為研究王爾烈生平的第一手資料。
楊子忱 ·歷史人物 ·34.3萬字
王陽明是怎樣一個人?他生活成長的家庭、社會環境如何?他怎樣一步步走上了明代的政治舞臺?廣為人知的“投江渡海”的傳說,是否真有其事?他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中,處于怎樣的位置?和各種政治勢力有怎樣的聯系?一生幾經波折,原因何在?他以“致良知”為中心的心學體系究竟是如何建立、如何發展而成的?“良知”說,究竟有怎樣的含義?他所說的“心”“良知”,和傳統儒家所說的“性”“理”等概念,是怎樣的關系?當如何評價?他本人的思想和作為,對我國歷史和文化有怎樣的影響?有沒有可供我們今天參考的因素和值得吸取的教訓?本書建立在對國內外所見王陽明生平資料的網羅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對上述問題,做了認真的考證,從獨特的視角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作者獨到的見解,勾畫出比較真實的王陽明的生平脈絡。
李慶 ·歷史人物 ·33.2萬字
本書是一部用編年體記載蔡京生平的著作。正文從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蔡京出生,寫至靖康二年(1127)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另有附錄,包含蔡京詩文編年、蔡京書法作品編年等。
曾莉 ·歷史人物 ·28.3萬字
綜觀梁氏一生,從對歷史發展的影響說,他在戊戌前后的十年和晚年從事著述是主要的。他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人物,又是一位啟蒙思想家和近代學術文化的開拓者。從1918年起,是梁啟超專心從事著述的十年。1918年他即奮力著《中國通史》,因用功過度致吐血數次。1919年,他在歐洲考察了一年。1920年初回國后,集中力量從事著述和講學,以近代觀點寫下了大量論著,著名的有《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及其《補編》《墨子學案》《先秦政治思想史》《儒家哲學》《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等。本書的研究方法是把梁氏的史學成就分為前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和后期(晚年著述)兩個階段,以求更清晰地顯示他思想和學術演進的脈絡;以分析代表性論著為主,并與其他成果結合論述,力求揭示他作為杰出史家具有深刻意義的貢獻。
陳其泰 ·歷史人物 ·22.3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本書除了正面闡明烈士的思想光彩和為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勛外,也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討了烈士在追求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曾沾染到的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雜質(如互助論、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和經歷過的思想彎路。
呂明灼 ·歷史人物 ·33.4萬字
李鴻章,最具爭議的晚清重臣之一,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許多屈辱條約的簽字者,然而中國近代化的許多“第一”又都與他的名字聯在一起,如中國第一家近代化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條自己修筑的商業鐵路、中國人自行架設的最早的電報線、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等等。國人罵他,是因為覺得他與晚清的許多恥辱有直接關系;西方人敬他,因為認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英)濮蘭德 梁啟超 ·歷史人物 ·20.6萬字
盛宣懷,晚清洋務運動的實踐者和開拓者,一個比胡雪巖牛氣百倍的大清第一皇商(官至一品郵傳部尚書),從走進李鴻章的視野,便和實業結了緣。他傾一生心血,創辦了天津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會辦輪船招商局,同時在煤礦、鉛礦、煉鋼煉鐵、鐵路(蘆漢鐵路)、銀行(通商銀行)、教育、慈善(創辦上海紅十字會,出任中國紅十字會首任會長)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F在的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南洋公學),武漢鋼鐵廠(漢冶萍煤鐵總公司),均創于他手。本書涉及的人物,既有慈禧太后、隆裕太后、攝政王載灃等,又有權傾朝野的李鴻章、左宗棠,還有紅頂商人胡雪巖,上海巨富唐廷樞、鄭觀應、徐潤、朱其昂等。
汪衍振 ·歷史人物 ·46.6萬字
在中國歷史上,曹操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爭議性很大的人物,有的人說他是梟雄,有的人說他是奸雄,有的人說他是奸臣,有的人說他是奸賊,有的人說他是英雄,有的人說他是圣人……向來褒貶不一,不足而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雄才大略,他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本書既然是一部人物傳記,自然是以傳主曹操的生平經歷和事跡為主線的,以全新的視角和嚴謹的態度詳細講述了曹操波瀾壯闊的一生,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此書后對曹操有了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
藍水飛舟 ·歷史人物 ·25.1萬字
(英)濮蘭德 梁啟超 ·歷史人物 ·20.5萬字
李鴻章是晚清的重要歷史人物,在他所處的時代,中國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戰亂,中華文明面領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歷史變局之中,李鴻章又是如何“扶大廈之將傾”,又是如何地長袖善舞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本書重點介紹了李鴻章前半生的奮斗歷程,書稿重點敘述了他參與并主導的鎮壓太平天國、鎮壓捻軍、興辦洋務等重要歷史事件。作者的語言幽默風趣,靈動自如,將李鴻章刻畫為一個有血有人、骨骼豐滿、性格復雜的歷史偉人,其中滲透了他奮斗的智慧、官場的變幻莫測及整個時代的發展歷程。
周文侹 ·歷史人物 ·34.5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中、老年時期的蘇東坡在政治、文學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詳盡描述了蘇東坡的生平。在文學上,蘇東坡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寫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詩詞,其中許多成為千古絕唱,堪稱空前絕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蘇東坡雖然多次被貶,但始終體恤百姓,剛直不阿。在情感上,蘇東坡的兩位妻子均早早離開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講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蘇東坡最困難的時候對他不離不棄。但是在蘇東坡被貶“天涯”之際,也不幸染病早逝。
冷成金 ·歷史人物 ·23萬字
作者歷時數年,幾易其稿,補充史料,修正史觀,不以個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廣闊的大歷史視角來看待人物的功過是非。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剖析蘇東坡的生命歷程,解讀蘇東坡詩詞內涵,打開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翻開這本書,一個真實立體的蘇東坡躍然紙上,深入閱讀,蘇東坡傳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陳鵬 ·歷史人物 ·20.8萬字
百萬暢銷書《知行合一王陽明》系列全新續作。用108個有趣的歷史故事解讀《傳習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心學要點。在輕松的閱讀中掌握《傳習錄》中的“心即理”“事上練”“致良知”等心學概念,不知不覺領悟“知行合一”的心學真諦。《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語錄和書信集,是了解心學不可不讀的傳世經典,但因其文字博大精深,理解起來十分困難,很多心學愛好者望而卻步。本書作者度陰山,研究《傳習錄》數十年,始終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深奧難懂的心學理念。在本書中,度陰山通過108個有趣的歷史故事,將《傳習錄》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學概念解釋得十分透徹。
度陰山 ·歷史人物 ·35.5萬字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從一名邊陲寒士,到中國歷史上最后一科進士,再到留日精英、清末立憲運動先鋒、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學家,以及民國初期西南政壇的風云人物,這一系列身份的轉換,在他身上是如何實現的?為何正當43歲的壯年,他卻迎來了慘烈的人生結局?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更加復雜。一位士人精英的個人命運,折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文化、制度和政治變遷的決絕和迷惘。
李恭忠 黃云龍 ·歷史人物 ·20.1萬字
以春秋戰國到清末歷朝歷代著名的帝王將相作為抒寫對象。帝王的聰昏周期率、宮廷喋血、將相的作為與專權、腐敗貪官的觸目驚心……歷史鉤沉,廣征博引,文筆老辣,入木三分。濃縮了帝王將相歷史,讀之大開眼界。
李國文 ·歷史人物 ·22.1萬字
任鴻雋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任鴻雋在民國年間是中國教育界、科學界一位有著重大影響的人物。本書的創新之處,一是以時間以軸,比較完整全面地梳理了任鴻雋一生的重要活動;二是探討了近代中國科學救國思潮的興起,以及任鴻雋在這一重大思潮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作者認為任鴻雋對這一思潮的形成起到了發起人和組織者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闡釋了任鴻雋科學救國論的思想體系。
黃翠紅 ·歷史人物 ·2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