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清初流人陳之遴研究
會員

陳之遴(1605-1666)屬于清初流人中極具歷史特征的一個類別——貳臣流人。本書懸置了史學和文學的現代學科分野,基于貳臣和流人這兩個特殊身份探尋了陳之遴的行為史和心態史,揭示了貳臣流人這一特定人群與社會和地理的關系。在行為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的仕宦行為與家族、明朝及南明政權、清朝政權之間的互動關系。其中考證了海寧渤海陳氏家族地位、“楊嗣昌奪情”事件、陳祖苞案始末、陳之遴“鴆父”真相、陳之遴與黃道周的關系、陳之遴在南明弘光政權的困境、陳之遴降清始末、陳之遴在清朝屢獲超擢的歷史背景和個人政績、順治朝重要黨爭案件、黃膘李三案始末、吳良輔案始末及順治皇帝晚期的一些問題等歷史細節,也分析了順治朝內監勢力在中央權力分布圖中的異軍突起過程、“南黨”漢臣內部成員之間由于地位的頻變在交結心理和行為方面出現的微妙變化等歷史現象。在心態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不同歷史時期的心態變遷,重點關注了陳之遴的三種生命體驗:一是流寓遼東后面對邊地生存空間對心態的強烈擠壓,其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所作出的保護性調適。二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興亡之感和亡國之悲所表現出的漸進性和復雜性。三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仕路之悔與叛明仕清這一政治倫理之間的關聯性。

劉剛 ·歷史人物 ·21.9萬字

張履祥評傳
會員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第三,張履祥是清代民間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本書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講述桐鄉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桐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天杰 ·歷史人物 ·29.9萬字

最新章節 第17章 后記 2025-03-18 17:29:0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双辽市| 千阳县| 西昌市| 安远县| 新乐市| 汉川市| 涡阳县| 朝阳区| 当涂县| 荥阳市| 磐石市| 鹤山市| 延安市| 奉化市| 湘阴县| 丹凤县| 昆山市| 饶阳县| 星座| 蕲春县| 岳阳县| 穆棱市| 河津市| 睢宁县| 延津县| 荣成市| 顺昌县| 石台县| 东乡| 古交市| 雷波县| 宣城市| 五莲县| 阿巴嘎旗| 观塘区| 息烽县| 常德市| 兰西县| 咸阳市|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