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由家屬撰寫的護國將領蔡鍔將軍的傳記。作者結合從家族長輩得來的回憶,平實地記述了蔡鍔將軍的輝煌一生,既不是就材料進行考辨的高頭講章,也不是由史料盲目生發的戲說文字,親情中蘊含著獨立思考與見解,同時首次披露了大量珍貴資料,堪稱蔡鍔傳記的權威讀本。從湘西走來的文弱學子,到名播異域的士官三杰之一;師生,同僚,戰友,與梁啟超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誼;與小鳳仙的傳聞,撲朔迷離背后有著怎樣的真相;打響反袁第一槍后,又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本書都將一一解答。
袁泉 ·政治人物 ·17.7萬字
司馬懿是近期較火的歷史人物,《軍師聯盟》的熱播使得關于司馬懿變得廣受推崇。市場上也有了不少以司馬懿為題材的趮。但這些傳記多從人物生平經歷出發,按照時間順序平鋪直敘,其對人物的挖掘不夠深入,對人物特質的剖析也往往不夠精準或者不多加強調,只展現了司馬懿的生平事跡,并沒有給人太多啟發,也無法傳遞給后人任何經驗。
李瑋 ·政治人物 ·17萬字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實際掌權者。她從“辛酉政變”到逝世,總攬同治、光緒兩朝軍政大權長達47年,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女人。其一生,接楔著中國近代最具風云的時代動蕩。站在新舊交替的轉折點上,歷史將慈禧太后推上了前臺,在深刻而無奈的現實面前,她別無選擇。本書以外國人的視角細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導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清末風雨飄搖、江河日下的哀情時代,真實又生動地刻畫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愛爾蘭)約翰·奧特維·布蘭德 ·政治人物 ·16.6萬字
《毛澤東最后十年》作者講述了自己跟隨毛澤東同志27年所見所聞,特別是較全面地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澤東主席的生活、工作、學習、巡視的工作細節,也披露了“接見紅衛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鮮為人知的情節和片段。尼克松到達中國僅4個小時就受到了毛主席的會見,會見地點、禮節如何安排;如何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化解田中角榮一行心中的忐忑,并在中日建交談判中爭取主動,在《毛澤東最后十年》中,作者都加以詳細描述。
陳長江 趙桂來 ·政治人物 ·16.4萬字
本書作者歐文以真實的筆觸,將自己的人生體驗融合在同華盛頓有關的大量史料之中,全面而清晰地向讀者展示了美國國父華盛頓波瀾壯闊的人生,內容詳盡、文筆樸實。
(美)華盛頓·歐文著 李娜 張潔編譯 ·政治人物 ·16.4萬字
《讀毛澤東札記》呈現的,是毛澤東讀書做人的內修之道和治國理政的經驗智慧。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是怎樣一個人?他是怎樣被歷史選擇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的?他深厚的主觀素養和非凡的歷史功績有什么聯系?怎樣看毛澤東在當代中國的影響和意義?
陳晉 ·政治人物 ·16.4萬字
本書全方位的介紹了伊麗莎白一世的傳奇人生,尤其是晚年與她最寵愛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間的交織著愛與欲、權力與意志、從愛上他到殺了他的真實故事。作者對相關史料進行了細致的爬梳整理。考證翔實。行文簡潔嚴謹。內容豐富全面,具有非常高的閱讀價值。
(英)里頓·斯特拉奇 ·政治人物 ·16.4萬字
《左宗棠:家書抵萬金(上下冊)》收錄了從咸豐二年到光緒九年的32年間,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書及深度解讀,其間左宗棠經歷了鏖戰太平軍,進剿捻軍,平定陜甘,興辦洋務,克復新疆,督師福建等重大歷史事件,書中包含了左宗棠為人、為學、治國、治軍、治家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思想,堪稱晚清歷史的生動紀實。
徐志頻 ·政治人物 ·16.1萬字
《獨裁統治者蔣介石》以1916—1949年的近代史為背景,講述國民黨內部爭權風云。國民黨內部以胡漢民、汪精衛、蔣介石為首的三巨頭,各唱各的調,形成了三駕馬車的趨勢。到最后蔣介石以一介山野村夫,一躍成為國民黨一號人物,進而執掌最高權力達二十余年。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成為國民黨最高權力交替與爭奪這一幕幕連臺戲中的主角,緣于他的陰謀家的陰險狡詐、不擇手段、處理各種關系的縱橫捭闔。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國民黨內的派系林立,互相傾軋,內爭不斷。
劉行光 ·政治人物 ·16萬字
一個人的死亡如果能夠理解為非正常死亡,這說明,這個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傳奇的人生經歷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關注。對于橫死的人,或者說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們總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因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橫死的“橫”,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的。本書描寫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選取的是影響中國歷史進程,并且為世人所熟知的歷代名臣,他們為自己的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拜將封侯,他們功高蓋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們才智過人且地位顯赫,但就是這樣一群被寫進中國歷史的功臣,無一避免地成為了政治權謀的祭品。這是因為,他們身處于政治漩渦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進了一系列的政治權謀當中去。
石赟 ·政治人物 ·16萬字
李鴻章的一生,是悲壯的、凄涼的。他雖然以外交能手自負,但沒能改變大清國被動外交,割地賠款的局面。最終,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靳會永編著 ·政治人物 ·16萬字
這是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國前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寫的一本在華回憶錄。全書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憶了他的在華經歷,后3章則是他的反思與總結。全書記述了作者對其個人事業的選擇、傳教士在中國的使命、燕京大學的創建歷程、二戰期間被日軍軟禁的經歷以及二戰后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所參與的對華事務等。作為一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司徒雷登的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本身也是很好的史料,對于我們了解20世紀上半葉的那段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美)司徒雷登 ·政治人物 ·15.7萬字
梁啟超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系。”從一個人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四十年,這樣的人物無論如何都應該被重視和銘記。本書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鎮壓太平天國,繼而辦洋務運動使其聲望達到頂點,再到甲午戰爭撞碎其強國夢,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強間直至死去。甲午年洋務運動的破產,讓人感到“以一人而戰一國”的無望與悲慟,梁啟超也由此發出“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嘆。梁先生把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加富爾、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較,指出李鴻章是懷著忍辱負重、死而后已之心為清政府“修修補補”的,只不過他缺少長遠的政治眼光,不懂得為后世立百年大計。李鴻章不懂得現代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國民的地位、國民在現代國際競爭中的作用、政府與民眾的關系,因此在國際競爭中處處落于下風、處處受制。他的失敗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敗,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勢、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結局。
梁啟超 ·政治人物 ·15.7萬字
被譽為“和平老人”的邵力子先生,是我國現代歷史上一位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戰士。他為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繁榮昌盛,促進國共兩黨的團結合作,曾不遺余力地奔走呼吁,折沖樽俎,幾十年如一日。本書是為了永遠紀念這位以身許國、為祖國統一大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和平老人所編選的,所輯錄的文章,大部分是邵力子生前好友、學生、親朋故舊所撰寫的。這些文章從不同角度回顧了邵力子畢生所從事的主要活動,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幾十年風風雨雨中所走過的道路。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政治人物 ·15.7萬字
馮國璋,直系軍閥。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曾任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后出任江蘇都督,坐鎮東南。袁世凱稱帝后曾任命他為參謀總長,后來又讓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總司令,他均未上任。袁世凱死后,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經過國會補選馮為副總統,在南京辦公。后黎元洪與段祺瑞府院之爭,引發張勛復辟,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與段祺瑞、王士珍并稱“北洋三杰”。
彭秀良 ·政治人物 ·15.7萬字
1945年,范旭東溘然長逝,蔣介石和毛澤東中止重慶會談,一同前往憑吊,毛澤東親筆書寫挽聯“工業先導,功在中華”。范旭東用幾口鐵鍋建造了第一個精鹽廠,第一個辦起制堿廠、燒堿廠、硫酸銨廠。他崛起于荒原,奠基了民族化工業。
莫玉 ·政治人物 ·15.6萬字
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少時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打下扎實國學功底,年稍長,又接受西學,可謂通古今,貫中西;那個時代的文化多元、自由、包容,各種思想相互激蕩、碰撞,有利于各類人才的誕生;那個時代的政局混亂,為執時代之牛耳,各個派系爭相吸納、培養和破格任用人才,有利于人才的崛起。于是乎,民國時代各類人才輩出,其盛況,上可直追春秋戰國,中可比肩三國南北朝,下不遜于五代十國。真可謂“華夏多才,民國為盛”!
鄭明武 ·政治人物 ·15.5萬字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領導力,可以說是中國式領導力的典范,用“仰之彌高”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宮玉振教授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從領導力的角度,將曾國藩總結出來的為人處世之道提煉為“重、耐、渾、明、辣、慎、勤、實、暇、裕、恕、強”十二個字,并結合相關事例及現代管理實踐展開論述,揭示了曾國藩對于中國情境下領導行為的啟發意義。這十二個字,其實就是在中國文化和社會環境中,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遵循的十二條基本原則。通過這十二個字,可以學習傳統文化中儒家的理想與追求、法家的清醒與現實,以及道家的成熟與靈活,從而提升自己的領導力,達到真正圓通無礙的境界。
宮玉振 ·政治人物 ·15.4萬字
梁啟超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系。”從一個人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四十年,這樣的人物無論如何都應該被重視和銘記。本書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使其聲望達到頂點,再到甲午戰爭撞碎其強國夢,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強的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悲壯一生。甲午年洋務運動的破產,讓人感到“以一人而敵一國”的無望與悲慟,梁啟超也由此發出“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嘆。梁先生還把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加富爾、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較,指出李鴻章是懷著忍辱負重、死而后已之心為清政府“修修補補”的,只不過他缺少長遠的政治眼光,不懂得為后世立百年大計。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梁啟超憑借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觀而公正地對李鴻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評價。
梁啟超 ·政治人物 ·15.4萬字
根據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定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出版計劃,我社擬安排再版《回憶司徒美堂老人》一書。《回憶司徒美堂老人》一書曾于1988年5月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誕生120周年紀念文集。內容主要為三部分:1.司徒美堂先生自述,包括《旅居美國七十年》和《我的生活經歷》;2.回憶司徒美堂的三十余篇紀念文章,充分展現了司徒美堂先生愛國的高貴品德;3.附錄和后記,附錄為廣東省開平縣司徒美堂紀念館籌建經過。此次作為中國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系列之一種出版,內容未作改動。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政治人物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