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陳先達老先生的自述,追憶了八十幾年的人生歷程,記載了兒時的歡樂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時對師長、朋友的懷念和感恩,同時書中還體現了一位老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敏銳目光和真知灼見,體現了他關心國事民生的胸懷。在文中,作者有時輕輕帶過,有時濃墨重彩,對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夠比較真實地坦誠地還原個人歷史,陳老的敘述能夠讓年輕一代的讀者盡可能地捕捉整個時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積極影響。
陳先達 ·哲學家 ·19.2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長篇回憶錄,一共三卷。卷從1872年起至1914年止,記敘了羅素的早年歲月、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青少年時代、初的婚姻和寫作《數學原理》一書的背景等。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9.2萬字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羅素自傳(第3卷1944-1967)》是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長篇回憶錄。《世界名人傳記叢書:羅素自傳(第3卷1944-1967)》從1944年起至1967年止。本卷記敘了羅素這段時間的生活,其中介紹了他反對核武器試驗、防止核戰爭、解決世界爭端、參加和平抵抗活動等一系列事件,體現了他的和平主義主張。本卷還描述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90歲壽慶活動的熱烈場面,介紹了他發起成立基金會等有關情況。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8.7萬字
本書作者用生動犀利而略帶調侃幽默的筆鋒詳實地刻畫了王陽明與他所處的那個波云詭譎的時代,力圖卸下圣賢的妝容,拂去歷史的塵沙,為你展現一個真實鮮活、血肉豐滿的曠世大儒,帶你領略一段從凄苦入獄到悟道為圣的人生傳奇。
滄海月明 ·哲學家 ·18.2萬字
1964年,石仲泉到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工作,從此與胡繩結緣,兩人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工作關系和師生之誼;2018年,胡繩100周年誕辰之際,石仲泉念恩師,憶往昔,深情寫成此書。全書評傳式回顧了胡繩的成長經歷,包括其從書香門第到投身革命,以及作為黨的兩代核心領導的又“一支筆”,參與黨內重要活動和文字工作的親身經歷,勾勒了胡繩生平和情感世界的完整圖景,也再現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起草、修改等諸多不為人知的歷史。而圍繞胡繩的著述,作為國內黨史和理論研究大家,石仲泉鞭辟入里,深入挖掘胡繩思想演進的來龍去脈,展現胡繩對國內外政治、歷史以及學術問題的深刻洞察,也披露了其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中共黨史范本誕生的過程和細節。
石仲泉 ·哲學家 ·16.3萬字
《王陽明為臣智慧》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陽明的權謀與智道,研究并探討他的思想理論,通過王陽明做官時的韜光養晦、榮辱不驚、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個方面,告訴了讀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個強大的人脈網,如何在危機來臨時應對自如等等,進而在官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王陽明為臣智慧》還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王陽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種種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王陽明的權謀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陽明的影響之下,他的眾多弟子與同僚們因與王陽明的接觸而發生的仕途上的轉變。
王國章 ·哲學家 ·15.2萬字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哲學家;他是一位軍事天才,師出無門,卻獨具謀略、嫻于兵法,創造出諸多軍事奇跡,一生從無敗績;他是一位詩文英杰,文思似天風浩蕩,文心如川流奔涌,深林幽谷、天心月圓,都曾見證過他瀟灑的儀態與雋永的文辭;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為“真三不朽”,實現了古今圣賢的最高人格理想;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陽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頂,千古無出其右者。曾國藩、張居正、孫中山、章太炎、梁啟超等一致推崇!王陽明的傳奇人生和思想主張,在今天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其“心學”是現代成功學最佳指導思想。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有人說: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也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人可以稱為圣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
樂文城 ·哲學家 ·15.2萬字
這是一本講述黑格爾生平事跡、主要著作、哲學思想體系產生的時代背景及構建、發展過程等的書。不僅有助于讀者更好的理解德國古典哲學,也有助于讀者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提高我們認知世界的能力。
(蘇)阿爾森·古留加 ·哲學家 ·14.8萬字
羅素是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被譽為“世紀先知”;在哲學以外的諸多領域都有建樹,195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20世紀西方影響力最大的社會活動家之一,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來到中國講學,對近代中國的文化啟蒙與社會改革影響深遠。羅素以98歲高齡辭世,他在《我為何而活:羅素自傳》中完整回顧了自己的百歲人生。“有三種感情,單純而熱烈,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故事圍繞著支撐他生命之舟的三種動力而徐徐展開。羅素的一生是理性與激情的完美融合:取得顯赫的地位,攀上智識的巔峰,擁有情感的至樂,也經歷牢獄之災,最終可謂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4.7萬字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時代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頂峰。在他看來,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正所謂“此心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一切都是渾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李克 ·哲學家 ·14.2萬字
《恩格斯畫傳: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版》共十章,分別是“童年和學生時代”“探求真理的青春歲月”“為創立新世界觀和無產階級政黨而斗爭”“投身于1848—1849年的革命洪流”“曼切斯特二十年的理論研究和革命活動”“參與領導第一國際支持巴黎公社的斗爭”“與馬克思共同奮斗的最后十年”“為整理出版馬克思遺著嘔心瀝血”“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和顧問”“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國的傳播”,附“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全面而立體地展現了恩格斯奮斗而不平凡的一生。他不僅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也是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偉大引路人,更是信念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哲學家 ·13.9萬字
帕拉宏撒·尤迦南達編著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于1946年發行第一版,1952年尤迦南達又對其進行了修訂,之后數十年一直流行于宗教領域。1997年再版后,它又打入《洛杉磯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被翻譯為26國語言,打動了全世界數百萬讀者的心靈。作為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它不但是關于東方智慧的最廣為流傳和受尊崇的著作之一,也在全世界的各大學中作為課本內容與參考文獻使用。
(印)帕拉宏撒·尤迦南達 ·哲學家 ·13萬字
鬼谷子作為兵家的著名代表之一,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是戰國歷史上極具神秘色彩的顯赫人物。是當下讀者都比較感興趣的人物之一,本書采用了大量紀實手法更全面和客觀地觀察鬼谷子。《謀圣鬼谷子》與大型歷史謀略情節劇《謀圣鬼谷子》同名,是由著名導演郭寶昌傾心打造的一部史詩級電視盛宴。本劇由段奕宏、戚薇、倪大紅、等著名演員聯袂主演,號稱2014年最好的戰爭史詩大篇,本書講述了戰國時期諸侯紛爭、百家爭鳴、異彩紛呈的歷史。謀略家鬼谷子集儒、道、墨、法、兵、陰陽等思想于一身,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在亂世中,用“奇計”創造奇跡,用謀略推動時代發展的傳奇故事。
王國章 ·哲學家 ·12.8萬字
《瞧!這個人》是一部別開生面的傳記作品,尼采以自嘲的態度,用彼拉多指著十字架上的耶穌所說的話來作為他自傳的名稱。本書是最能代表尼采的作品,他以主要著作為線索對自己的思想主張加以描述。這本書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學和傳記性的材料。尼采在書中嚴厲地抨擊了道德、靈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這本書具有絕對的重要性,這是一本無與倫比的表達智慧的書。
(德)尼采 ·哲學家 ·8.3萬字
尼采在臨近精神崩潰時,用紙和筆回顧了自己“超人般”的一生:如何與大音樂家瓦格納相會、相知又決裂;如何擺脫叔本華悲觀哲學的影響,成為酒神狄奧尼索斯的信徒;如何用一本又一本驚世駭俗的著作,炮轟死氣沉沉的歐洲思想,重估一切價值……本書展現了尼采充滿思想激情的一生,同時也向世人宣告:美好生活的真諦就在于“熱愛命運”,就在于努力“成為你自己”!可以說,關于如何過好一生,尼采在一百多年前,用超凌時代的睿智,同時付出了超凌時代的代價,以這本極具震撼力的自傳——《瞧,這個人》,公布了他的思考。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哲學家 ·6.9萬字
本書是尼采以自己的主要著作為線索,對自己的思想和主張的系統闡述,對自己內心的剖白,旨在讓人了解他的學術軌跡和人生歷程。尼采開拓了屬于自己的思想領域,并達到了一種超脫與空靈的思想境界,其獨立精神、開創精神和批判精神甚至比他的學說本身更吸引讀者。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哲學家 ·6.8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經典譯作之一。《服爾德傳》又可譯為伏爾泰傳,是法國著名傳記作家和小說家莫羅阿所著。本書敘述了法國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生平主要事跡、戲劇創作和哲學思想,記述了他衛護正義和真理的一生。
(法)莫羅阿 ·哲學家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