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居里夫人自傳》前半部分為居里夫人自傳,居里夫人真實地記述了她作為一個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學經歷,戰爭帶來的災難,她在追求科學道路上的頑強堅持,及她對伴侶、孩子、家庭生活的愛。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對美國之行記憶猶新,在戰爭中她采用鐳射氣治病救人。后半部分是皮埃爾傳,是居里夫人為丈夫所寫。居里夫人用真誠而坦率的語言,通過對兩人共同追求的科學事業的記敘、兩人的書信來往的回憶,及他人對皮埃爾居里的評價等,展現了皮埃爾·居里對科學的崇高追求和無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瑪麗·居里 ·自傳 ·8.3萬字
本書是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唯一的自傳,用平實的語言、深入的敘事展示了他非凡的一生。在書中,卡內基娓娓道來,講述了個人成長、工作經歷、婚姻生活、慈善事業、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展示了其有血有肉的生活,他的人生理念,以及他對親友、工人階層和家鄉的愛。從他細致的講述中,相信你會發現一個真實的卡內基,并從中獲有益的啟發。卡內基已經去世將近100年,但遍布全球的卡內基音樂廳、卡內基大學、卡內基圖書館,在其身后延續著他成功的人生。就讓我們翻開本書,來詳盡了解卡內基并認真體悟他的人生哲學吧。
(美)安德魯·卡內基 ·自傳 ·16.7萬字
《發現的樂趣》是理查德·費曼最好的短篇集——收錄了費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學觀、價值觀、教育觀的13篇訪談和演講文章。通過費曼自己的話語,我們得以聆聽他的童年故事、參與原子彈研制的傳奇經歷、對諾獎的態度、對納米技術和未來計算機的預言,還能夠體會到“找到真愛、自由自我、做一個有趣的人”是怎樣一種人生態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羈的表象之下,費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敘述中,我們得以領略到科學的魅力、人文的愉悅、發現萬物之理的樂趣。
(美)理查德·費曼 ·自傳 ·15.2萬字
安德魯·卡內基,一個移民美國的貧窮的蘇格蘭小孩,靠著他一步一步的努力,在經過了一個又一個考驗和勝利之后,最終成為了偉大的鋼鐵大王,建立了龐大的產業,聚集了巨額的財富,最后為了全人類的教化和改良,鄭重地貢獻出他全部的財產。不僅如此,他創立了不容忽視和遺忘的財富圣經,他的這一姿態給隨后的百萬富翁們如何分派其財產開創了先例。在他的事業生涯中,他堪當一個民族的建設者、思想的領袖、作家、演講家、工人的朋友、學者和政治家,他是崇高和謙卑的結合。
(美)安德魯·卡內基 ·自傳 ·18.8萬字
該書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鄢烈山先生的首部回憶錄,全書收錄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包括前言、故園鄉情、求學之旅、從業生涯、人情世態、心路歷程、附錄七個部分。從童年至花甲,從故鄉到都市,作者以樸實動人的語言,從容理性的筆調,敘述了他半個多世紀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同時折射出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風貌。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這位頗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的人生歷程和精神世界,也能觸動讀者對那代人的成長的思索。
鄢烈山 ·自傳 ·11.8萬字
托爾斯泰晚年思想巨作,關于人類信仰的永恒思考;解讀托爾斯泰的鑰匙,劉文飛老師傾情作序。《懺悔錄》創作于1879年至1882年間,托爾斯泰將其視為自己完整的精神自傳,是自己畢生思想的總結。在《懺悔錄》的創作時期“托爾斯泰主義”尚未真正形成,但是卻為“托爾斯泰主義”奠定了基礎,并成為“托爾斯泰主義”的綱領性作品,甚至可以說《懺悔錄》是解讀托爾斯泰晚年所有作品,乃至理解這位偉大作家一生的鑰匙。盡管托爾斯泰的思想未必適用于每一個人,但是正如俄國文史學家米爾斯基所言,《懺悔錄》“是人類靈魂在面對生與死的永恒秘密時所做出的最偉大、最恒久表達之一”。
(俄)托爾斯泰 ·自傳 ·5.4萬字
托馬斯·杰斐遜,亞伯拉罕·林肯和弗蘭克林·羅斯福是懷著堅定信仰的奮斗者;他們是美國歷史的靈魂;他們改寫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也改寫了世界格局;他們當之無愧稱得上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民眾敬仰和學習的人。然而,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神秘而又遙不可及。《無可替代:美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總統的自傳(勵志珍藏譯本)》編者研究美國歷史多年,力求將他們真實的一生清晰地呈現給每位讀者。
(美)杰斐遜 林肯 羅斯福 ·自傳 ·14.4萬字
本書是一位前后經歷輾轉四個納粹集中營,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記錄。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驅逐的同時,有兩個問題揮之不去,深深刺痛著他:“為什么是猶太人”以及“世界怎么會放任不管”?時至今日,這兩個問題仍然很難回答。Manny講述了集中營里供應人肉,他還被迫給女尸剃頭發還得把她們的牙齒拔下來。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張深愛的媽媽的照片。他和哥哥、父親在經歷了波蘭的恐怖和德國集中營之后,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寫作這本自傳完成了Manny在重獲自由第一天時對自己的承諾。
曼尼·斯坦伯格 ·自傳 ·9.2萬字
本書是是海倫·凱勒的成長自傳。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不同時期的生活體會以及她參與的慈善活動等。她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創造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奇跡,并告訴人們應珍惜生命、樂觀向上,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海倫·凱勒 ·自傳 ·7.2萬字
如果電腦能識別你的面部表情,并對你的感覺做出反應,該怎么辦?這本書的作者,美籍埃及裔年輕女性娜·埃爾·卡利烏比大概是早期思考這個問題并付諸行動的科學家之一。無論是在科技界還是在她的祖國埃及,拉娜·埃爾·卡利烏比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女性——在“情感人工智能”這個白人和男性仍占絕大多數的科技新領域,身為穆斯林女性的拉娜成了領軍人物。拉娜在埃及和科威特長大,她的父親很嚴厲,重視傳統,母親是中東地區最早的女計算機程序員之一。自求學時期,拉娜便打破了做一個“聽話的女兒”以及后來的“聽話的妻子”的規則,大膽地去追求自己夢想。拉娜從她的研究中深深察覺,一個情感盲目的數字世界損害了人們的智慧和情感,包括同理心。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不久,她帶著兩個孩子從開羅搬到了美國,不斷踐行著她所追求的事業——在技術令我們失去人性之前,使技術本身更加“人性化”。拉娜與合伙人共同創立了Affectiva公司,這本書記錄了拉娜從一個“乖巧的埃及女孩”成長為一名掌握前沿技術的科學家的歷程。在革新技術的同時,面對女性科研者所面臨的原生家庭、社會環境、婚姻育兒重重困境,她遵從內心,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美)拉娜·埃爾·卡利烏比 ·自傳 ·18.9萬字
本書收錄了記述周越然回憶六十歲以前的經歷的文章,有少時求學和戀愛的故事,有作者與當時的文化名人的交往的回憶,有在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大事件中的個人經歷,在旅行中所撰寫的短小游記和反映作者生活情趣的散文,還有在文字創作和編譯工作中所得感悟,涉獵廣泛、涵蓋豐富。
周越然 ·自傳 ·6.8萬字
《富蘭克林自傳》是美國迄今為止被廣泛閱讀的重要自傳作品之一,無論從自傳的角度還是從美國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富蘭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整部自傳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時會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開創了美國傳記文學的優良傳統,使自傳成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富蘭克林自傳》包括三個部分:“自傳”、“致富之路”以及“富蘭克林年表”,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通過努力奮斗走向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眾多道德真諦與對世人的告誡。
(美)富蘭克林 ·自傳 ·15.7萬字
近年來,對東西方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帕拉宏撒·尤迦南達,在西方廣受愛戴,被視為引導不同地域、文化人民走向靈性光輝的偉大導師。1920年8月,年輕的瑜伽行者尤迦南達踏上了斯巴特城號,始了長達30余年的西方之旅,自此,來自東方的古老智慧、探索人類生命奧秘的克利亞瑜伽將照亮整個西方,解救無數迷茫的心靈。尤迦南達大師以飽含深情的筆觸,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與上師圣尤地斯瓦爾之間感人至深的深切情感,與甘地、泰戈爾等圣人之間傾心相與的坦誠交流,以及他運用瑜伽密術體會宇宙真義時所感受到的巨大愉悅。本書在出版的近半個世紀里一直備受歡迎,曾榮登美國《洛杉磯時報》暢銷排行榜,先后被譯成18國文字,影響極為深遠。
(印)帕拉宏撒·尤迦南達 ·自傳 ·19.8萬字
一百多年來,斯邁爾斯的作品和思想對西乃至世界許多國家近現代道德文明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也因此被譽為“西方成功學之父”、“卡內基的精神導師”。本書記錄了這樣一個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做過鄉村醫生,當過報社編輯,參加過政治活動,投身過鐵路建設,但不管什么時候,他都沒有忘記博覽群書,勤奮學習。
(英)托馬斯·麥凱 ·自傳 ·17.3萬字
《命運的重量——一個藝術家大半個世紀的人生自傳》是一本個人的歷史回憶錄。董克俊,這位被美國的評論家稱為“原始”的現代主義畫家,建國后最知名的版畫家之一,這位現實生活中的兒子、丈夫和父親,在年過七旬之后,盡管深受眼疾困擾,仍然堅持用一支筆,在白紙上寫著斗大的字,一筆一畫地寫出了命運的沉重或輕盈,選擇的痛苦或快樂,歷史的啞默或喧囂。這書的寫作非常坦誠與平實。這是一個人的一生,卻講出了整個時代,記錄了作者在風云變幻的歷史關頭的深刻思索和艱難抉擇。字里行間,除了老一輩藝術家的藝術追尋之外,他所記錄的親戚、家人、病痛、工作、兒女婚事、退休等日常生活,文字樸素,情感真摯,就像人生的啟示錄一樣能給人們帶來啟迪和參考。
董克俊 ·自傳 ·17.6萬字
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學家、實業家。出生在波士頓一個皂燭制造商家庭。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刻苦自學,通曉了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還大量閱讀了歐洲各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著作,對自然科學和政治經濟學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終成為他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并領導美國人民完成了獨立革命,成為和喬治-華盛頓同享盛譽的領袖人物。
(美)富蘭克林 ·自傳 ·8.5萬字
本書收錄了胡適的《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幾部作品。通過這些作品,讀者可以窺見胡適的一生及其思想歷程。因為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歲的胡適之手,本身就是深為人們關注的理由外,讀者還可以從書中見識到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將童年生活的真實片段,特別是感受胡適先生與自己的過去“對話”時所獨具的文化眼光。因此,這是一代啟蒙大師向讀者盡展心路歷程的縱橫文學、史學、哲學的一本好書。此外,書中還配以大量珍貴圖片,讓讀者大限度地感受胡適先生的人生歷程。
胡適 ·自傳 ·8.3萬字
《魔燈》是世界電影巨匠英格瑪·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寫于作者拍攝完《芬妮與亞歷山大》,宣布結束自己的電影生涯的五年之后。與他的影片同樣,本書充滿了生動的細節,透露出強烈的內省。在這“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學抱負”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徹底的嚴肅性,試圖將自己的創作源頭與歷程和盤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劇場,婚姻與工作。這又是一部現代《懺悔錄》,作者坦陳自己的缺點、恐懼、憤怒,青春期時對于納粹的迷戀,對于性的癡迷,以及導演工作所帶來的別樣愉悅。二十世紀電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時刻,在作者回顧自己的生涯時一一重現,他與卓別林、葛麗泰·嘉寶、卡拉揚、英格利·褒曼等同時代人的交往,和對于塔可夫斯基、費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評論不時閃耀其間。
(瑞典)英格瑪·伯格曼 ·自傳 ·19.1萬字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自傳體成長小說。在喬伊斯的所有作品當中,本書是擁有讀者數量最多的一部,也是西方成長小說中寫得最有深度的一部。全書以喬伊斯本人的生活經歷和遭遇為素材,講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達勒斯從襁褓之初到大學畢業的成長過程。五章環環相扣,分別探索了人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學校、家庭、性愛、宗教和民族的影響,以及其中包含的束縛,還有同樣存在的可能性,為讀者帶來戰勝恐懼、忠于內心、沖破藩籬、追尋自由的精神力量。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自傳 ·18.4萬字
《約翰·牛頓自傳》是一本信體自傳,為我們了解作者傳奇般的一生提供了詳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第一部分,約翰·牛頓用14封信講述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經歷,包括早年航海生涯的種種痛苦,從事販賣奴隸貿易的遭遇,以及后來生命中奇妙的轉變。第二部分,收錄了作者追憶、悼念亡妻的詩文,文中流露的摯愛深情令人潸然,而他們從信仰而來的平靜安然,又給人極大的鼓勵。第三部分,收錄了關于生命成長、罪以及悔改的感悟文章。這些文章幫助過很多人,使他們的生命發生改變,建立正確的信仰基礎。
(英)約翰·牛頓編著 ·自傳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