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卷的《經史百家簡編》是《經史百家雜鈔》的精簡版。曾國藩在序目中有言:“咸豐十年,余選經史百家之文,都為一集,又擇其尤者四十八首,錄為簡本,以詒沅甫。”又稱:“茲別選簡本,僅得四十八首,以備朝夕吟誦,約而易守。”是曾國藩為方便自己及弟弟們讀誦而精選的文本。全書繼續沿用《經史百家雜鈔》的分類方式,其中韓愈的文章占了全書的四分之一,足見曾國藩對韓愈文章的推崇,“研窮經文,尤好昌黎韓氏之文”。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5.3萬字
《延安大學校史資料(第三輯)》主要收錄1937年至1949年延安大學(包括其前身院校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合并院校魯迅藝術學院、自然科學院、民族學院、新文字干部學校、行政學院)的相關文獻、檔案、資料,作為對《延安大學校史資料》第一輯、第二輯的補充。書稿中所收文獻均遵循史料按原貌全錄的原則,凡是能夠全部采用的文獻,均盡量整篇采用;如是部分選用,則按節選、摘錄處理。書稿內容編寫扎實,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本書編委會 ·史料典籍 ·29.3萬字
《大同書》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康有為的名著。在書中康有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義原則,批判現實世界;設計“升平世”的范式,規劃社會改造方案;進而展望“大同”境界,設計理想社會。湯志鈞先生的《導讀》,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從孕育、發展到定型的歷程,梳理了《大同書》從初創、增改到成書出版的經過。
康有為 湯志鈞導讀 ·史料典籍 ·18.9萬字
本卷的《書札》是曾國藩寫給上級、同僚和朋友的私人信函。在《書札》中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曾國藩,他時常會和朋友們發牢騷,傾訴困境。《書札》多處寫到戰爭形勢的危急,“日在驚濤駭浪之中”,又言“軍事變幻無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曾國藩 ·史料典籍 ·35.9萬字
《浙一路·流光溢彩》以時間軸為主線,通過層林盡染、百舸爭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四個篇章,追述護理歷史、介紹護理重點學科史、回顧重大社會事件、展望護理未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浙一護理發展歷程,內容涵蓋護理管理、臨床工作、護理教育、科研創新、文化建設、社會擔當等,力求真實、全面和深刻。本書解開了時光的封印,記錄了浙一護理發展中鮮明生動的人物與溫暖翔實的故事,從多視角展現了浙一護理人在臨床、教育、科研、管理及社會擔當等方面的付出與成長;是所有浙一人的共同回憶,具有較高的史料及人文價值,每一個護理人都可以從中尋找屬于自己的足跡與身影、情感與價值,從而激起我們更大的職業熱情與能量。
王華芬主編 ·史料典籍 ·18.5萬字
本書以環境史史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著眼點,通過探討環境史史料的理論與方法,推動環境史史料的系統搜集、整理、出版和多元化研究與利用,深化區域社會與環境變遷個案研究,傳承和保護優秀的歷史時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保護意識與行為,開拓環境史研究的新領域,充分發揮歷史學經世致用的現實功能。
周瓊主編 ·史料典籍 ·27.2萬字
本資料匯編主要對集中于地理總志、類書和地方志中的文獻材料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標點,而且材料較為系統,可以構成中國古代城市總體性研究的基礎,同時本資料匯編也可以作為某些個體和區域城市研究的基本文獻材料。本資料匯編第一輯主要包括有第一冊“《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城墻資料匯編”;第二冊“《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城墻資料匯編”;第三冊“《古今圖書集成》廟學資料匯編”;第四冊“地方志城墻資料匯編(上)”;第五冊“地方志廟學資料匯編(上)。本資料匯編不是簡單的影印原始材料,而是在錄入的同時進行整理和標點,這為今后編制相關的檢索軟件奠定了基礎。
成一農編 ·史料典籍 ·39.6萬字
《崇雅堂書錄》是近代學人甘鵬云為自家藏書所編輯的目錄。甘鵬云于從政之余始終究心于學問,《崇雅堂書錄》即是甘鵬云根據其多年積累的大量藏書編纂而成的目錄。《書錄》共十五卷,大體依照《四庫全書總目》之分類方式對書籍進行著錄,但在若干類目的設置上,又根據所收書籍的實際情況有所調整,反映了甘鵬云對古代典籍及學術思想源流的思考。本書所著錄的圖書多為晚近刻本和叢書本,展示了晚清民國時代古籍刊刻與流傳的一般狀況。同時,本書目也著錄了一定數量的舊抄本、精校本和名人批校本等,具備較高的版本和學術價值。《崇雅堂碑錄》五卷、《補錄》四卷,是甘鵬云為了向初學者介紹歷代碑刻的源流所編。所收起自先秦,終于清代。每條依次著錄碑名、作者、字體、撰寫時間、出土時間及地點,如有前人相關考證,則簡述之。
甘鵬云撰 劉暢 趙嘉點校 ·史料典籍 ·31.1萬字
關于抗日戰爭時期基督宗教的信仰與實踐的資料散落于國內外各檔案館和圖書館中,查找起來十分不易。本書是作者在多年中國基督宗教近代史研究中收集的相關文獻中的匯編,共計150余篇,按不同主題進行分類,以供研究者參考、使用。同時每篇文獻前均撰寫有包含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輯選原因等內容的編者按,文集后附有同時期相關參考文獻目錄,在整本編著前摘編者還撰寫了一篇有關該主題的詳盡研究報告作為導讀,通過上述努力,期望該著作能夠成為研究該主題的重要工具書。
唐曉峰 李韋編 ·史料典籍 ·44.7萬字
本卷的《十八家詩鈔》是曾國藩編輯的古代詩歌選集第一部分。遴選魏晉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六家,唐代的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牧八家,宋代的蘇軾、黃庭堅、陸游三家,金代元好問一家,共十八家,收錄古、近體詩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并對一些詩作做了圈點批注。
曾國藩 ·史料典籍 ·27萬字
費爾南·布羅代爾是法國年鑒歷史學派的第二代領軍人物、集大成者,其成名之作即為《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詳細描述了地中海地區的山脈、高原、平原、海岸、島嶼、氣候、城市、交通等,主題是說明地理與歷史、空間與時間的辯證關系。第二部分系統研究了16世紀地中海地區的經濟社會狀況。第三部分細致地敘述了西班牙與土耳其兩大帝國在地中海爭霸的過程。
(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史料典籍 ·111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1942年日本占領上海租界后直到整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開展的建立秘密黨支部等地下活動。以及上海解放初期人民政權對上海市政、警務系統和整個社會的一系列改造運動——如關閉地下黑市,打擊鴉片交易;鎮壓反革命,遣送難民,改造妓女、舞女和癮君子等等。同樣是新政權對大城市的治理,為何國民黨遭到失敗,而共產黨卻取得了成功?作者給出了自己的獨到分析。
(美)魏斐德 ·史料典籍 ·12.5萬字
本書生動再現了1937年淞滬會戰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變”爆發前,上海作為“孤島”期間的政局和社會狀況。涉及國民黨“藍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動、“軍統”對親日分子的暗殺、日偽的血腥報復、汪偽政權的恐怖統治、滬西“歹土”地區的丑惡社會現象等等……全書以獨特視角和翔實材料,再現了上海“孤島”時期各方勢力的糾纏斗爭和腥風血雨。
(美)魏斐德 ·史料典籍 ·16.1萬字
《革命根據地法律文獻選輯》從幾十年來收集的約上千萬字的史料中,精選出800萬字的法律文獻,本卷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人民政府的法律文獻選輯,250萬字。每一個文獻,從文字形式、內容和思想諸方面進行嚴格的文獻學研究,均經過編著者的細心考察、反復校勘、比對,最大限度地糾正流傳積久的錯、衍、訛、奪現象,還原歷史原貌。
張希坡編著 ·史料典籍 ·136萬字
本書收錄迄今所能見到的所有敦煌本術數文獻進行輯錄、校勘、厘定、綴合,條分十類:陰陽宅經類、五姓宅經類、陰陽五姓宅經合編類、三元宅經類、玄女宅經類、八宅經類、葬經類、山岡地脈類、卜葬書類、附録《陰陽書》等。又在前人已有的校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研讀考證,在卷子收錄以及校勘、定名、綴合、考辨字詞文意方面頗有創獲,特別是圖文校錄和補正方面用力尤多。本書堪稱可以反映敦煌學研究前沿水準的力作。
關長龍輯校 ·史料典籍 ·55.7萬字
鄭逸梅先生(1895—1992),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海內外知名的文史掌故作家,一生筆耕不輟,交游廣闊。本書收錄各界名人書札、詩箋、書畫等二百余件,如近現代著名學者金松岑、胡樸安、容庚、夏承燾、謝國楨、顧廷龍、俞平伯、潘景鄭、冒效魯、陳從周等,民國舊派文學翹楚李涵秋、包天笑、徐枕亞、程小青、張恨水、范煙橋、平襟亞、周瘦鵑等,新文學代表作家葉圣陶、趙景深、孫大雨、施蟄存、柯靈、端木蕻良、唐弢等,書畫名家、鑒藏名家馬公愚、張伯駒、王蘧常、沙孟海、方介堪、陳巨來、陸儼少、謝稚柳、徐邦達、楊仁愷、方去疾等。另附鄭逸梅先生舊藏明清近人如董其昌、趙之謙、翁同龢、吳大澂、葉昌熾、陳三立等人之書札、詩箋十四件,作為附編。今由鄭逸梅先生長孫女鄭有慧女史編訂,并請專家釋文,四色影印出版。另附人物小傳,以便利讀者使用、閱讀。2015年適逢鄭逸梅先生120周年誕辰,本書的出版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同時這些書信的問世,為現代文化史、文學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名家手札賞心悅目,也有難得的藝術欣賞價值。
鄭有慧 ·史料典籍 ·6.8萬字
《鄂國金佗稡編》二十八卷和《鄂國金佗稡續編》三十卷,是現存最重要、最詳盡的記錄岳飛事跡的史籍,由岳飛之孫岳珂編。宋寧宗時朝廷追封岳飛為鄂王,故名“鄂國”。“金佗”是嘉興府城的坊名,岳珂曾在金佗坊中居住。宋高宗、秦檜等人害死岳飛后,曾篡改官史,以至大量有關岳飛的文字資料佚失或遭銷毀,直至孝宗時冤案平反,方由岳飛三子岳霖重新整理岳飛的史跡,宋寧宗、宋理宗時,岳霖之子岳珂承父志,萃編成冊。本書是對《鄂國金佗稡編》和《鄂國金佗稡續編》的注釋、翻譯,以求更廣泛地推廣民族英雄岳飛的真實事跡,原文底稿為王曾瑜先生提供的《鄂國金佗稡編續編譯注》(中華書局2020版)。
岳珂 ·史料典籍 ·81.3萬字
本卷的《十八家詩鈔》是曾國藩編輯的古代詩歌選集。遴選魏晉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六家,唐代的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牧八家,宋代的蘇軾、黃庭堅、陸游三家,金代元好問一家,共十八家,收錄古、近體詩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并對一些詩作做了圈點批注。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0.9萬字
本集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內容主要為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本輯有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書評幾個專題。本集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內容主要為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本輯有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書評幾個專題。本集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內容主要為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本輯有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書評幾個專題。
張伯偉 ·史料典籍 ·35.7萬字
本書收錄了《清朝文獻通考》(原名《皇朝文獻通考》)中的財經文獻,該《通考》由清代張廷玉等奉敕撰寫;后嵇璜、劉墉等奉敕撰寫,紀昀等校訂,成書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后人收錄《十通財經文獻》,全書300卷,體例同《續文獻通考》,所載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王文素等注 ·史料典籍 ·7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