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與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國化
以鐵道為橫軸,以天皇為縱軸,以城市為舞臺,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進程。大阪,直到20世紀30年代,都在人口、經濟、面積等方面,全面壓制著首都東京,是名副其實的“民眾之都”。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車從東京到京都舉辦即位典禮為分水嶺,這座城市漸漸被改變了。大阪的繁榮以民間資本主宰的私營鐵道為中心發展而來,沿著鐵道線路,這座城市率先擁有了大型游樂園、綜合性購物中心、高檔郊區住宅、頂級歌舞劇場、專業棒球體育場,形成了足以蔑視東京的近代城市娛樂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業為傲的大阪,逐漸被納入無處不在的帝國陰影之下,成為龐大國家機器的一環。從權力中心東京出發,火車像精密儀器般,以秒為單位行進,成為規定沿途國民共時性體驗的裝置。人們產生了一種意識——所有的日本國民都是一個整體。在這里,鐵道曾是民眾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戰爭緩緩逼近之時,也必須化身運送士兵的冰冷工具……本書的野心不在表現大阪一座城市的變化,而是要展示帝國如何通過鐵道滲透到整個日本。鐵道通過塑造統一的時空,構筑統一的民族認同與愛國情感。
·1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