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時代的中國男女風貌。本書從兩個性別角色入手,先對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進行分析,再到兩者現實的社會表現,進一步考察兩者關系的社會歷史演變。本著實證精神,這種考察并沒有止步于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道德邊緣,而是呈現了兩性關系的完整圖景,其內容有助于人們尋求自身性別角色的歷史淵源。書中有述、有證、有觀點、有故事,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
易中天 ·隨筆 ·17.6萬字
《民國人物在臺灣》講述了國民黨高層人物在敗退臺灣地區以后的人生際遇。作者以紀實手法,詳細地描述了閻錫山、陳誠、白崇禧、何應欽、胡宗南、吳稚暉、于右任、孫科、陳立夫、嚴家淦十位在中國近現代歷目前深有影響人物的命運沉浮,尤其是他們跟隨蔣介石敗退臺灣地區后的境遇。在臺灣地區,有“袖珍版蔣介石”之稱的陳誠,與蔣氏父子的關系日益復雜微妙;在大陸權極一時的“CC派”陳立夫卻遠走美國,成了“養雞專業戶”;過去殺敵無數的白崇禧,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命一直在別人的點頭和搖頭之間,只消扳機輕輕一扣……
張林 丁雯靜 ·隨筆 ·13.6萬字
咱們一直聊著古代的那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不知道您發現沒有,歷史上那些史學家們披肝瀝膽、奮筆疾書、不吃飯不睡覺,熬著夜寫下來的青史圖冊,有時候就是打不過街坊王奶奶、李大爺喝多了酒,跟孩子們聊天兒的那些口口相傳。您比如說楊家將、蘭陵王、鰲拜、耶律洪基,歷史上多少功臣名將都給顛覆了!史學家的筆,它比不了說書人的嘴啊!
郭德綱 ·隨筆 ·6.8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者房昊繼《從前有個書生:魏晉篇》之后創作的“北宋篇”。當你拿到這本書時,并不知道它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是以“從前有個書生”開頭。當這些“書生”的人生軌跡隨著作者的筆觸緩緩浮現在紙面上時,你才忽然發覺,原來在多年之前,就已經和這些“書生”如此熟悉。甚至,他們曾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帶來深刻的影響。少年時代課本上的“背誦并默寫全文”之后,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房昊 ·隨筆 ·14.4萬字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陳云、鄧小平等領導人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寶貴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工作方法的價值并不因時間的流逝和條件的改變而失去作用,今天我們應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地挖掘它、繼承它、使用它、發展它,以加快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的進程,學習的同時也是傳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優良傳統的較好方式,讓它們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當前形勢下對我們國家的干部來說這是國情教育的優質讀本。
金沖及 ·隨筆 ·8.2萬字
春秋和戰國是大變革下思想空前解放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如果說,春秋戰國的霸主都是不世出的大英雄,則幫助這些霸主治理國家的那些杰出的政客便是圣賢,讀懂了這些霸主,尤其是讀懂了這些政客,也就讀懂了整個春秋戰國大時代。本書通過對管仲、商鞅、李斯、百里奚等人物的描述,揭示那一段段反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英雄故事。
覃仕勇 ·隨筆 ·16.5萬字
本書是黃仁宇先生作品集之一,收錄了:《關系》、《李約瑟給我的影響》、《世上鯊魚四十億》、《從烤面包說起》、《雷溫烏茲要塞》、《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印尼的彷徨》、《印度教與核威脅》、《露從今夜白》等文章。黃仁宇先生針對生死、金錢與性,這三種關系,結合今日局勢進行了一個全面闡釋。
黃仁宇 ·隨筆 ·12.7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從一九四四年至今,在各處發表過的26篇文章,包括《拉班追擊戰》、《8月14日》、《新臘戍之役》、《憶田漢》、《闕漢騫和他的部下》、《摩天樓下的芻議》、《怎樣讀歷史》、《從綠眼睛的女人說起》、《重游劍橋》、《沙卡洛夫》、《薩達姆》等。
黃仁宇 ·隨筆 ·15.7萬字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占地72萬平方米。故宮的面積,是法國盧浮宮的四倍,凡爾賽宮的十多倍,俄國圣彼得堡冬宮的九倍,英國白金漢宮的十倍。故宮不僅規模宏大,更重要的是歷史豐厚,它先后成為24位皇帝的工作地和生活區。它收藏180多萬件藝術和文物精品。著名學者祝勇針對故宮的文物所寫的文化散文,向我們展示了故宮的文物背后的歷史與文化。
祝勇 ·隨筆 ·7.8萬字
古時候,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卻在得了科第后先為自己娶了一個姨太太;官員們滿口清正廉潔,私下里卻肆意揮霍,縱優狎妓;那些名儒大家號稱淡泊名利,卻在入仕后兩面逢迎,拜高踩低……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可以照出王朝興廢,朝代更易,還可以照出當時人們的思想,社會的風俗,以及那些隱藏在光鮮外表之下的復雜人性。《歷史的鏡子》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角度為我們詳細講述了歷史上腐敗的起因、腐敗的表現、腐敗的影響以及對反腐的思考。
吳晗 ·隨筆 ·10.4萬字
中國近代歷史是一段苦難史,也是一段中國人民不斷探索的歷史。“求新求變”貫穿著整個時空,這里面涌現了很多思想、很多方案、很多人生選擇。在我們經歷的歷史通識教育中,給與濃墨重彩描寫的都是一線歷史大咖,其實還有很多重要人物,他們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更關鍵的是,他們有著尋常人的選擇,普通人的煩惱,他們的求學進取、兒女情長、人生選擇往往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加貼合實際的啟發。考研政治名師徐濤選擇了9個近代歷史中的代表人物,他們曾是歷史新浪潮中入海的一滴滴水,他們也曾在教科書中被簡化成零碎的知識點,在《歷史的面孔》中,這些人物的面孔逐漸變得清晰。現代社會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要求我們有強大的決策能力和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沒有什么“做人的道理”能夠比一段鮮活的人生經歷更能帶給人思考和啟發的。一起琢磨人物成敗背后的底層邏輯,體會歷史中的別樣人生,感受考點之外的溫度。
徐濤 ·隨筆 ·9萬字
我從小學相聲、學評書,后來又唱戲,一路走下來呢,好多觀眾聊天兒都提到,覺得演員學問大,尤其是說書的,前三皇后五帝,談古論今,什么都知道。——嗨,其實您不了解我們的工作特性,您甭看打從開天辟地能說到計劃生育,給您說得一愣一愣的,我們這都是“記問之學”,就是一輩輩口傳心授下來的。有朋友問了,評書里的那些人物,歷史上真有這樣一個人嗎?嗨,這玩意兒您別往心里去。每一位說書的先生,他所說的《隋唐》都是他獨家的《隋唐》。有的說書先生把“羅士信”跟“羅成”說成是一個人,說他是小白臉兒;有的先生呢,說羅士信就是個傻子。非把歷史跟評書往一塊兒扭,您還上班不上班?還干點兒別的不干?
郭德綱 ·隨筆 ·7萬字
本書對中國歷代近兩百位各類名人隱秘、經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歷程與影響進行了真實、生動、細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讀。君王們的縱情色、英杰們的豪情干云、文土們的旖旎多情、另一類的畸零私情——本書寫盡了中國歷史上的各種男女人,寫盡了男女人之間的各種情感。本書故事精彩、人物鮮明、情感充沛、內容豐富、語言優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從而具有有趣、博識、勵志等功能。
李子遲 ·隨筆 ·19.4萬字
本書是葛劍雄先生的學術隨筆集。內容主要分五個部分:對中國歷史地理、統一與分裂的思考;讀史書的札記或感想;對顧頡剛、譚其驤的回憶和懷念;對教育、人才、知識分子、人文精神的一些意見;還有若干篇,談論人口、移民和環境等問題。全書行文平實、觀點廣博,對文化、文明發展的批判性思考,更是發人深省。
葛劍雄 ·隨筆 ·19.1萬字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軍事、科技、外交、思想、人才、最為活躍的時期,在這段五百多年的動蕩時期中,各個諸侯國無論規模大小,都在極力地施展一切手段,以圖在這個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本書以故事形式和歷史分析相結合,為你盤點那些曾經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度稱霸卻又最后走向衰亡的國家,為你揭示那段不為人知的有關歷史興亡的秘密……
沈賢亭 ·隨筆 ·8.8萬字
哨子響了,尖厲的喧叫把靜寂的暗夜撕個粉碎。戰俘們詐尸般地從鋪上爬起,屁股碰著屁股,腦瓜頂著腦瓜,手忙腳亂地穿衣服、靸鞋子。六號大屋沒有燈,可并不黑,南墻電網的長明燈和崗樓上的探照燈,穿過裝著鐵柵的門窗,把柔黃的光和雪白的光錚錚有聲地拋人了屋里。鐵柵門“嘩啦”打個大開,戰俘們挨在地鋪跟前,臉沖鐵門筆直立好,仿佛兩排枯樹樁。六十軍五八六旅一。九三團炮營營長孟新澤立在最頭里,探照燈的燈光刺得他睜不開眼……
周梅森 ·隨筆 ·5.8萬字
本書講述了晚清、民國時期的一些名人軼事,評述了一些社會現象,對讀者了解中國近代史很有幫助。
張鳴 ·隨筆 ·12.3萬字
本書收錄著名學者張元濟先生的史學文章,出經入史,旁征博引,通暢中蘊含深奧,隨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筆寫小品文。
張元濟 ·隨筆 ·16.2萬字
蘇東坡曠達,王安石執拗,李清照俠氣,陸游特立獨行,他們那樣灑脫,讓人都忘記了他們也曾遭受過生活的暴擊:蘇東坡一生三次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直到六十五歲才被赦免;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親信背叛,被誣告謀反;李清照被“渣男”欺騙、家暴;陸游因擋了權臣秦檜之孫的狀元路,被取消殿試資格,名落孫山……時運不濟,但接受現實可不是他們的風格。蘇東坡將每一個流放地變成自己的世外桃源;王安石為了變革理想,敢在皇帝面前抗辯;李清照寧可面對世俗嘲罵與牢獄之災,也要尋回自由身;陸游上下求索,積極尋求趕往前線的每一次機會……翻開本書,擁有“蘇東坡們”直面生活的勇氣!
王這么 ·隨筆 ·12.6萬字
本書是熊召政先生的又一本歷史隨筆集,描寫論述了自明朝初年的劉基到末年的葉向高等15位帝王師。本書所選取的15位帝王師,大都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物。通過他們的升沉際遇,可以看到整個明朝的發展軌跡與政治走向,亦可看到明朝皇帝們的“眾生相”。他們或親民,或禍國;或勤政事,或荒社稷。對待自己的老師們,或始親終棄、或名倚實疏,或用其術而貶其人、或尊其人而疏其術,不一而是。
熊召政 ·隨筆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