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30個章節(jié)串聯(lián)起法蘭西跨越2000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600年馬賽利亞城(馬賽的前身)誕生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舉辦,從法蘭克王國創(chuàng)立者克洛維、圣女貞德、“阿維尼翁之囚”教皇、“太陽王”路易十四、“科西嘉怪物”拿破侖、“老虎總理”克雷孟梭、“永遠的將軍”戴高樂,到大革命的群眾、“五月風暴”的學生、罷工運動的工人,成百上千的人物、事件交織締造了法蘭西波瀾壯闊的歷史。
呂一民 ·世界史 ·15.7萬字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為什么當年日本軍旗沒有插到的地方,今天卻被日本產品所占領?100年間,日本發(fā)生了怎樣的變革?出現(xiàn)了怎樣的人物?沉淀了怎樣的野心和欲望?這是一本講故事的書,又是一部簡明易懂的斷代史。它再現(xiàn)了從幕末到日俄戰(zhàn)爭間近40年的日本歷史:從閉關鎖國走向文明開放,從貧窮弱小走向繁榮富強……這是日本最動蕩的年代。一個個鮮活的主人公帶領著日本逐漸找到了崛起的精神密碼,同時,這些看似偉大的人物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中也展現(xiàn)了脆弱、貪婪的一面,他們的奮斗和理想始終面臨著自我的拷問……光榮與夢想交織,生存與毀滅上演。一個看似強大起來的國家也是在矛盾重重中艱難崛起的。正是在這個時期,日本財閥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但也是這個時期,日本精神出現(xiàn)分野,它用奮斗、陰謀和殺戮震驚了世界,從滿懷激情的國家復興之路轉向侵略擴張。作者用小說的筆法、現(xiàn)代的幽默元素勾勒出當年日本的顛簸和激蕩。在嬉笑怒罵中,《麻辣日本史》試圖解開日本的密碼,展現(xiàn)這個國家。
陳偉 ·世界史 ·14.3萬字
《走進古代文明》帶領讀者踏上一場穿越時空的精彩之旅。從先秦時期的輝煌到美索不達米亞的神秘、古巴比倫的壯麗、古印度的深邃以及古希臘的璀璨,本書生動展現(xiàn)了不同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通過對這些文明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討,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起源、發(fā)展與影響,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畫卷,讓我們深刻領略人類智慧的偉大與歷史的厚重。
王漢陽編著 ·世界史 ·2.9萬字
全景式再現(xiàn)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觀察商業(yè)如何改變全球格局與文明走向。《絲綢、瓷器與人間天堂》貿易,打破一切地域、語言、宗教和政治界限,讓東西方文明交匯融合,實現(xiàn)了人類共同理想。馬可·波羅是當之無愧的全球化先驅。本書作者勞倫斯·貝爾格林仔細研究了現(xiàn)存的上百個版本的馬可·波羅傳記,參閱6種語言一手史料,親自追溯并生動再現(xiàn)了馬可·波羅在絲綢之路上的偉大冒險,試圖解答人們長久以來對于馬可·波羅及其傳奇之旅的質疑。《海洋征服者與新航路:哥倫布的四次航行》海洋文明時代崛起,全球化序幕徐徐拉開。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92年為尋找通往東方的貿易路線,橫跨大西洋意外登陸美洲并安全返回的航行,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事件,直接推動了世界一體化,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場逐漸形成。遠洋航行與征戰(zhàn),帶來了財富與榮耀,也暗藏著恐怖與殺機。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航行,在新大陸與舊大陸之間建立連接,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發(fā)展,西方海洋文明崛起,全球化序幕徐徐拉開,整個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開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麥哲倫與大航海時代》探索精神引領全球化,徹底改變人類的歷史軌跡。真實再現(xiàn)了人類首次環(huán)球航行的完整歷程,這是關于對整個地球進行探索的故事,刷新了西方世界對宇宙學和地理學的認知,顛覆性地改變了此后探險家在海洋中航行的方式,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經(jīng)濟、貿易、文化交流,拓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大航海時代沒有后世想象中的美好與浪漫,那里的確有財富和夢想,但也伴隨著驚濤駭浪與無盡殺戮。相比于那個時代,如今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早已從陸地、海洋延展到太空。航天工程、海底探索、地心探索,下一個“大航海時代”即將來臨。
(美)勞倫斯·貝爾格林 ·世界史 ·80.3萬字
第13卷在時間上涵蓋公元4世紀,從337年君士坦丁之死到5世紀初,終結于425年前后狄奧多西二世(408~450年)的統(tǒng)治時期。在這一時段,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時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還有當時人和下一代人所見的378年羅馬軍隊被哥特人在哈德良堡打得慘敗,410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劫掠羅馬城,這是羅馬帝國西部解體的第一階段。隨著狄奧多西二世在君士坦丁堡統(tǒng)治的開始,出現(xiàn)了更有特點的東部治理方式。其治理能力以都城的急劇擴張為基礎,在6世紀靠著東羅馬查士丁尼的能量發(fā)起了一場“重新征服”西部的戰(zhàn)爭。這一發(fā)展最關鍵的是東部能夠避免當時西部所遭遇的分裂,本卷有幾章涉及公元400年前后在君士坦丁堡所發(fā)生的事。到這一時期結束蠻族已在西部定居;430年汪達爾人從西班牙跨海進入北非,能夠攻打奧古斯丁的家鄉(xiāng)希波城。狄奧多西二世的長期統(tǒng)治是一個文官治理、市井繁榮的時期。
(英)埃夫里爾·卡梅倫 (英)彼得·加恩西 ·世界史 ·72萬字
巴勒斯坦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是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自人類誕生伊始,這里就不斷上演爭奪生存資源的斗爭,巴以沖突更是持續(xù)一百多年未得到有效解決。然而,這里不僅有歷史與宗教,硝煙與戰(zhàn)爭,還有熙熙攘攘的城市與鄉(xiāng)村,現(xiàn)代化的高等院校,蓬勃發(fā)展的信息產業(yè)……本書全面介紹了巴勒斯坦的國情概覽、歷史、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情況。
姚惠娜 ·世界史 ·21.6萬字
作者長期以來以歐洲文化和思想為研究對象,近20年來,致力于日本文化和思想的研究,追尋其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最終將其研究成果凝結為此作品,名為《日本精神史》。作為黑格爾研究者,作者以“何為精神?”開篇:“如果非要定義的話,人與自然共存,存于社會之中,其生存的能力和狀態(tài)就是所謂的精神吧”。作為文本的思想以及陶器、銅鐸、佛像、建筑、畫卷、庭院等各種文化,都是本書的考察對象,通通被視作日本的精神史,本書可以說是一部重新提出日本為何的清新杰作。三內丸山遺跡、《古事記》、《萬葉集》、《枕草子》、武士的思想、佛教、儒學、元祿文化、浮世繪,等等,從繩文時代到江戶時代的終結,從中世到近世,日本人的精神使?jié)u漸呈出多樣化的趨勢,走向現(xiàn)代。作者不屑于生澀難解的表達方式,寫作風格自始至終流暢易懂,將日本精神生機勃勃的發(fā)展過程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了出來。
(日)長谷川宏 ·世界史 ·52.4萬字
《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年刊,面向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促進和推動國內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個學術交流的園地,辟有史學理論研究、全球史研究、國際關系史、地區(qū)國別史、博士生論壇、爭鳴、書評、史學資料、研究綜述等欄目,對于推動中國的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心 ·世界史 ·26.2萬字
本書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技術變革和價值觀念等維度,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世界歷史進程,特別是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發(fā)展模式的轉換所產生的客觀影響,豐富、拓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史領域的研究。
朱大偉 ·世界史 ·21.9萬字
安德魯·杰克遜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總統(tǒng),也是第一任民主黨總統(tǒng)。美國政治社會從“杰弗遜時代”進入“杰克遜時代”之后,經(jīng)濟和工業(yè)的爆發(fā)式發(fā)展給美國憲政民主的原則帶來了巨大威脅。面對一系列挑戰(zhàn),安德魯·杰克遜在任內大力加強總統(tǒng)職權,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杰克遜式民主”。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M.施萊辛格深入剖析了這一時期美國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生活,重新詮釋了“杰克遜式民主”,并尖銳地指出進步主義史學所面臨的雙重危機。1946年,二十八歲的小阿瑟·M.施萊辛格憑借本書一舉獲得普利策歷史獎,成為該獎當時最年輕的獲獎者,而本書至今仍是這一題材的權威史書。
(美)小阿瑟·M.施萊辛格 ·世界史 ·48.3萬字
在世界歷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那它實際上是什么樣子的?人們對它的想象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穿行于塵土飛揚的沙漠中,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但本書將要為你揭曉:現(xiàn)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比這幅景象有趣得多。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綜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數(shù)十種第一手文獻材料。這些文獻材料涉及多種古代語言,有古代中國僧人和現(xiàn)代探險家的回憶錄、古代女性寫的信件、法律契約、宗教贊美詩等。《從敦煌到撒馬爾罕》有更高的學術價值、更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讓讀者更貼近古代絲路的方方面面,親身感知絲綢之路的真實面貌。
(美)芮樂偉·韓森 ·世界史 ·29.5萬字
★著名文學派史學家丹尼爾·布爾斯廷的史詩性巨著,影響深遠的世界歷史三部曲;★在美國出版后引起轟動,暢銷30余年,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歷史與科普的完美結合,內容詳實而趣味盎然;《文明的歷史:發(fā)現(xiàn)者》是一部描述人類在歷史長河中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文明史的杰作。全書分四卷:“時間”、“陸地與海洋”、“自然”和“社會”。在第一、二卷中,作者丹尼爾·布爾斯廷通過歷史上翔實而有趣的故事,娓娓動聽地敘述了人類初始各種偉大的發(fā)現(xiàn):人類第一項偉大發(fā)現(xiàn)是時間?一星期有7天?時鐘是怎樣發(fā)明的?陸地與海洋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為什么中國人沒有“發(fā)現(xiàn)”歐洲和美洲?為什么人們那么久后才知道地球是環(huán)繞太陽運行的?等等。在第三卷中,作者翔實地描述了從眼鏡到望遠鏡以及顯微鏡等拓寬人類視野的新發(fā)明,以及人類如何將這些新發(fā)明用于茫茫大海引航、探索深邃無垠的天宇、觀察肉眼所不及的微生物機體的奧秘,從而開辟了航海學、天文學、微生物學、胚胎學等知識領域的新前景。作者還生動地敘述了發(fā)現(xiàn)家們不畏千難萬險地尋覓新奇罕見的物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動植物分類學,又為人們進一步揭開了大自然的奧秘。
(美)丹尼爾·布爾斯廷 ·世界史 ·54.7萬字
奧斯曼帝國是近代中國人認知世界與反觀自我過程中的一個特殊“他者”。本書在系統(tǒng)梳理近代國人奧斯曼帝國認知的歷史背景與文獻來源基礎上,從“奧斯曼帝國的知識記述與流播”“奧斯曼帝國形象與國人的自我認知”“奧斯曼帝國發(fā)展之史的借鑒與思考”三個層面加以把握,認為奧斯曼帝國知識的引入給近代中國帶來了諸多新的變化,也折射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諸多特點。近代中國人的奧斯曼—土耳其認知史,實際上也是中國人的自我認知史,是近代中國人思考救國之途和發(fā)展之路的獨特的探索史。
陳鵬 ·世界史 ·19.9萬字
本書是在翻譯別洛夫、紹米揚和斯維亞捷茨卡婭合編俄國檔案匯編《俄國與西藏——俄國檔案文件匯編(1900~1914)》(2005年出版)的基礎上,將巴德瑪耶夫檔案匯編《在沙皇制度幕后》中涉及中國藏蒙的19件、收錄在《帝國主義時代國際關系》一書中涉藏檔案32件等,全部收入書中,使該譯著成為目前俄國涉藏檔案中最完整的版本,對于研究這一時段西藏、蒙古地區(qū)歷史,俄國侵華史乃至英俄列強在華角逐等問題,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世界史 ·23.3萬字
本書以歷史事件與人物為主體,關注細節(jié)描寫,從點到面,圖文并茂,呈現(xiàn)自文明初創(chuàng)至20世紀末的日本歷史進程。為了讓讀者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日本歷史的梗概,采取“線串珍珠”的方式,以日本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為序,設置章節(jié),同時選取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展開歷史細節(jié)的描述,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具有可讀性。
楊寧一 ·世界史 ·12.8萬字
本書敘述了15—17世紀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新興民族國家探險家開辟通往亞洲、美洲新航路及完成環(huán)球航行的歷程,同時揭露了西方列強對海洋霸權的爭奪以及對亞非拉地區(qū)進行的殘酷殖民掠奪。
邵政達 ·世界史 ·18.2萬字
斯里蘭卡在近代經(jīng)歷了四個多世紀的西方殖民統(tǒng)治,從葡萄牙到荷蘭再到英國,殖民強權的介入深刻改變了斯里蘭卡固有的文化傳承和社會秩序,直到今天這種影響在很多社會層面依然根深蒂固。本書主要論述在近代殖民統(tǒng)治時期,斯里蘭卡歷史進程中的政治發(fā)展、社會和文化變遷、本土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以及其對斯里蘭卡固有社會文化的影響等。
佟加蒙 ·世界史 ·16.1萬字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兩面屬于同一個文明圈,是羅馬人創(chuàng)造的羅馬世界。直到7世紀以后才開始分離。羅馬世界滅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內海之時,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通途,而變成隔離人與人的界海之時。以后的地中海變成了這樣一片海洋,海邊崖頂必定建有通知人們撒拉森海盜來襲,讓人們逃難的的撒拉森塔,海面上還航行著滿載著十字軍士兵東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時候,比薩,熱那亞和威尼斯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國家與東方伊斯蘭世界的交易日益興旺,地中海漸漸變成了貿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來,地中海又成為高舉古代復興與人權復興大旗的文藝復興時代之海。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地中海進入群雄割據(jù)的時代。“右手握著寶劍,左手拿著古蘭經(jīng)”,擅長掠奪和綁架的撒拉森海盜,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們的野蠻行徑讓地中海人民飽受掠奪之苦。隨后奧斯曼帝國利用北非的海盜作為自己進入地中海的踏板對基督教世界步步緊逼。與之相對,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卡洛斯率領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領的法蘭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國等,不同的國家及領導者的想法、利益交織在一起,大國之間相互抗爭。為了對抗伊斯蘭的海盜,基督教世界的軍事力量集合到一起……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31.3萬字
原著百分之十的厚度,呈現(xiàn)百分之百的精華!濃縮原著三大精華——篇篇都寫轉折巨變、章章都有獨到分析、頁頁都是優(yōu)美文筆!1787年,愛德華·吉本創(chuàng)作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問世。兩百年來,《衰亡史》以其三大精華成為至高經(jīng)典:1.對歷史轉折巨變的梳理;2.精辟獨到的分析;3.優(yōu)美的文筆。正是這三大精華使其至今仍是文史界的至高經(jīng)典。但500萬字的原著讓不少讀者望而卻步。為此,精華本濃縮原著十二本,以十分之一的厚度保留了原著的三大精華。
(英)愛德華·吉本 ·世界史 ·39.7萬字
從羅馬時代的“盧特提亞”到21世紀的“大巴黎”,作為首都城市,巴黎的歷史與法國的歷史息息相關。在漫長的中世紀里,巴黎見證了一個個王朝的興亡盛衰;在波瀾壯闊的大革命中,巴黎始終在漩渦中心左右著法國前進的方向;在浪漫傳奇的世紀之交,巴黎也作為重要的文化藝術中心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書是一部巴黎通史,既包羅萬象又妙趣橫生。城市的建設,民眾的斗爭,文化的衍生……科林·瓊斯以生動、詼諧的筆法,呈現(xiàn)了巴黎千余年的歷史進程,勾勒出一幅幅迷人的城市生活圖景。
(英)科林·瓊斯 ·世界史 ·36.9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