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世紀上半期是美國史學進入中國并對中國史學產生影響的關鍵時期。通過翻譯出版、期刊推介、用作教科書等形式,大量美著史書被引進中國,對中國史學的多個層面產生了影響。本書以20世紀上半期傳播到中國的美著史書為研究對象,通過全面、詳細梳理各類美著史書在中國譯介與傳播的具體歷程,考察美國史學對中國史學(包括中國社會)的影響。
劉玲 ·中國史 ·23.1萬字
真宗時代的后半期,幾乎就是一臺精彩紛呈的活劇、大劇、鬧劇。在這一場空前絕后政治大戲表演中,真宗趙恒在“神道設教”這個劇本主題下,以中原大地為舞臺,游戲得靈魂出竅,不亦樂乎。“澶淵之盟”,為中國贏來了百年和平,真正地做到了中原士庶“安居樂業”,影響中國深巨。但,“和議”之后“萬國來朝”的太平景象并沒有讓真宗開心。當得知契丹自稱“北朝”、稱大宋為“南朝”,受到天神保佑時,趙恒意識到,他必須做出一番潑天大事業,才有希望向天下、主要是向契丹,展示大宋帝國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當性,而他,才是“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在這一理念下,真宗連續導演了天帝降書、封禪大典、祭祀汾陰、興建道觀四件“神道設教”大事。
金綱 ·中國史 ·14.9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選取了16個歷史橫斷面,著重探討在每一個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歷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內法”,將秦制帝國紛繁復雜的歷史常態化、規律化,探索帝國運轉的內在理路,揭示其延綿長達兩千余年的奧秘;深入每一個截點,解讀信史文獻,用嚴密的邏輯掲開王朝治世的面紗,也顛覆了世人許多想當然的認知。這些歷史橫斷面關聯起來再現了兩千年來秦制從萌芽到成熟,再到進化的全過程,為讀者提供了另一種審視王朝興衰的視角。
諶旭彬 ·中國史 ·19.9萬字
這部書是對城市歷史的解讀,也是對中國何以是中國的解讀,更是對整個華夏民族精神的找尋和解讀。這里的六千年不僅是城市的六千年,也是中國的六千年。南京作為華夏歷史中的樞紐之城,中國南北文化板塊的樞紐之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的樞紐之城,它曾不止一次的接續、擔當、解釋過中華。沒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這樣多的災難、象征、預言與希望,它參與了中國整個歷史進程,在每一個文明推進的關鍵路口,深刻地思考過華夏的未來,解讀南京,也就是解讀中國,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華夏民族精神。
文心 ·中國史 ·21.5萬字
本書試圖重建中古時代學術的新圖景,嘗試從知識傳統的成立的諸相:知識的創造、復制和改編的過程,知識傳播與知識控制的方式,文本輯錄的選擇性所隱含的文化心理與文化象征,宗教儀軌和信仰觀念的滲透及其影響,個體情感與思維在知識生產中的作用等維度,重新思考方術與博物學在社會史、思想史和文明史上的意義,尤其偏重于知識建構與文本形態、書寫行為、使用實踐之間關系的省思。本書特別注重出土文獻與傳統文獻、考古發掘實物和域外文獻的互相印證,并力圖溝通文字材料和圖像資料,結合傳統的小學與名物考證、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分析以及現代科學相關成果等工具進行會通式的研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消彌學科間的隔閡。
余欣 ·中國史 ·22.6萬字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通過將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集中梳理,遵循年代順序,以年表的形式直觀地串聯出中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獨具特色地將年表與歷史事件對照閱讀,一覽性強,更便于讀者查閱和記憶。內容上起先秦時代,下訖清帝退位,生動活潑地講述了歷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重要人物的生平經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演繹了歷史上那些引發時代變革的重要事件,幫助讀者全面、準確地了解中國各個朝代的歷史變遷;輕松、快速地掌握重要歷史典故,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的理解,是一本簡單易讀的中國歷史通俗讀物。
李一鳴主編 ·中國史 ·11.8萬字
《春秋戰國——風起云涌》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方面做了較為全面的描摹,能夠給讀者比較完整的印象。
金開誠 ·中國史 ·2.1萬字
為反映和記錄《中華思想通史》項目研究進展,充分展示項目參與人員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思想通史﹥項目實施方案》和編委會統一部署,編委會辦公室組織出版《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以每年一屆的中華思想史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為基礎,每年出版1集。本書為第2集
《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編委會 ·中國史 ·36.5萬字
繁華盛唐,衣冠縉紳,終是狂瀾難挽。“五代十國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爭不斷、波譎云詭的重要歷史時期。重點敘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爭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全套八部,分別是《黃巢起義》《萬馬逐鹿》《朱溫稱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國》《后唐三朝》《契丹強橫》《三賢帝時代》,本書系第五部《后梁帝國》。
麥老師 ·中國史 ·34.2萬字
本書是史學泰斗呂思勉所著《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再版,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六篇,書中呂思勉先生用簡潔流暢的文字對上古至近代中國的政治、地理、社會、文化等做了全面、簡明的敘述。文字平實易懂,條理清晰,見解新穎獨到。本書是首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也是一部能讓人快速了解中國歷史的劃時代巨作,被海內外讀者譽為“一本書讓你讀懂五千年中國史”。
呂思勉 ·中國史 ·23.1萬字
鐵與血的征戰,游牧與農耕的碰撞,來自草原的沖擊引起了世界的巨變!從中國的長城,到羅馬帝國的大軍,都擋不住這支民族四處征戰的步伐。“上帝之鞭”的鐵騎,讓匈奴成為第一個躍登西方政治舞臺,使白種人膽戰心驚的東方民族!四處遷移的游牧民族,在世界歷史上建立過許多行國,而匈奴,即可謂“行國的始祖”。匈奴南下牧馬的精神,讓戰國趙武靈王發起“胡服騎射”改革,使中國軍隊從步兵進入騎兵階段;匈奴成就了漢武帝建立雄心萬丈的霸業,成就李廣、衛青、霍去病及蘇武等武將的蓋世勛業;也是匈奴,促使張騫鑿通絲路,王昭君遠嫁異鄉,班超投筆從戎定遠西域;更是匈奴,掀起魏晉南北朝以后民族大融合的序幕。東漢初年,匈奴分裂。逐漸融入中國的南匈奴在永嘉之亂滅西晉,開始諸胡列國時代;而北匈奴則在竇憲“燕然勒石”后,遠走中亞,日后在阿提拉的帶領下,驅趕日耳曼人,造就今日西歐雛型,直到今日,仍和中歐國家匈牙利有著神祕且耐人尋味的關系。
劉學銚 ·中國史 ·13萬字
本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自道光至清末的《尚書》學者及其著作,既側重專人、專書的個案考察,同時也力圖把握《尚書》學之流變以及時代學術之總體特征。《尚書》是清代經學研究的熱點。在清代中前期,閻若璩、江聲、段玉裁、孫星衍等人以考據學方法治《尚書》,取得了重大成績。自嘉、道以降,隨著世運時風的變化,《尚書》學又有了新的內容,呈現新的特色。雖然不如中前期一般名家輩出、成績豐碩,但仍是《尚書》學史上值得關注的問題,有系統研究的必要。同時,這些新的內容、新的特色又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對此加以探討,又有助于全面把握當時的學術潮流。
劉德州 ·中國史 ·30.4萬字
遼東郡是秦漢時期的防務重鎮。本書從防務的視角對秦漢時期遼東郡的行政建制、屯戍管理、邊民管理、區域政治形勢、民族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闡明了遼東郡防務建制的構成、特點、功能、地位;分階段剖析了遼東郡的防務對象、防務形勢、防務隱患,闡明遼東郡防務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對東漢時期歷任遼東太守的防務事跡進行個案研究,深化了對遼東郡防務的認識。
于凌 ·中國史 ·15萬字
以文書御天下是中國古代國家官僚制度中的顯著特征,而不同時期信息溝通與處理機制的差異,也彰顯出各自不同的時代性格和權力運作方式。宋代的文書行政以多元的信息溝通和發達的文書制度為依托,其所能達到的深度也是遠邁前代。本書梳理了宋代多渠道并存且相互競爭的信息溝通機制,并從御批、省札、批狀等君相日常行政文書和針對決策行為的封駁制度入手,分析了宋代士大夫政治架構下的權力運作機制。
李全德 ·中國史 ·29.3萬字
本書以簡潔生動的文筆對隋唐五代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描述,給予讀者以知識的教益和智慧的啟迪。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圖,力圖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隋唐的千秋盛世。該書包括人物篇、典制篇、經濟篇、外交篇、民族篇、宗教篇、文藝篇、科技篇、娛樂篇九個部分,面面俱到又簡明扼要,是一本快速了解隋唐五代時期社會各個方面的圖書。
羅昊 趙永 ·中國史 ·4.8萬字
《形象史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辦的中文學術集刊,所收論文主要以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時期不同形式的物質文化為研究對象。集刊打破學科界限,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將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史等學科的共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將中國古史研究中的考據法與圖像學、新文化史等方法論結合起來,從多角度、多層面來梳理人類文明的演進,進一步擴展了史學研究的路徑和視野。
劉中玉主編 ·中國史 ·19.9萬字
1905年發生了諸多事件,如日俄戰爭的結束、抵制美貨運動、廢科舉興學校、革命黨人成立同盟會等。作者認為這些看似相互獨立的事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當年最重要的事件——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的發生。清帝國終于開始嘗試對最重要、最根本的祖宗之法——君主專制進行改革,這在中國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作者提出1905年的中國是“走向立憲”而非業已“走上立憲”。
劉強 ·中國史 ·17.7萬字
用小故事講大歷史,讀完通曉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上起黃帝時期,下至明朝崇禎十七年,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普通人即使想讀也苦于讀不完、讀不懂。本系列精選二十四史名篇佳作,用現代語言講述重要歷史人物及事件,帶你不知不覺通曉二十四史!本書為第一冊《史記》篇。黃帝其實是個發明家:公子發明車,以車為基礎,開發“車”系列,還靠戰車戰勝了天下共主神農炎帝,被譽為新的華夏共主——黃帝。趙武靈王英雄氣短:主父宮被公子成攻破,趙武靈王只能挖地三尺尋找殘存的食物,直到三個月后被餓死。商鞅變法變成作法自斃:商君逃到邊境關口想住旅店,他曾經建議住店必須有證件,此時他卻沒有身份證明,作法自斃啊!翻開本書,不知不覺通曉二十四史!
王清淮 ·中國史 ·18.9萬字
繁華盛唐,衣冠縉紳,終是狂瀾難挽。“五代十國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爭不斷、波譎云詭的重要歷史時期。重點敘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爭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全套八部,分別是《黃巢起義》《萬馬逐鹿》《朱溫稱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國》《后唐三朝》《契丹強橫》《三賢帝時代》,本書系第四部《大唐末路》。
麥老師 ·中國史 ·24.2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抗戰時期的大后方交通與西部經濟開發”的最終成果。本書以大量檔案資料和文獻史料為基礎,綜合運用歷史學、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首次對抗戰時期大后方交通及其對西部地區的經濟影響進行了全方位、多層面的研究。本成果深化了中華民國史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抗日戰爭史、區域經濟史研究的學術水平;同時,可為當前西部經濟開發提供歷史借鑒,具有現實意義。
譚剛 ·中國史 ·4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