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寒門帝王成就的傳奇,布衣將相締造的盛世與榮耀。漢朝在秦一統六國之后出現,是中國古代存續時間很長的王朝,是中華民族史上充滿活力、人性高揚的第一個盛世。漢朝的成就,一直影響著我們。本書描繪了一幅劉邦建漢至王莽篡漢200余年(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波瀾壯闊的巨幅歷史畫卷。內容涵蓋西漢疆域、官制、軍事、農業、商業、冶鐵業、文化、思想等各個領域。這是一部大漢帝國的興衰史,也是劉漢家族的創業守成史,更是許多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成長史。
張瑋杰 ·中國史 ·23.5萬字
一部讓毛澤東讀了17遍的枕邊書!解讀歷史得與失的史學巨著,縱論上下千年的治亂與興衰!體悟封建王朝的更迭與輪替,品味風云人物的交錯與變幻!
司馬光著 文佩譯釋 ·中國史 ·24.7萬字
由《諸鎮相攻》《朱溫取淄青》《朱溫篡唐》《郢王篡弒》《李氏據鳳翔》五篇組成,詳細記載了唐末藩鎮混戰和朱溫篡唐建后梁的歷史。《朱溫取淄青》《朱溫篡唐》記述朱溫在唐末藩鎮混戰的過程中,成為勢力最為強大的藩鎮之一,并利用宦官與朝官的爭斗,逼迫唐哀帝讓位,進而篡奪唐朝政權、建立后梁的歷史。《郢王篡弒》記載了后梁郢王朱友珪弒殺后梁太祖朱溫,篡奪帝位,后被均王朱友貞平定的歷史。《李氏據鳳翔》詳細記載了唐僖宗光啟年間至后晉高祖石敬瑭天福年間,李茂貞父子占據鳳翔約四十余年的歷史。
袁樞 ·中國史 ·27.5萬字
本卷講述的1912年到191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2.3萬字
本書共分九章,收錄36篇文章,著力于為清代中前期政治史研究,主要利用官書、傳世文獻、滿漢文檔案、奏折等,討論清入關前的幾次重要歷史事件、清代政治制度變遷、核心政治人物、儲位繼承、奏折制度的演變、文治得失、邊疆治理、史料考訂,以及作者對清史的地位和纂修清史的思考。作者長于考證,于浩瀚的檔案和文獻中細致爬梳,揭示了許多重要而幽微的課題,顯示出清史研究的魅力。而《治史訪談錄》和《業師鄭天挺先生傳略》兩文,講述求學治史之甘苦,非常耐讀。
白新良 ·中國史 ·37.4萬字
朱元璋率領群雄平定江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一方面,他勤政愛民、修養生息、編戶齊民、推行科舉、治貪打黑,使明朝漸漸步入正軌,煥發出勃勃生機;另一方面,他晚年喪子,為了子孫后代能夠穩坐大明江山,故意制造胡藍之獄,殘暴屠戮功臣。本書以史料為基礎,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向讀者講述朱元璋治理下的洪武時代。朱元璋到底有沒有“火燒慶功樓”,誅殺開國功臣?常遇春為何會暴死軍中?徐達和劉伯溫是不是被朱元璋毒殺?本書力圖解開歷史謎團,詳細講述“明初四大案”的前因后果和朱元璋的八次北伐,讓讀者了解洪武時代,了解真實的朱元璋。
清風明月 ·中國史 ·21.5萬字
本冊文獻集編纂收錄了《益世報》對李頓調查團的報道和評論。作為民國時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報刊之一,《益世報》對李頓調查團的派遣、在中國兩國的調查活動、報告書的出臺,以及中日之間的外交斗爭和國聯討論中日沖突的歷次會議情形,有大量的報道和評論,是了解和研究李頓調查團的重要參考資料。
宋書強 張雅婷 陳夢玲 ·中國史 ·46萬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智慧,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也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之一。本書依據歷史文獻,循著從先秦以迄清末的時序,輯錄六百多個古人用智事例,將其編成故事,以供讀者閱讀了解。所涉及的人物,既有政治家軍事家,亦有中下層平民百姓,從治國之道到治家之道,包羅萬象,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閱讀本書,不但可以啟迪心智,而且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夏咸主編 ·中國史 ·49.9萬字
蔡東藩先生的這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余回,五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這套書出版以后,廣受歡迎和好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葉,曾致電李克農購此書兩部,以解決延安干部學習中國歷史之需。臥室床畔,長置此書,著名史學家紫德賡認為,此書作為歷史知識講,雖有不足,但內容是夠豐富的,敘述是有系統的。著名小說家二月河認為,此書文學上只能說是中平之作,但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民國演義》為其中的明史部分。《民國演義》由蔡東藩編著。
蔡東藩 許廑父 ·中國史 ·29萬字
本書從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傳教史的視野重新探討了太平天國意識形態的基督教來源,揭示了太平天國跟千禧年主義和末世論的密切關系,尤其洪秀全跟啟示錄神學、洪仁玕跟新教傳教士“基督教文明觀”的關系。全書共分五章:“由宗教革命引起的宗教戰爭”、“別樣的基督教”、“太平天國與啟示錄”、“千禧年主義及其中傳”、“一個基督教國家的現代化方案”。本書基于大量的文本對照、比較和分析,反駁了許多流行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觀點。
周偉馳 ·中國史 ·42.8萬字
為了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治通鑒》一書的精華,我們從中精選了最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輯錄,力求能夠全面地展現《資治通鑒》恢弘壯麗的篇章,《資治通鑒》內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關系為主要方面,兼顧經濟文化等。
(宋)司馬光著 崔雪嬌編 ·中國史 ·41.1萬字
蘇東坡,宦海沉浮,南來北往,是一個經歷十分豐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積累沉淀下來,鑄就了蘇東坡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藝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愛。《東坡志林》是蘇東坡留下的一部筆記小說,它為我們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蘇軾的世界。其書的大致內容,“紀元祐、紹圣二十年中所身歷事”。全書分29個門類:記游、懷古、修養、疾病、夢寐、學問、命分、送別、祭祀、兵略、時事、官職、致仕、隱逸、佛教、道釋、異事、技術、四民、女妾、賊盜、夷狄、古跡、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論古,所記人事,妙趣橫生,回味雋永,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他豐富而曲折的人生,感受他機智幽默的個性,領略他從容優雅的姿態,觸摸他幽隱深慨的心靈,體察他誠篤堅毅的精神,管窺他博大包容的思想。《東坡志林》一書,以自傳性的書寫,不只是保留了那個時代的珍貴的史料,也借全書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蘇東坡的形象。
羅寧譯注 ·中國史 ·36.9萬字
大明王朝,是一個被刻意抹黑的王朝。被誰抹黑的?答案是:文官。文官集團在明朝極其強大,成為能與皇權博弈的重要力量,這也是明朝政局的一大特色。因此,皇帝不得不重用宦官以與之抗衡。因此,皇帝貪婪懶惰,宦官囂張跋扈,廠衛特務統治弄得人人自危……這就是文官筆下的大明王朝。而其后繼者清朝,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更是在史書中強化了這一說法。但這種帶有嚴重偏見的說法豈是歷史的真相?于是,有了我們這樣一本書,力圖以最客觀的視角,從獨特的話題點切入,以去臉譜化的解讀,讓人們更接近真相。如朱元璋剛猛治國的手段中,竟也流淌著縷縷溫情;背負“土木堡之變”恥辱的明英宗,其獨特的個人魅力,讓敵人也為之動容;懶人萬歷帝幾十年不見朝臣,但軍國大事上,其裁奪處理卻不失英明;明朝宦官無論如何權勢熏天,皇帝除掉他們,也只是動動手指的事;被稱作千古忠臣的袁崇煥,事實上卻因其剛愎自用,而貽誤國事。客觀,來源于置身于歷史現實的體察;真實,來源于對人性復雜性的切實理解。這兩點使本書注定成為明朝歷史書寫的重要作品。
張嵚 ·中國史 ·26.3萬字
隋唐五代時期,洛陽發展到新的高峰。這一時期,洛陽和世界連成一片,周邊民族的首領、使者、商賈、僧侶、留學人員,梯山航海,在這里活動、定居、安葬。這里人文薈萃,群星燦爛;經濟繁榮,技藝精湛。本書通過詳細的歷史資料和豐富的歷史圖片,為我們展示了隋唐五代時期洛陽的歷史全貌,內容涉及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宗教、藝術、教育及科舉、行政管理、建筑、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內容,是研究當時洛陽歷史的一部極好的信史。
郭紹林 ·中國史 ·45.8萬字
大明,一個輝煌又腐朽的朝代,一個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個奇才輩出又奸佞頻生的朝代。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點,他們或明或暗,或剛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懶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極好,有的風評很差。在十六個皇帝中,甚至找不出兩個“雷同”之人。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國家層面上均守住了兩條原則:一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二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朝風氣,雖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瀟灑,但自有一股凌厲之氣貫穿始終。無論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們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樣,身上流露出這個朝代的精神氣質。這是明朝可以誕生于謙、王陽明、海瑞、張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滅后依然可以走出張煌言、史可法、李定國、顧炎武的原因。這,或許就是孟子所說的“氣”。
艾公子 ·中國史 ·26.9萬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組織撰寫的一部多學科融合的學術著作。實現文明史既是人類的創造史,也是人類的演進史這一觀點,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別對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及人的心靈世界,展示其錯綜復雜的關系,做出總體性的描述,以突出是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以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過程。本書將中華文明分為四個時期,以中華文明史上重大的轉型作為分期的依據,細致地描繪了各個時期文明的特點、亮點,及其承上啟下的關系,彰顯那些對文明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探討對文明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各種因素,從而全面論述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歷程,提示了若干發展規律和歷史經驗。本書力圖將中華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進行考察,寫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在論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結合,力求史筆、議論、才情三者相結合。本卷函蓋先秦文明。
嚴文明主編 ·中國史 ·31.1萬字
本書是該系列的第五部,書中從王莽奪權寫起,到東漢班超等人征服西域為止。王莽積數十年功力,終于成功篡權,建立新朝。然而,這個史上最為著名的集儒家學術大師及理想主義者為一體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熱的復古主義,將國家推向了深淵。天下嘩然,怨聲四起,造反之聲不絕于耳。劉氏宗族后裔以種田為業的劉秀,也加入了光復漢朝滾滾洪流,去尋找他那血腥的夢想。
月望東山 ·中國史 ·22.4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七七事變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七七事變》,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8-7,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盧溝橋反侵略的槍聲,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戰斗號角,由此展開了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本書包括了七七事變和駐平部隊的抵抗、平津路抗戰、平綏路抗戰、平漢路抗戰、津浦路抗戰等重要抗戰情況。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22.9萬字
黑龍江地區是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發展規模較大的地區之一,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黑龍江地區先后出版過20多種語言文字的報刊,除了眾所周知的沙俄《遠東報》外,猶太人辦的報紙更是在猶太世界甚至全世界影響深遠。這里還是中國近代廣播事業的誕生地。據統計從1901年到1949年解放前,黑龍江地區先后有各類報紙近400余家,廣播電臺5家。這些資源成果,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新聞事業的重要基礎。本書力求系統探討黑龍江地區報業及廣播業的發展狀況,以哈爾濱為主要研究對象,系統探討在近代東北地區歷史發展中,東北亞國際斗爭中黑龍江新聞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在整體研究框架設計上,總體梳理的同時上更加突出個案研究。
李群 ·中國史 ·24.2萬字
作者這兩年專于明末弘光朝的寫作。《黑洞:弘光紀事》寫了十個專題。這一本寫人物,有末代皇帝朱由崧,弘光樞臣史可法,稱為“明代蘇武”的左懋第,以兵變致南明解體的左良玉,目為南京禍根的阮大鋮,秦淮河畔苦悶的青春叛逆群體,大思想家黃宗羲,少年天才夏完淳,傳奇說書家柳敬亭,“遺民現象”的典型徐枋等……他們的身份,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學生、妓女、藝人、學者、隱士、起義者,覆蓋了當時社會多個層面。
李潔非 ·中國史 ·2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