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商鞅治秦與現代國家治理的緣起
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大變革,它的意義不僅在于助力秦國崛起為強國,還具有開啟制度現代化的創新意義。福山等學者認為,商鞅提出來的國家治理與法制理論,使政治理論擺脫道德學派,“今天中國國家治理的許多特點,可以歸功于這個歷史傳承”。本書重讀法家典籍精華,對商鞅治秦的完整方略進行解譯,從中總結出古代國家崛起的政治制度優勢,探尋國家治理的傳統文化根基。商鞅治秦方略的創新首先體現在確立法治思想。在秦以前,華夏各國的治理思想以禮治或者人治為核心,商鞅提出來以法治取代人治,限制君權。其次,圍繞法治思想核心,展開具體治理理念的創新,覆蓋治農、治軍、治官、治商、治國、治社會、治民眾等層面。以個人能力為標準的高度組織化的官吏制度,重視發展農業、解決強軍問題,實現六個統一、建立強國家模式,通過變法,秦國從戰國初期的落后國家快速走上強國之路。
·18.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