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主宰帝國
縱觀1815年的歐洲協調到19世紀的國際主義,以及“一戰”期間的國家聯盟和“二戰”后的聯合國,可以看出國家地位決定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在英國強盛時期,國際聯盟是英國的附庸,而隨著美國逐漸強大并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早期的聯合國也不得不聽命于美國。但自20世紀60年代始,第三世界開始作為真正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美國開始失去世界話語權的統領地位。20世紀90年代的那些華而不實、夸張滑稽的期望也在書中再現,并展示了千禧年后樂觀主義的分崩離析及其此后衍生出的令西方世界談之色變的恐懼情緒。在200年左右的時間里,歐洲和美國相繼在世界上取得了某種主導性地位,卻不復從前。一個多中心的全球平衡新體系正在成形,一個思想的新世界正在降臨。這本著作不僅從根本上重新定義了我們對過去的理解,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當下的機會。在中國崛起之際,對中國讀者來說,尤其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能為國際政治提供什么有影響的思想。所有關心人類處境的人都不應錯過這本書。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