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詩走進歷史
“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從狂放不羈的五陵年少,到神鬼不懼的市井惡少,京都少年隨著社會的變動,長安城的興衰,經歷了怎樣的沉浮?“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白居易所寫詩歌多為諷喻時弊,為何他的辭世卻能引起宣宗皇帝如此的悲傷?其背后,又反映了唐朝什么樣的政治和社會氛圍?……以詩為媒,簡讀唐史;感受歷史的生動,看見唐朝的二十九個側面。著名唐史學者寧欣,以多年授課經驗為基礎,從唐詩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唐朝的官制、科舉、城市風貌、文化生活、交通運輸、賦役制度,乃至社會結構變遷、民族交流融合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
·14.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