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集中反映國內2020年清史研究的發展趨勢。所收論文均為已發表的學術論文,作者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不同單位。這些論文意在論證清朝的“中國性”,回答歷史上“什么是中國”“中國概念何以成為”等問題,證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批駁了以美國“新清史”為首的“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不是中國”“長城線以北不是中國”等錯誤觀點。
周群主編 吳四伍 呂文利 董欣潔 魚宏亮 廖熹晨副主編 ·中國史 ·43.9萬字
本書以翔實的史料,樸實的描寫全景記敘了1945年日本戰敗前后的經過。除記敘與中國有關的日本戰敗前后經過外,還對一些其它二戰題材書籍較少涉獵的歷史問題加以較細記敘。具有較強的史料價值。
姜照遠 ·中國史 ·20.6萬字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赤道以南的太平洋西部,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亞以外最大的國家,同時是太平洋島國中陸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國家,是南、北太平洋的交匯點,連接南太平洋地區與東南亞各國的橋梁,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兩國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密切合作,實現了發展互補。近年來,兩國關系不斷提升,雙方共同開創了全面合作的新局面。本書綜合國內外多方的資料,詳細全面地介紹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歷史與發展現狀。
盧慶洪 ·世界史 ·23.5萬字
暢銷書《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讀一頁就上癮!比《唐書》有趣,比《資治通鑒》通俗,比《隋唐演義》靠譜,一部令人上癮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讀書節目《羅輯思維》推薦書目!了解唐朝歷史,讀這套就夠了!《血腥的盛唐》《王陽明心學》暢銷歷史作家王覺仁唐史經典之作,中國斷代史暢銷讀本!翻開本書,領略讓你全程上癮的304年大唐全史。
王覺仁 ·中國史 ·23.6萬字
晚清時節,當西方大國強勢崛起時,華夏大地上卻皇朝暗淡、官場腐化,外有列強侵略,內有農民起義,特別是太平軍勢如破竹,大清帝國危在旦夕。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本是傳統意義上的士人,卻欲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創辦湘軍,操練水師,握籌布畫,與太平軍展開一場殊死較量。徐哲身,湘軍將領徐春榮之子。徐春榮與曾、左、彭軍事來往頗多,日常交往亦深。徐哲身耳濡目染,對三人了解甚深,曾國藩之審慎與果敢,左宗棠之狂傲與坦蕩,彭玉麟之剛直與赤誠,徐哲身以淺淺一段往事,便描繪得淋漓盡致。
徐哲身 ·中國史 ·28.9萬字
本書在梳理唐代科舉制度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經、進士、制舉等的情況,考察了唐代科考的科目設置、內容沿革、貢舉、舉子行卷、放榜宴集等活動,探討了科舉制度對當時文學風氣、社會風尚等的影響。其以史學與文學研究結合的辦法,綜合考察古人在歷史記載、文學描寫中的有關社會史料,研究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心理狀態,并著力重現當時部分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習俗,在研究史上開一時風氣之先,影響深遠。
傅璇琮 ·史學理論 ·31.4萬字
德意志貴族怎樣應對納粹?容克貴族階層與普魯士軍國主義有什么聯系?法國大革命如何開啟德意志諸侯的“陪臣化”命運?本書綜合德語、英語世界的各類研究、專著、訪談等資料,將德意志貴族作為主線,細致刻畫這一群體在歷史長河中的前世今生及跌宕起伏的生活與命運。同時,全書以貴族體制的體系機制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歐洲政治和文化的演化。
陸大鵬 ·世界史 ·37.9萬字
本書共分兩個部分。上篇選取了一百多條箴言,并加以解析,從“持純粹心,做至誠人”“立志由心,量力而行”“靜察己過,不論他人是非”“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等十九個方面闡釋了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下篇《傳習錄》,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了注釋和譯文,以期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的言論及其最基本宗旨。
(明)王陽明 ·世界史 ·39.1萬字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風流一時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們所留給后人的功過是非與政治智慧卻投有因時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隨著時間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們對這些帝王將相的一些精辟言論所透露出來的智慧謀略才倍加折服。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身為天子、將相他們有責任和義務維持社會的秩序,保持國家的安定,而這前提就是要對其統治下的國家,當時的時事要具有深刻的認識,這關乎國家的興亡,社會的治亂。因此,他們對時事的論斷往往準確而又精辟。
秦榆 ·史學理論 ·21.6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上編,商代考古的論文14篇,既從宏觀上總結數十年來殷墟地區商代考古發掘的收獲,也從微觀上對殷墟發掘中發現的一些遺跡(如基址、墓葬、車馬坑等)及遺物(如青銅禮器、兵器、刀等)進行具體的研究。下編,甲骨學與文字學的論文26篇,內容涉及甲骨的整治與占卜;甲骨文的分期斷代;殷墟新出土的甲骨文的考釋、研究;論述甲骨學與考古學的關系,并將二者結合來研究甲骨文的字義及卜辭中的相關內容,進而探討商代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對殷墟出土的陶文進行整理與研究;對中國文字起源問題進行探索。本書運用甲骨文與考古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商代考古與甲骨學中的問題,研究方法較科學,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劉一曼 ·文物考古 ·44.7萬字
刻工研究一直是傳統文獻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書是迄今為止第一部對清代刻工作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研究的專著。全書共分五章,分別對清代刻工的題名方式、數量與分布、組織運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書活動及他們與出版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寫樣者、刻工對清代版刻字體風尚的影響等問題展開全面而系統的闡述。全書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學、目錄學等傳統文獻學科,搜集與整理了數千條刻工題名材料,從而奠定了比較深厚的文獻基礎;另一方面,又嘗試將研究視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藝術史、經濟史等領域,將刻工這一群體置于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加以考察,始終貫徹宏觀與微觀兩種視角,既有對清代刻工整體情況的全局性把握與觀照,又有對具體個案的細微分析與考述,從而使整個研究顯得系統深入。總的來說,相比此前多局限于刻工名錄整理等范式的簡單研究,本書實際上是嘗試從刻工這一群體入手,對整個清代出版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作出較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鄭幸 ·史學理論 ·26.1萬字
《日本社會史研究》約47萬字,納入《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作者為南開大學李卓教授。本書從社會史的視野考察日本,即探討日本文化的風土——作為文化承載者的人群狀況,分析日本歷史上社會結構的變化及社會關系、社會群體和社會生活。本書闡述日本歷史發展進程及其特征,進而從中日比較研究的視野,分析近代以來中日兩國走上不同發展道路的原因。本書反映出作者對于日本社會傳統文化根基有別于中國的宏觀思考,對于當今理解日本的國民性以及日本人的思維模式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李卓 ·史學理論 ·38.5萬字
書稿收錄了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的中華民國商業銀行紙幣,包括商業儲蓄銀行紙幣、農工銀行紙幣、專業銀行紙幣、華僑銀行紙幣、在華外國銀行紙幣、中外合辦銀行紙幣等六類銀行發行的流通券、未行用券、樣本券、試印券、作廢券等,以及作為流通使用的匯兌券、存票、債券、儲金券等;本票酌予收錄。詞條按銀行成立或開業時間,以券面年份先后排序,同名同年份的,主幣在前輔幣在后,按面額從小到大排列,無紀年紙幣列于末尾。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專業史 ·31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七七事變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七七事變》,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8-7,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盧溝橋反侵略的槍聲,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戰斗號角,由此展開了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本書包括了七七事變和駐平部隊的抵抗、平津路抗戰、平綏路抗戰、平漢路抗戰、津浦路抗戰等重要抗戰情況。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22.9萬字
這是年過古稀的評書名家連麗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評書宣南書館現場評說《三國演義》第二部分的合集,共30回。全輯共三十回,從曹孟德大破呂布一直講述到董國舅密受衣帶詔,期間囊括了挾天子令諸侯、孫策創江東、轅門射戟、戰宛城、馬踏青苗、拔矢啖睛、白門樓、許田射獵等諸多經典橋段,為聽眾生動還原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
連麗如口述 李濱聲插圖 ·普及讀物 ·30.5萬字
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也是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全書在系統梳理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下,結合政治架構、思想形態等狀況,首次就兩宋對五代十國的歷史記憶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與整體研究,對這一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群體歷史記憶的構建與演變、共識與歧見,及其與政治現實和思想走向的互動等問題進行了動態的研究與細致的解讀。本書的主要框架大致如下:第一章搜錄兩宋專述或主要記述五代十國史的著述,同時簡要探討它們的特點。第二章探討北宋前三朝關于五代十國的研究狀況及特點。第三章探討北宋中后期關于五代十國史的研究狀況及特點。第四章探討南宋的五代十國史研究。第五章進行個案研究。最后是結語與總結部分。
陳曉瑩 ·中國史 ·26萬字
撒路斯提烏斯曾著有一部《羅馬史》,記述了公元前78年至公元前67年羅馬的重大事件。可惜這部著作自佚失之后再也沒有被發現,只能在他的另外2部著作中找到一點線索和片斷。他流傳下來的2部著作是:《喀提林陰謀》(ConspiracyofCatiline,亦譯作“喀提林叛亂記”),記述了羅馬貴族喀提林利用當時社會上的不滿情緒興兵叛亂、最后戰死的經過。《朱古達戰爭》(JugurthineWar),記述了公元前2世紀末年羅馬用兵努米底亞王國、其國王朱古達率軍抵抗、最后戰敗的經過。
(古羅馬)撒路斯提烏斯 ·世界史 ·25.8萬字
本冊文獻集編纂收錄的資料有臺灣“國史館”《外交部》全宗和《蔣中正“總統”文物》全宗,以及一個附錄。《外交部》全宗檔案是“搜集日本違法行為資料提交國聯調查團”(第一卷到第六卷);《蔣中正“總統”文物》全宗檔案是收集全宗內有關“李頓調查團”的檔案;附錄是《日寇侵略之部編案紀要初稿(合訂本)》之“貳、沈陽事變”。
陳海懿 常國棟 劉齊 ·中國史 ·29.6萬字
《山大史學》是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是一個開放性的學術平臺。本集刊注重原創性和思想性,鼓勵學術爭鳴和學科交叉。本刊面向國際學術界征文,實行匿名審稿制度。《山大史學》第1輯擬于2020年正式出版。本輯主要圍繞“中國古代文明”“壬辰戰爭”和“義和團運動研究”三個主題,刊發近二十篇原創性學術論文,作者既有美國、日本、韓國的著名學者,也有國內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等高校的知名學者。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 ·中國史 ·23.6萬字
美國內戰結束后的1865年至1877年,史稱“重建時期”,這段時間重建的不僅是南方經濟,更是整個美國的民主,其余波在100年后的1960年代乃至今天的美國依然存在。《重建之戰》是對美國歷史重大且極富挑釁性的貢獻。了解重建時期,對于人們理解那些今天仍在攪動美國政治的問題,如公民身份的定義、平等的含義、國家和州政府的相對權力,是大有裨益的。
(美)道格拉斯·R.埃格頓 ·世界史 ·2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