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陳壽 ·史家名著 ·20.5萬字
《明史講義》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最初為北大內部發給學時使用的教材,后被中華書局等多家書版社整理出版,長期以來被作為各大學的教材使用。全書分兩編:第一編總論,為提綱挈領的說明文字;第二編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歷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部分,對明朝各個時期的史實進行了評述。作者以正史《明史》為基礎,以私修史及野史筆記等作為引證,將《明史》中諸多疑問勘正清楚。本書全書內容充實、輪廓清晰、考證翔實,具有極高的學術深度,在明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為現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孟森 ·中國史 ·24.2萬字
本書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最初為北大內部發給學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華書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長期以來被作為各大學的教材使用。全書分兩編:第一編總論,看似極短,泛泛而談,卻是全篇總領;第二編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部分,對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評述。作者以《清實錄》和《清史稿》為基礎,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訂,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個時期的諸多核心問題。全書內容充實、輪廓清晰、考證翔實,具有極高的學術深度,在清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為現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孟森 ·中國史 ·31.7萬字
本書為誠之先生中國近代史著述精選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百年史補編、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日俄戰爭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戰爭》曾于192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過單行本。書中六部分內容雖分別寫于不同時期,有交叉、有延續、也有斷裂,但每部分都是組成中國近代史這個整體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誠之先生寫這些近代史著作的目的在于大聲疾呼,喚起大家進一步抵抗侵略的精神。全書字里行間涌溢著先生對中華民族命運的樂觀和自信,其拳拳赤子之心尤令人感動。
呂思勉 ·中國史 ·30.9萬字
這是一本專講文化的通俗史書,分門別類講述18種文化現象。比如,婚姻是從零禁例開始,其后逐漸增加禁例,縮小通婚范圍而演變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關于族制,古代因為勞力重于資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卻在某些情況下成為窮困的原因;官僚階級,總是以自利為先,國事為后,若不防勢必導致泛濫不可收拾。文化本是人類控制環境的工具,環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異。而反過來,文化不同又使得環境不同,身處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自然就養成不同的性情。
呂思勉 ·中國史 ·24萬字
中國歷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開大學講授,《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華研究院講授。兩部作品雖然都叫“中國歷史研究法”,然內容上并非前后連貫。《中國歷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論述了史的定義、意義和范圍;第二章回顧并評價了中國的舊史學;第三章講如何改造舊史學、建立新史學;第四、五章專談史料學;第六章則闡述史實上下左右的聯系。《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在“總論”部分論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長,概說五種專史;在“分論”部分則詳細論述了各種專史的體例、特點和撰修方法。
梁啟超 ·史學理論 ·21.1萬字
陳壽 ·史家名著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