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傅璇琮
全部作品
本書在梳理唐代科舉制度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經、進士、制舉等的情況,考察了唐代科考的科目設置、內容沿革、貢舉、舉子行卷、放榜宴集等活動,探討了科舉制度對當時文學風氣、社會風尚等的影響。其以史學與文學研究結合的辦法,綜合考察古人在歷史記載、文學描寫中的有關社會史料,研究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心理狀態,并著力重現當時部分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習俗,在研究史上開一時風氣之先,影響深遠。
傅璇琮 ·中國政治 ·2.7萬字
本書對初唐、盛唐及中唐前期32位詩人的生平事跡及著述情況作了詳密考證,或填補空白,或訂正錯誤,資料翔實,論證嚴密,多發前人所未發。本書還對所考詩人的創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影響,以及當時的詩壇和詩歌流派,作了宏觀的考察,力求總結出文學史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對大歷時期南北不同詩人群體的分析,開啟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唐代文學研究中群體研究的新風氣。本書初版于1980年,學術界認為這部著作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學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層次”。
傅璇琮 ·史學理論 ·37.9萬字
本書收錄傅璇琮先生于1956年至2016年間發表的學術論文、雜文,以及序跋、前言、說明等單篇文章,共計三百六十余篇(已收錄于學術專著的除外),依寫作或刊載、發表時間先后為序予以編排。從中可見傅璇琮先生作為古代文學研究學者和出版家,在六十年間的研究體會、工作心得、治學風采、交游狀況,及其博大胸懷、崇高人格。
傅璇琮 ·作品集 ·168萬字
傅璇琮 ·史學理論 ·31.4萬字
本書在梳理唐代科舉制度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經、進士、制舉等的情況,考察了唐代科考的科目設置、內容沿革、貢舉、舉子行卷、放榜宴集等活動,探討了科舉制度對當時文學風氣、社會風尚等的影響。其以史學與文學研究結合的辦法,綜合考察古人在歷史記載、文學描寫中的有關社會史料,研究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心理狀態,著力重現了當時部分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習俗,在研究史上開一時風氣之先,影響深遠。
傅璇琮 ·中國史 ·31.3萬字
唐朝翰林學士是文士參預政治的最高層次。在盛唐設置的這一頗有文采聲譽的職位,一直延續到清朝末世。作為社會政治文化的一種重要現象,作為封建時代文人的必然就仕之途,科舉制與翰林院,進士與翰林學士,是研究唐至清一千二三百年歷史文化所不可回避的。本書為有唐一代二百余位翰林學士一一立傳,盡可能擴大史料的輯集面,除兩《唐書》及《全唐詩》《全唐文》等基本材料外,還較廣泛地涉及詩文別集、雜史筆記、石刻文獻等,既可糾正史書中的某些誤載,又可從這二百余位翰林學士經歷中獲取值得思考的歷史文化現象,為整個中國古代翰林學士研究提供一個文史結合的實例。
傅璇琮 ·史學理論 ·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