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菊與刀
會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美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已是節(jié)節(jié)勝利,正大踏步向日本本土推進。隨著勝利的臨近,一系列問題也擺在了美國政府的面前: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況下,日本會投降嗎?一旦美軍登上日本本土,日本人會不會拼死抵抗而給美軍帶來巨大傷亡?占領日本后,如何改造日本社會,要不要保留天皇……所以,了解日本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就成了美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同年6月,本書作者奉命從文化的角度對日本加以研究,以期找到答案。《菊與刀》就是這份答卷,它其實就是作者在對日本文化進行分析后向美國政府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事實證明,書中的觀點對日后美國對日關系及政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盡管這本書只有十幾萬字,但無論是從它對一個國家的命運所產生的影響來看,還是從它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來看,《菊與刀》都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巨著。“菊”與“刀”分別代表了日本人在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時的兩種心態(tài),也是兩種不同生活狀態(tài)的寫照,作者分別從政治結構、社會階層劃分、消遣娛樂、人情世故,甚至是對兒童的教育等日本社會的不同領域都進行了剖析,不僅論理清晰,而且文筆也很流暢、優(yōu)美。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世界史 ·15.6萬字

尼安德特人
會員

1856年,也就是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的三年前,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以東約10千米處的尼安德河谷,清理采石場的工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頭蓋骨和一些骨頭。幾年后,這些遺骸被鑒定為屬于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他們是誰?大約于3萬年前消失的他們,是否與現(xiàn)代人類有過混血?我們體內是否還留存著尼安德特人的古老基因?本書的作者斯萬特·帕博通過古DNA技術,大膽且嚴謹地探索了以上問題。《尼安德特人》既是他對古DNA領域從興起到日趨成熟的第一手行業(yè)記錄,同時也交織著一位科研工作者,真誠面對困惑、失敗、質疑、成功與更多未知的精彩經歷。從古埃及木乃伊到獲得第一個尼安德特人線粒體DNA序列,再到發(fā)表第一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從瞞著導師開展實驗,到冷戰(zhàn)時期前往民主德國獲取樣本,再到全球科研協(xié)作背景下的交流軼事——帕博在古DNA領域30多年的探索,在“走出非洲”和“多地起源”學說爭論之間,拉開了研究古老基因變異如何影響現(xiàn)代人生理的序幕,也見證了一位好奇于古埃及學的醫(yī)學生到人類演化科研項目組織者的成長。請跟隨本書追本溯源,一探我們如何成為人類,又是什么使我們成為人類。

(瑞典)斯萬特·帕博 ·普及讀物 ·18.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灵武市| 左云县| 娄烦县| 林西县| 方城县| 诏安县| 义乌市| 大关县| 阿克陶县| 浙江省| 巨野县| 沅江市| 宝兴县| 济源市| 茂名市| 海南省| 阳新县| 黑龙江省| 平和县| 军事| 拜城县| 中牟县| 深州市| 康马县| 鄢陵县| 黔南| 名山县| 扎赉特旗| 美姑县| 大连市| 贡觉县| 靖江市| 丁青县| 扎鲁特旗| 禄丰县| 乐东| 新晃| 海盐县| 罗田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