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止百磚
古磚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歷史悠遠,古代東方西方文明皆有使用。中國在先秦時代就開始陶磚生產,及至秦漢帝國時代,陶磚品類異常豐富,出于實際需要或技術要求,文字磚、圖案磚、裝飾磚等成為出土陶磚中的精品。這些精品陶磚可視為當時社會文明發(fā)展的獨特載體。自秦漢時期開始,陶磚制造業(yè)日益發(fā)達。這些特殊的文物,為研究文化遺產的年代、性質提供了一手資料,成為考古、文物、藝術史等學科研究的重要對象。自宋代起金石之學盛行,人們開始注意到磚面文字圖案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到清代及民國時期,有更多的文人學者關注陶磚銘文磚畫。上海市之西北郊的嘉定有明止堂古磚館,堂主朱明歧先生是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醉心傳統(tǒng)文化研究,家藏古籍萬卷,通過研究古籍善本,對傳統(tǒng)古磚早有一定認識。他從全國各地建筑工地的垃圾中、舊村落改建中廢棄的房角院圍內,搶救下大量文字、圖案古磚,迄今已收集三萬多塊。在本書中,朱明歧先生選擇了一百塊古磚精品,經研究后刊布,這不僅益于古磚研究的深入、拓展,也為國家文化遺產保護視野、對文博考古研究的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
·5.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