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從紛爭、遷徙、別離講到貿易、文化、統一,再現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動蕩與交融并行、多元與變革糾纏、文學與藝術輝映的歷史階段,譜寫中華大地上“分久必合”的年輪故事。我們將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至隋文帝一統中國,續講西域在“漢匈爭奪戰”之后,魏晉南北朝時代的400年伴隨故事。(本書時間線接續作者第一本書《西域四百年:漢匈爭奪戰》)。
李東 ·歷史地理 ·16.3萬字
本書是對兩宋三百余年農業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體討論。書中不僅宏觀地指出農業生產對于宋代國運與民生的重要意義,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環境、社會因素所導致的區域差異,從人口、土地、農作物、水利、農業技術等方面,對宋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東南地區、荊湖地區、川峽地區、嶺南地區五個區域的農業生產特征展開論述,重點探討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與一年兩熟稻麥輪作制的關系。本書建構了“農業地理”的研究范式,資料扎實、立論嚴謹,展現了宋代各地農業綜合體的復雜性與差異性,對宋代農業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特征作了精準概括。本書有助于讀者通過“農業視角”去觀察兩宋時期的政治變遷與經濟發展,有著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韓茂莉 ·歷史地理 ·20.8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遼、金兩朝農業與地理的學術著作,從廣義農業的視角,探討了遼金時期的人地關系。遼金兩朝囊括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著各具風貌的自然地理單元,同時還有幾條具有重要意義的農業界線橫貫全區。與兩宋王朝相比,其在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面都有著更為劇烈的變動,由此引起的人口遷移等社會因素,不斷推動農業生產地域結構的變革。作者在全面復原遼金兩朝農業地理面貌時,著重分析了草原農耕區形成前的環境特征、遼金王朝建立后的人口流動特征、農業生產活動的地域特征、農作物種類與種植制度的地理格局等問題。全書立足傳統文獻,結合考古發掘與實地考察,對遼金兩朝農業活動的區域特征及其歷史過程做了整體討論。
韓茂莉 ·歷史地理 ·1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