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課程政策代表一個國家有關課程的官方話語,它既以復雜的方式編碼,就需以復雜的方式解碼。也就是說,要達成對課程政策文本的深度閱讀與理解,就不能脫離、游離語境,而必須將其回歸和復原至多元語境之中。這種多元語境的依次展開則構成本書行進的路徑。本書借鑒國外的政策語境分析框架,從歷史語境、社會語境、相關政策語境、生產語境、國際語境等維度切入,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文本進行了細密的分析。
彭彩霞 ·教育 ·15.6萬字
本書重點研究美國高等教育領域全球化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給出全球化教育、全球意識、文化智能等相關術語的定義,結合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實踐,提出發展國內師范生全球意識與文化智能的策略,通過全球意識量表和文化智能量表來測評學生的文化敏感度,找出影響學生全球意識與文化智能的因素,進而提出增強學生文化敏感度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崔奇 ·教育 ·5.3萬字
教育興,則國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成就。“優先發展”是中國政府頒布的面向2020年教育規劃綱要20個字工作方針之首。
黃海燕 武宏鈞 溫濤 ·教育 ·14.5萬字
本書全面指導學校如何制定各項科學的管理規劃、如何明確學校長遠的內涵發展目標、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和規范管理的每個細節、如何規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規范化管理的全過程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指導性,是大中小學學校領導、教師,在校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關人員進行學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導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李慕楠編著 ·教育 ·12.8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響亮提出“提倡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圍繞這一時代主題,本書以“農村學校”和“閱讀”為關鍵詞。“閱讀”為熱點,“農村學校”為重點。本書全面研究閱讀問題,從古代到現代、從世界到中國、從城市到農村,落腳點在于農村學校。本書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既有閱讀歷史再現,又有閱讀現狀調查;既有閱讀方法的探索,又有閱讀教育的實踐;既有書香校園構建,又有閱讀文化思考。
鄒敏 ·教育 ·18.2萬字
本作品是一部關于認知教育的理論研究作品,闡述了認知教育的基本理念與原則、認知教育史的發展,強調了培養基本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據專業的研究特點,設計出可以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的訓練方法與方案,為培育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湘滇子 ·教育 ·3.8萬字
這是一本幫助教師打造卓越課堂、激發優秀學生的教師用書。作者巴魯蒂·K.卡費勒以50個關鍵問題為導向,對教育進行了多視角、綜合性地思考,帶領讀者踏上了一段反思之旅,重新點燃教師們對教學的熱情,引導教師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內在潛能。卡費勒的50個問題和深刻見解涉及到教學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激勵所有不同背景的學生追求卓越的學業;與學生、他們的父母以及更大的社區發展牢固關系的必要性;全書以問答形式進行闡釋,引導老師進行思考,囊括了各種打造卓越課堂重要心法以及幫助教師和學生做出切實改變的行動指南,對于想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追求卓越的教育工作們,這本書是不可或缺的伴侶。
(美)巴魯蒂·K.卡費勒 ·教育 ·3.7萬字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2020)提出教育評價改革主要原則“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本書從教學評價的歷史發展開始,結合增值評價省、市、區、校四級的實踐案例,對教學評價基礎、增值評價的需要和可能、增值評價系統的運作進行探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業成績分析與學生背景問卷分析、學業成績相關因素分析結合,實現增值分析。
姚俊 倪志剛 ·教育 ·13.9萬字
《當代中國大學的文化與精神》是對近年來北大學者和相關部門就大學文化與精神所發表成果的一個結集,是經過仔細篩選出來的文章選輯,內容既包括對北大文化建設工作不同方面的實踐性總結,也包括從不同角度對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理論性研究和探討。全書共30篇文章,20萬字。本文集的編輯,是借我校近兩年組織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課題委托項目“當代中國大學精神研究”之機,在組織相關學者對大學精神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將我校近些年來有關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總結與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的結果。這些成果基本反映了北京大學最近十年來從實際工作和學術研究兩個層面對推進大學文化與精神建設上所作出的努力,因此具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王義遒 ·教育 ·19.5萬字
該書運用文獻研究、理論探討與實證調研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學術不端影響因素與學術誠信治理對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深入研究,力圖構建高校學術誠信治理的完整體系。本書在闡述學術誠信及治理的研究基礎和實踐狀況、學術誠信及治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學術誠信的內涵和學術不端的表現形式及危害的基礎上,對學術不端影響因素進行了理論歸因和實證研究,并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學術誠信治理對策。
吳宇 ·教育 ·13.7萬字
《高等教育評論》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等教育評估與研究中心主辦,著力于研究現代大學教育問題,以敏銳的觸角、創新的理念,及時、全面、深入地反映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進展,通過國際視野,立足中國問題,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中國高校的發展,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楊燦明主編 ·教育 ·19.6萬字
本研究以新制度經濟學為基礎,從企業的性質入手分析企業參與行為。研究基于新制度經濟學對企業“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修正假設,將企業參與的目標確定為效用最大化,進而遵循交易費用和產權因素的分析脈絡,搭建出企業參與困境的理論分析框架。研究建議分別從市場化治理、混合式治理與內部化治理三方面,實現企業參與制度的均衡供給,研究著重提出應通過確定企業主體產權、明晰配套法律體系指向等制度化平臺的建立,引導企業參與內部化治理結構的發展,以優化現代職業教育治理的組織體系,提升現代職業教育治理的關鍵能力。
李亞昕 ·教育 ·15.2萬字
普通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我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管理理念和體制上的改革與創新,是當前面臨的一個緊迫而重要的問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其培養的目標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科學、規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證。本書結合作者10余年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多學科視角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通俗的分析和解讀。本書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方法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解讀。
易宇峰 ·教育 ·11.9萬字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歷來重視對學生學術素養的培養,而學科競賽更是點燃學子學術熱情、展現竺院精神風貌的重要途徑。為此,竺可楨學院邀請了此前在學科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程序設計競賽、機器人設計競賽等)中有突出表現和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經驗或感悟分享,形成此書。本書記錄整理在大學期間取得了豐富科研競賽成績的優秀竺可楨學院同學的學習科研經驗,目的在于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探尋正確的科研規律,總結競賽技巧。竺可楨學院希望通過此書,為廣大學生傳授競賽經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觀念,同時鍛煉學生的競賽能力,培養竺院學子“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遠大抱負。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教育 ·7.9萬字
《新時代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以重慶市為例》一書通過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理論、研究情況作梳理,為本書研究提供背景和理論支撐;通過借鑒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高校師資培訓與管理的經驗和做法,以及國內知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經驗示范,歸納總結出適合我國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有益啟示;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在當前新形勢下重慶市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的現狀,發現存在的關鍵性問題。本書以重慶財經學院為例闡釋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成效與不足,形成促進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崔中山 ·教育 ·11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結構化-實用化-情景化的案例沙盒教學方法(Structured-Pragmatic-SituationalCaseSandboxing)”,簡稱“SPS案例沙盒教學方法”。首先,本書從教育科技和教學方法特別是案例教學與中國管理實踐等方面進行探討,說明案例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性,并提出“案例沙盒”概念和“SPS案例沙盒教學方法”精要。其次,本書詳細介紹作者及其團隊成功完成的兩個案例沙盒實例。進而,本書基于沙盒實例詳細說明“SPS案例沙盒教學方法”的基本模式、設計與實施指南。最后,本書介紹了SPS案例沙盒模式在研究創新和企業創新方面的價值擴展實踐與成果。
潘善琳 應文池 ·教育 ·7.3萬字
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教育發展的起點和基石,這個階段是一個人道德習得、精神發育、心靈成長、知識獲取、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高等教育,就難以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民教育發展的水平和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工作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校長和老師責任崇高,使命光榮,任重道遠,看似平凡,實則偉大。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新城實驗學校校長王金華就是他們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她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扎根基層、默默奉獻、陽光美麗、成績凸顯,有思想、有實踐、有成果、有影響,堪稱新時代教育名家。
王金華 ·教育 ·19.8萬字
法治觀念是法治素養的核心內涵和顯性指標,法治素養是法治文化的精神體現。法治素養的全面提升,需要在確立科學正確的法治觀念基礎上,增強法律信仰,豐富法律知識,提高法律運用能力。青年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中堅力量,是法治國家建設實踐的重要主體。有效增強大學生法治觀念,全面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不僅是大學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直接關乎“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實踐進程。本書立足于面向A校本科生進行的問卷調查,考察學生總體法律意識狀況、法治觀念狀況、權利意識狀況,通過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得出非法學專業本科生法治素養提升機制改革與優化的策略和途徑。
石旭齋 ·教育 ·8.2萬字
本書從“看”的視角審視兒童美術教學。以學生立場探析“看”的秘密,有效引導學生的觀看行為;開發“看”的資源,豐富學生的觀看實踐;設計“看”的路徑,實施“看”的教學,提高“看”的素養,培養“看”的能力。書中提供了大量教學案例,讓讀者在學習和閱讀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內化。
王新強 ·教育 ·8萬字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辦學。”所謂教育家,在中小學教育領域,要看他能否真正改變我們的課堂,真正讓更大范圍內的學生受益。新課程改革把課堂教學作為主陣地,強調關注三維目標;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緊密聯系學生實際;主張師生平等,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追求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姚衛新 ·教育 ·1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