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 知行合一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積極探索實踐育人的有效路徑,逐步形成了依托“課余經常性實踐、周末重點性實踐以及寒暑假集中性實踐”三種模式堅持全時段覆蓋,注重“與時事知識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與就業(yè)能力提升相結合”四個結合體現實用化設計,實現“傳播師大正能量,傳播中國好聲音,傳播正確歷史觀”三個傳播的社會影響,努力探索出“343”實踐育人新模式。多年來,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的師生廣泛進行義務支教、基層調研、境外交流、專業(yè)考察、歷史類活動等多種社會實踐,時間上可謂全時段,空間上足跡遍布祖國各地,甚至涉足海外,在此過程中既涌現出如義務支教、服務家鄉(xiāng)受到《光明日報》等媒體關注的的感動師大人物朱啟平、主動休學兩年遠赴貴州為中國而教的劉智彬、十佳志愿者張容榮等個人代表,也有如首都大學生思政實效獎獲獎者形勢與政策小組、北京師范大學思政實效獎獲獎者《春秋人文報》和志愿講解隊等集體。銘記他們的經歷,傳頌他們的事跡,記錄青春足跡,總結經驗遺憾,成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學生工作者的共同期盼。
·19.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