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收詞語4000多條,分68聿,從春夏秋冬、自然風景、風俗習慣、人情世故、建筑、旅游到天下形勢、和平與戰爭,從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人性面貌到勤奮學習、勤奮創業、努力工作以及人的各種思想動態、活動表現,從朋友家庭、男女關系、恩愛情仇到宗教信仰、新舊道德、政策法律、教育危機和為正義、為國為民,做了搜羅呈現。
林才偉 ·語言文字 ·39.2萬字
本書涵蓋研究生考試所有詞匯,詞匯按照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幫助考生抓住復習要點,合理安排復習進程。重點詞匯除了給出釋義外,還給出真題例句、用法講解、常見考點及派生詞,幫助考生全面掌握單詞。加上更活潑、時尚的講法和配圖,力爭打造出新一代的暢銷詞匯書,徹底解決年輕人的單詞困擾!
周思成主編 ·語言文字 ·24.4萬字
本書根據21世紀市場經濟新形勢下財經及相關工作領域的實際要求,針對高職教育財經及相關專業技能培養目標,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選取與財經工作密切相關并在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應用文體作為主要內容。具體包括:公務文書、事務文書、財經宣傳文體寫作、財經法律文書寫作、職務應用寫作、財經畢業論文等。
劉家樞 汪溢主編 ·語言文字 ·28.9萬字
本書是《公文寫作32講:從思維構思到筆法語言》的姊妹篇,旨在破解公文寫作理論與實踐的“相約難題”。作者將自己20年一線寫作經驗加以升華,圍繞“洞見”“學習”“修改”“修煉”,打造成36個寫作專題,靶向式“撓癢癢”。本書最大特點是跨界思考、迭代思維、激活思想,來自實踐、拿出實招、指向實戰,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以靈動的思維、生動有趣的語言,循循善誘,揭示寫作的“底層原理”,具有思想性、啟發性、實戰性,不禁讓人感慨:原來,公文寫作還能這樣學!與其說本書是“公文寫作技法”,毋寧說是“思維訓練心法”,適用于所有從事文字工作的職場人士參考。如果你是愛思考的人,本書非常解你的“渴”。
薛貴輝 ·語言文字 ·21.4萬字
由沈家煊先生主編的論文集《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2005年在我館出版,該書收集了由沈家煊先生率領的研究團隊在書出前五、六年間的研究成果。為集中反映現代漢語語法功能、語用、認知研究近十年來的新進展,同時也是對這個研究方向的開創者沈家煊先生的七十壽辰表示敬意,社科院語言所張伯江老師帶頭編輯了《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二)。這本文集的作者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語言研究所一直追隨沈先生研究的中青年學者,二是學界具有同樣志趣的中青年學者,三是沈先生培養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該文集涉及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各個方面,多數曾發表于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也有的是首次發表。這些文章,有對重要基本概念的理論思考,有語用原則的實際運用分析,有話語結構、話語標記和語體研究,有韻律特征的研究,有主觀性與主觀化問題的研究,有新的詞類觀與新的話題觀、謂語觀的相關研究,全面反映了這一研究取向的前沿成果。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引起關心漢語語法研究的學者的共同興趣,從而進一步推動語法研究的新探索。
張伯江 ·語言文字 ·30.2萬字
我們要寫出精美的文件,不僅要講究技法的高超,同時要注重公文格式的標準規范。一份公文,在內容寫法上雖然無可挑剔,但在行文格式上缺胳膊少腿,這就大大妨害了公文的權威性及其應有的效用。《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的正式發布,這為我們在公文格式的使用上提供了科學的規范。本書上篇正是為了更好地宣傳貫徹新標準,同時也為了有效地糾正以往公文格式在使用上存在的諸多歷史性的問題而編寫,以饗讀者。
張保忠 陳玉潔 ·語言文字 ·23.8萬字
本書作者是個非常普通的孩子爸爸,但他從孩子5歲開始,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英語資源,借助先進的英語學習軟件,按照科學的訓練方法,加上日復一日的堅持,在12歲語言關鍵期內,將孩子的英語能力提升到接近母語的水平。本書從家長的思想準備和角色定位入手,隨后從聽說能力培養、詞匯和閱讀、拼寫、語法和寫作行文,最后對各階段孩子適合的英語考試做了詳細闡述,將Diego在每個階段的案例和具體做法融入其中。作者走出了一條啞巴英語爸爸當教練員帶領孩子學英語的成功道路,本書內容非常接地氣,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和實操性,適合所有關注孩子英語學習的家長朋友們。
高玉金 ·語言文字 ·27.1萬字
全書分為翻譯理論、文本分析與翻譯、分類練習三個部分。作者對翻譯原理、規則、語義、句法和篇章理論以及文化與翻譯的關系、34種翻譯法、17類常見錯誤,結合28篇待譯文本,從對比語言學角度進行講解分析。本書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結合,語言規范,語料豐富,擴展性強,適合對外漢語翻譯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以及國內英語專業的學生使用。
熊文華 ·語言文字 ·21.8萬字
《新編語用學概論》內容簡介:隨著思維、文化因素在言語交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語用學在近一二十年發展很快,在宏觀的語用學、跨學科的語用學、哲學的語用學和語言學的語用學等學科領域里都出現了很多新的課題,《新編語用學概論》也相應做了一些內容上的更新。世界著名系統功能語言學家韓禮德說過,把語言學分為英語語言學、漢語語言學等是不利于語言學作為一門統一學科發展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再次強調這個新編本的讀者對象:《新編語用學概論》為大專院校語言學專業(包括中文系及外語院系語言學專業)和其他文、史、哲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編寫,也適用于中學漢語和外語教師、翻譯界人士以及一般語言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
何自然 ·語言文字 ·27.2萬字
本書在作者近10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論文寫作經驗和作為審稿人的心得體會,針對研究生學術研究中問題意識不足、寫作能力不強、意志品質缺乏等現象,給出研究生在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系統導引,以期達到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寫作水平的目的,特別是人文—經濟地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會更為受用。本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第三章)系統講解研究生學術研究的興趣真諦、基本功真核、時間安排真經,以糾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不良狀態。第二部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主要講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初心、質量、規范、修改與包裝,以達到研究生能夠撰寫高質量論文。第三篇(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從師生交流的視角出發,重點講解研究生在社交方面應注意的禮儀、規范、法則,以提升研究生的行為規范。
丁志偉 ·語言文字 ·20.7萬字
《說文解字》是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撰寫的一部影響深遠的字典,其在收錄和訓站古文字的過程中,“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造字方法巧妙而完整地保存了當時人們生活創造性活動和成果的基本面貌,亦成為承載遙遠古代社會生活中寶貴造物信息的重要載體。本文以《說文解字》中的文字構形、字音和經史典籍的印證為基礎,探討造物產生的背景、形態的演化、工藝的制作、材料的拓展、功能的兼容,以及因經驗積累、宗教信仰、等級禮法等因素影響而造成的造物設計的規范、禁忌與演進,以盡力還原上古社會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真實設計狀況,試圖透析出這種原生態設計中所滲透著的寶貴的造物思想與觀念。
王璇 ·語言文字 ·37萬字
《職場文書寫作》以服務職場人士為出發點,立足職場文書寫作實際。緊貼工作需要。從職場行政文書寫作、職場事務文書寫作、職場禮儀文書寫作、職場宣傳文書寫作、職場經濟文書寫作、職場會務文書寫作和職場專用文書寫作等七個方面,對職場常用文書進行了詳細解析。全書精選了優秀范文,可供借鑒和模仿:選取了部分職場閱讀材料,職場人士寫作時可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職場文書寫作》內容實用,體例新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示范意義。《職場文書寫作》既可以作為公職人員、企業人員的必讀書,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文秘、中文、行政管理等文科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李展 ·語言文字 ·23.4萬字
本書涵蓋六級考試所有詞匯,詞匯按照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幫助考生抓住復習要點,合理安排復習進程。重點詞匯除了給出釋義外,還給出真題例句、用法講解、常見考點及派生詞,幫助考生全面掌握單詞。加上更活潑、時尚的講法和配圖,力爭打造出新一代的暢銷詞匯書,徹底解決年輕人的單詞困擾!
周思成主編 ·語言文字 ·25.1萬字
辦公室文秘工作是綜合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具有深厚的寫作功底,同時還需要掌握各類文書的寫作技巧。《辦公室文秘寫作精要與范例實用全書》既有公文的基本知識,又有不同類型公文的寫作技巧。本書所選的各種實例,都力求體現內容的新穎和對現實的指導意義。本書的所有知識都能即學即用,能夠提高讀者的公文寫作水平。可以說是一部全面的、規范的、實用的、新穎的有關公文寫作與文件處理的“全書”。
文軒編著 ·語言文字 ·24萬字
全書由五章組成:從公文的基礎知識入手,逐步進入到公文寫作與公文處理的深層;從公文諸多共性問題的闡述到每一個具體文種寫法的講解;從公文處理的原則要求到每一個具體程序的介紹;從宏觀原理到微觀事項,可以說應有盡有。恕我“王婆賣瓜,自賣自夸”,這可以說是一部全面的、規范的、實用的、新穎的有關公文寫作與文件處理的“全書”。
張保忠 ·語言文字 ·23.5萬字
本教材從背景理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策略、基本原則等理論方面,結合主要文類、主要名家、重要名篇作為實踐部分,多維度多層面展開。既要讓一線語文教師懂得語文文本解讀的目的宗旨,為什么這樣解讀的理論依據,更要讓教師掌握如何去解讀文本的實用策略和方法。這基本依循一個"是什么""為什么""如何"的編寫思路。具有明顯的三個特色:更新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知識理論;實現文藝理論領域學術知識向語文教育理論的轉化;凸顯實用性和操作性。通過分析名師、名課的案例,具體展示理論運用的具體情形,便于教師模仿運用。
榮維東 ·語言文字 ·27.2萬字
本輯仍為紀念刊。論文14篇,涉及作者15人。包括“北京話兒化詞語陰平變調的語法意”義(方梅)、“試談語言中的主體性與主觀性”(李明)、“語言庫藏的裂變:吳語“許”的音義語法分化”(劉丹青)、“吳語和南部江淮官話音韻比較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鄭偉)、“存在動詞的詞匯類型學研究”(孫文訪)、“漢語方言里果攝字的讀音”(熊燕)、“漢語方言入聲的全次濁分調現象”(王莉寧)、“聲調、語調與漢語的句末語氣”(馮勝利)、“敦煌韻書P。2014、2015異常反切考察”(徐朝東、唐浩)、“古漢語“其”的祈使語氣用法及其形成”(谷峰)、“漢語語法化演變中的音變模式——附論音義互動關系”(李小軍)等論文。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論叢》編委會 ·語言文字 ·21.7萬字
作者舒明月采用“串珠體”寫法,每篇圍繞一個主題(如“顏色”“容貌”等),將一流作家的經典片段串聯起來,文學大家的文本作獨到的賞析、精準的點評,并從中總結出無數易于學習模仿的技能點,構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全書涉及48位漢語頂級作家,將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名篇佳作幾乎網羅殆盡,既是“讀書地圖”,也是“寫作寶典”。
舒明月 ·語言文字 ·20.6萬字
《漢語方言分布格局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關系》是一本地理語言學著作,正文分五部分,附參考文獻和后記。該書稿比較深入地考察漢語方言的形成、分布、演變與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的關系,著重考察河流湖泊、山脈地形等自然地理以及歷史移民、歷史政區、交通往來、文化區域等人文地理對方言形成、分布和演變的影響,將語言與地理、歷史、文化熔于一爐。書稿第一次對整個漢語方言分布格局的歷史形成與共時分布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梳理,盡可能地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非語言因素對漢語方言分布格局的影響進行解釋,深化了有關研究。
呂儉平 ·語言文字 ·20.3萬字
《人性理解論》是英國經驗論哲學的代表作。洛克對真理的執著、以事實為據、對情感持疑以及他的忍耐力都在這部著作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書中,洛克提出了第一性的質與第二性的質、簡單觀念與復雜觀念的學說,論述了知識的本性、形成、等級和范圍等問題。
約翰·洛克(John Locke) ·語言文字 ·2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