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采用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對我國流動人口生活狀況和經濟融入問題進行梳理,采用文獻研究與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運用數學統計的方法,揭示出我國流動人口的一些數量特征,分析影響我國流動人口經濟融入的重要因素,探究我國流動人口的生活狀況,為促進流動人口就業和積極參與社會生產活動、提高流動人口個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侯建明 ·人類學 ·8.2萬字
本書對連片特困地區的5個縣的殘疾人及其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對連片特困地區殘疾人及其家庭的貧困現狀進行了描述,分析了影響殘疾人及其家庭貧困的原因,并對殘疾人的人力資本、家庭住房、社會排斥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在分析了連片特困地區殘疾人反貧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殘疾人反貧困政策的措施。
楊立雄 ·人類學 ·10.8萬字
本書通過全部十章內容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變化及其特點,同時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我國老年人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狀況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包括老年人口的收入、健康、婚姻家庭、受教育水平、在業、社會文化活動參與狀況等內容。本書還從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老年社會保障以及老年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就老齡產業的發展對策提出了建議和思路。
姜向群 杜鵬 ·人類學 ·10.2萬字
談論性別,就是談論男女之間的異同。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時會牽涉到男女地位。另一方面,有許多討論聚焦于男女之間異同的數據和信息,卻不為科學界重視。本書歸集了世界各地對這一課題的最新調查結果。探索科學界最新發現的男女差異。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 ·人類學 ·2.9萬字
迄今為止,總共有179位猶太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形成了諾貝爾獎中獨特的“猶太現象”。猶太人占世界人口總數不到0.3%,但獲諾貝爾獎的比例卻占諾貝爾獎金總數的22.35%,尤其是匈牙利猶太人,被譽為科學大師中的“火星來客”。這些“火星來客”到達地球以后,怕別人發現他們的火星人口音,便冒充匈牙利人,因為匈牙利人在講外語時口音特別重,而且他們的天才大多散居世界各地。錢學森的老師“科學奇才”馮·卡門、化學家波拉尼、“和平之父”西拉德、“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當代罕見的數學奇才”保羅·愛多士等,全都是匈牙利人。
賀雄飛 ·人類學 ·13萬字
在長期的婦女史研究中,階級、種族、民族和宗教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分析范疇。事實上,婚姻狀態也曾深刻地塑造著婦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近代早期的英國,不僅單身和已婚婦女之間存在諸多差異,而且同屬單身群體的未婚和寡居婦女也有著各自獨特的經歷。一般而言,寡婦因扮演過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得到了比未婚婦女更多的寬容和支持。但作為沒有丈夫的女人,寡婦與未婚婦女又面臨著諸多相似的境遇。在這一時期,單身的她們借助社會轉型帶來的有利契機,在公私領域中均比已婚婦女更加活躍和自主,成為了父權制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然而,她們發起的挑戰卻引發了父權制的強化。父權社會動用經濟、司法和意識形態等多種手段對之進行打擊和規訓,以鞏固傳統兩性關系、重塑男性權威。故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近代早期英國單身婦女的處境趨于惡化。
曾亞英 ·人類學 ·18.7萬字
本書以陜北歷史上的一個著名家族:艾氏家族為研究對象,以艾氏主姓村:西村為主要調查點,在“認同”的視角下,將社會記憶理論作為分析工具,采用田野調查與文獻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當代陜北家族組織的形態樣貌做了描摹。其創新之處在于勾勒出陜北區域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研究與把握陜北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期待這個北方的個案可以對長期以來以東南地區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宗族(家族)研究進行補充。
高萍 ·人類學 ·19.8萬字
從胎兒到墓地,一切親密關系都是母嬰關系的延續,動物學家莫里斯解碼人類親密行為的根源。當你是孩子時,你偎依在母親懷里;當你戀愛時,你會摟抱你的情人;朋友相見時,你們會握握手;感到孤獨時,你會伸手摸摸你的狗;當你默默思考時,你會不自覺地托著頭……人類有尋求親密行為的本能,當都市生活抑制親密行為時,就會產生各種代替行為:焦躁不安的成年人,去尋找成人安撫奶嘴——香煙;用舒服柔軟的布料做床褥來代替兒時被母親懷抱的感覺;驚恐時用手捂住自己的臉給自己安慰……莫利斯從動物行為學家的視角,追尋人類從子宮到墓園的親密行為模式,追溯親密行為的根源。他說: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幾個月是親密關系的種子被種下的時候。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人類學 ·13.4萬字
本書濃縮了中華人文精華的讀本,從常識趣聞、遠古傳說、宮廷文化、風俗文化、節日文化等方面選取知識點匯編成一道人文盛宴,內容充實豐富,帶領我們步入中華文化的殿堂,從而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中華人文知識,提升自身文化素質。
譯夫編著 ·人類學 ·11.9萬字
本書關注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在各大城市中流動的青年新移民群體,主要探討這一群體在城市中的鄉愁情結、文化身份困惑、多重身份危機,以及他們在使用新媒體融入本地、尋找自我發展、重建新的文化身份上,媒介對身份建構的作用、方式與途徑。
劉燕 ·人類學 ·14.5萬字
一口氣讀完人類從入世到入土的進化歷程!《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力薦。《自私的人類》是為智人撰寫的深度訃告的一出序幕。從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成,到人類的進化之旅,再到制造人類的遺傳指令以及人體的運作方式,作者兼具嚴謹的科學知識和深刻的人文關懷,以細膩雋永的文筆將人類的生物學特征與數萬年進化歷程中的故事娓娓道來,為大眾對人類崛起的幻想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人類是極具創造力但又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動物。
(英)尼古拉斯·P.莫尼 ·人類學 ·7.5萬字
本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探究我國適婚人口初婚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由于“剩男”問題與出生性別比失衡緊密相連,在宏觀層次上,本書基于我國歷年的宏觀人口統計數據,運用修正后的婚配性別比法和理論男嬰富余比方法,度量我國初婚市場整體的婚姻擠壓水平,從而為初婚風險研究提供宏觀背景。在微觀層次上,我們首先將初婚風險的個體和家庭影響因素系統性地劃分為家庭先賦性因素和后天自致性因素,然后利用2010年與2014年兩次中國家庭跟蹤調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數據和事件史分析方法刻畫它們的影響大小,同時運用相關的婚姻理論來解釋背后的作用機制。
孫煒紅 ·人類學 ·10萬字
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人口損失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重大的人口損失之一。由于種種原因,學界鮮有立足于翔實史料基礎上的較為嚴謹的研究。本書以太平軍占領南京的前夕直到天京淪陷(1852-1864年)的江蘇一省為視角,以史載的人口數據資料及戰爭期間其他文字材料對江蘇省的人口損失做一研究,根據時間和地域結構,分為戰前江蘇人口數的估計、戰爭期間江寧布政使司和江蘇布政使司的人口的損失、江蘇人口損失狀況估算等4個部分。其目的是,通過對以方志為基礎估算的結果和以其他資料為基礎估算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文中的一些矛盾現象進行了分析和說明,再現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江蘇人口的損失狀況以及影響人口損失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侯竹青 ·人類學 ·16.7萬字
趙良宇所著的《環境經濟社會(近代徐州城市社會變遷研究1882-1948)》以環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為視角,分析了徐州近代發展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歷史環境基礎,并著重研究了近代交通的變革對徐州城市社會變遷的作用;本書選擇了較好體現近代徐州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社會文化生活演變的若干主題,如城市工商業、城市金融、城市教育、城市物質文化(交通工具)、城市社會災亂及社會救助等方面加以系統的梳理和探索性研究;這些方面既是近代徐州城市社會變遷的重要表現,同時也是影響近代徐州城市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本書通過探尋這個古城在近代的歷史變遷,力圖揭示近代徐州城市由傳統向近代轉變的根源所在。
趙良宇 ·人類學 ·19.3萬字
這是一本力圖從人類學和歷史學的視角來認識中華慈善文化的教材。全書從繁蕪多元的中華慈善文化現象中析出六種基本的作用模型: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地方慈善、民族慈善、海外華人華僑慈善和公民慈善,并探討了它們的邏輯起點、歷史過程以及典型個案。現實中的任何一種慈善行為往往混合多種不同的類型的實踐邏輯。因此,這些基本模型不過是高度抽象以便于表述、理解和教學的“理想類型”,以使讀者能夠藉此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索。
朱健剛 武洹宇主編 ·人類學 ·16.8萬字
已有村落共同體研究更多地從宗族、信仰、農耕合作、水利、防衛、文化娛樂等要素出發,探討村落共同體屬性和聯結機制,較少關注鄉村手工業中體現的村落共同體屬性,本書通過對一個荊條編織專業村——北京市房山區沿村的考察,探討鄉村手工業與村落共同體之間的互動,揭示近代以來村落共同體傳統如何規定和制約鄉村手工業生產形式和規模,鄉村手工業又如何通過新的聯結機制增進村落共同體內聚。本書重點考察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村落共同體意識在沿村荊編專業村形成和延續過程中的作用過程和機制;其二,村落邊界如何影響沿村荊編生產的集聚范圍和發展規模;其三,荊編生產和銷售如何促進沿村村落共同體的內聚。本書采用的是村落民俗志研究倡導的日常生活整體視角和感受模式,將荊編生產還原到其依存的地方社會生活脈絡中考察,解讀、揭示并體味共有勞作模式在聯結和建構村落社會中作用和意義。
蔡磊 ·人類學 ·14.8萬字
在二孩政策、三孩政策陸續出臺后,到底要不要再生育一個孩子,是給每個育齡家庭帶來的一個新的選擇。比起主觀態度上的生育意愿,關于再生育一個孩子的現實決定即再生育抉擇更貼近生育行為,因而更值得關注。本書基于社會性別視角,主要采用家庭決策與家庭權力理論,分析城市已育一孩家庭如何作出再生育抉擇、夫妻在該抉擇作出過程中如何互動,特別關注了女性的作用地位。
甘雪慧 ·人類學 ·19.7萬字
本書匯集了著名人類學家馮珠娣關于中國、中醫的九篇研究論文。作者認為,中醫被限制在“醫學”這一強大的全球分類體系中,未能有效地向中國和世界的人文領域傳達自己的聲音。
(美)馮珠娣 ·人類學 ·16.2萬字
邊疆觀念的拓新,研究視角的拓展,在更加宏大的國際環境中考察邊疆問題成為一種關鍵的范式轉型。社會性別是近年來社會問題研究的一種重要理論視角,本書聚焦婦女在社會穩定維護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當前西南邊境地區社會穩定維護中主要婦女問題的歸納與分析,思考婦女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深層原因和影響機制,探討婦女發展的主要障礙與成因,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促進西南邊境地區的婦女發展和社會穩定維護提出可資借鑒的建議和策略。
王天玉 ·人類學 ·17.8萬字
《火車集》和《貧血集》兩部作品均以抗日為時代大背景,文筆親切,情感豐富,既有對底層民眾的描寫,也有對官僚階層的批判。在當下也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引發讀者的共鳴。1938年,老舍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對內主持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并全面負責總會的領導工作。同年7月,隨文協西遷重慶,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老舍以滿腔熱情和耐心細致的工作,團結各個方面的文藝家,共同致力于推動抗戰的文藝活動。并以筆為武器,進行多種文藝形式的創作,這一時期作品收入這兩部短篇集。
老舍 ·人類學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