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我國學界首部系統研究日本住宅保障和住宅政策的專著。書中研究了日本利用公共資源保障、支援國民解決居住問題的住宅保障制度和住宅政策,包括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居住保障的公營住宅制度、對中產階級解決居住問題進行支援的制度,還有公共租賃住宅政策、老齡化住宅政策、災害損毀住宅的援助制度等,并分析了每種制度和政策的內容、變遷、成效、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
周建高 ·社會學 ·15萬字
經歷了經濟社會的變革和文化的變遷,任何處于當今中國社會的成員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困擾,跨境民族的身份認同問題正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變遷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典型事例。在當前形勢下,研究跨境民族身份認同的形成和變化情況,對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多民族國家內的相關社會問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歷史文化和社會建構的視角,對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認同的形成變化過程進行了分析考察,并對當前形勢下的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認同中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谷禾 ·社會學 ·15.3萬字
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鄉村治理出現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從資源汲取型向資源輸入型轉變,行政村治權不斷弱化。鄉鎮基層政府不得不深度卷入村莊的具體治理之中,直面鄉村社會不同群體的訴求。花鎮的治理,以基層政府為核心,精英群體、普通群體與邊緣群體差序性地環繞在其周圍,呈現愈推愈薄的差序治理結構。
賀海波 ·社會學 ·18.8萬字
本書基于華北農村的田野調研,揭示現代性進村背景下農民家庭轉型的機制與后果。作者提出“功能性家庭”這一概念,試圖闡述以下兩個問題:一是通過農村老年人危機理解家庭轉型的動力、機制和路徑;二是從家庭轉型中資源、政治和倫理三個維度理解老年人危機的生成邏輯。
李永萍 ·社會學 ·21.9萬字
本書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勞動者跨國流動為背景,以跨國勞動者社會保障權益保護為主線,在概要介紹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興起與發展以及典型國家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中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問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以期為中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機制的構建與完善提供學理依據和改進建議。
謝勇才 ·社會學 ·20.6萬字
《城市史研究》創刊于198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專業刊物,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2012年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成立后,正式成為該會會刊。作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陣地,《城市史研究》已經得到國內外同行學界的廣泛認可,在各大圖書館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錄,刊物文章多次被轉載和引用,2012年被收錄入中國期刊網,并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文摘》專題轉載。
張利民 ·社會學 ·21.2萬字
本書研究的主題是在新媒體傳播語境下輿論對于司法審判的影響。作者從敘事理論角度入手研究輿論審判現象,在歸納出新媒體涉案輿論的敘事特點之后,對國內外新媒體輿論審判現象的相關解決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并針對我國目前的新媒體輿論審判現象給出了建議。
余素青 ·社會學 ·24.4萬字
本書以探究社區居民自治何以可能被構建為問題導向。換句話說,國家權力介入基層社會組織共同體建構的可能以及社會力量培育后,基層社會自主意識和能動性萌發的條件和路徑。具體而言主要有:一是中國城市社區建設經過近30年的發展,雖然在硬件和組織體系建設上取得了巨大進步,但社區居民自治水平依然較低和居民自治能力依然低下,社區居民自治組織要么處于行政化狀態,要么被邊緣化,居民自治空轉現象嚴重;二是探究導致社區居民自治空轉的機制及其背后的邏輯;三是如何破解中國城市空轉現狀,建構現代化基層社會生活共同體。
尹浩 ·社會學 ·17.4萬字
本書為主編和所有作者基于以下共識而作: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組織的發展正推動著中國走向社會共治。作者們試圖從幾個不同視角來測度、把握和總結社會組織的發展及其所帶來的變化。這些視角包括:歷史演進,法律制度,政社關系,稅收優惠,社會治理,社會創新,公民結社,行業協會商會,基金會,社會組織評估,NGO國際化等。
王名等 ·社會學 ·19.8萬字
《國別和區域研究》旨在推動學術發展和加強資政服務,力爭成為國家和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方位綜合研究的思想性平臺,努力發揮教學科研、數據應用、咨詢服務和國際交流的多種功能和作用。書中常設欄目有“主題研討”“國別研究”“區域形勢”“學科建設”等。本輯為第6期,共14篇文章,分為“特稿”“主題探討:世界貿易問題”“大國關系”“國別研究”“區域形勢”五個部分。
羅林 ·社會學 ·11.1萬字
本書是對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中國環境社會學研究成果的系統回顧,力求充分呈現學科的研究議題、理論和方法。書中分為四部分,“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主要從理論層面分析我國的環境問題,并探討環境社會學的發展趨勢;“環境意識與環境行為”主要探討了環境意識與環境行為的影響機制;“環境抗爭與環境運動”討論了環境抗爭與環境運動的動因、方式和策略;“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主要圍繞如何通過環境治理實現綠色發展。
邊燕杰 盧春天 ·社會學 ·19.8萬字
本書主要以訪談的方式,記錄了十幾個打工者的故事,不僅使我們可以了解打工者在城市的生活,而且可以了解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行業的生產情況、城市的發展狀況,為我們記錄下了時代的變遷,更為我們了解打工者這一群體的工作、生活和情感提供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蘇州星星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社會學 ·11.1萬字
本書旨在論證荀子群學就是中國古已有之的社會學。為此,作者們從浩瀚史海中,精選了4個基礎性概念和30個基本概念,構成了群學概念體系,以此作為證明群學存在性的根據,以及其歷史綿延性的載體。立足于群學概念體系,才能遵照學術積累規律,使中國社會學具備實現中西會通的必要條件,才能明確中國社會學的基因和特色,才能形成和彰顯中國社會學的獨特優勢,從而論證了荀子群學及其概念體系是實現21世紀中國社會學崛起的歷史基礎。
景天魁 ·社會學 ·52.6萬字
本書是《中國女性文化》第21輯,主要從女性文學在場研究、女性精神與自然生態、新作名篇解讀、女性經驗與生命故事、人類意識與生態關懷、海外生存與生命體驗等方面,聚焦女性研究的前沿問題,探討女性生存與精神的實踐經驗,發現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的精神價值,并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融前沿性、思想性、學術性、精神性與可讀性為一體。
王紅旗 ·社會學 ·20.4萬字
本書使用醫學人類學和醫學社會學案例分析方法,深度解讀一系列影響公民健康的社會文化現象。本書強調的公民健康是公民健康權,公民健康權牽涉公民的健康意識、民族文化的差異、醫療制度的變遷、衛生政策的波動、社會分層的限制以及健康問題的地域化與生物醫學全球化的互動。本書通過對16個案例的慎思和具體分析,將四種社會理論轉化成審視公民健康的透鏡,目的是將有關宏大理論的思考貫穿于對真實世界復雜性和關鍵細節的反思之中。
景軍 ·社會學 ·23.2萬字
本書以生活品質提升為主線,結合北京市的戰略定位、發展任務、具體市情以及面臨的形勢,分析提出了研究北京生活品質的重點和難點,對生活品質提升路徑進行了探索和思考。同時,本書通過理論研究和數據分析對北京市居民生活、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影響生活品質的重要方面和重點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對北京市的社會公共服務的若干重點領域、北京市社會治理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對策建議。
段婷婷 ·社會學 ·11.5萬字
張利民 ·社會學 ·16.5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河西走廊的歷史方位、多元文化、民族交往、商貿網絡、人地關系、社會治理、水利建設、民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宏觀闡述也有微觀個案,既有歷史挖掘又有現實觀照,既有客觀敘述也有學者分析,構成了一幅主題突出、格局宏大、有血有肉的多元一體構建中國的河西走廊畫卷,讀來引人入勝,掩卷讓人思考。
黃達遠 藺海鯤 王彥龍 ·社會學 ·17.2萬字
本書講了一個學術版的故事,其在一定理論框架下的敘事,呈現了一個由個人發起的非營利組織——W組織(致力于西部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從醞釀、誕生、發育、成長,到最后實現正式化的完整過程。
尚立富 ·社會學 ·13萬字
21世紀被稱為“海洋的世紀”,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從漁業政策、資源配置等角度分析市場和政策的力量是如何影響漁民的行為選擇的,而這種影響的結果不僅導致人與海洋的區隔,而且加劇了社會矛盾。傳統漁村的解體、信仰傳承的斷裂、漁民身份的喪失等,使我們看到海洋漁業的困境和海洋生態危機。而本書討論了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認為只有調整政策、制衡社會力量才能避免異化現象的產生。
唐國建 ·社會學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