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形式延續初本,收錄了《朝日新聞》周六副刊“煩惱咨詢教室”欄目上的51篇文章。在這個欄目里,上野千鶴子回答了各種讀者來信——跟母親價值觀不合、結婚前開始無性、我愛上了兼職工作的上司、努力卻沒有回報的兒子、有人問我為什么單身……從原生家庭到性別困境,上野千鶴子根據性別研究的成果,具體、實踐地回答了大眾人生中迫切的51個煩惱,冷靜犀利之中不乏溫情善意,讓男女兩性都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和生活。
(日)上野千鶴子 ·社會學 ·5.8萬字
本書結集作者于報刊的專欄文章,提出信息科技在社會、政策及文化三方面的各種議題,分析信息科技對商業社會影響、科技人才培訓、信息安全、營商環境,以及針砭香港科技政策。
黃錦輝 ·社會學 ·5.8萬字
本書重新評估了“性”在新自由主義社會中的作用。兩位作者認為,“性資本”不僅僅能夠在性領域獲得優勢,還可以在金錢、地位和職業領域產生實質利益。書中概述了四類“性資本”,包括“默認”的貞潔、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體剩余價值”、“具身性資本”——性感,以及新興的“新自由主義的性資本”,進而討論了性、經濟價值與社會不平等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以)達娜·卡普蘭 (法)伊娃·易洛思 ·社會學 ·5.8萬字
何為女性主義?怎樣才稱得上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從何而來?女性主義浪潮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么?無法預測的未來,女性主義何去何從?……如今,女性主義的版圖已遍及世界。每個國家的女權發展,也都走出了一條擁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了解這段歷史,對當今從事女權實踐,以及被全球的女性主義浪潮所激勵、鼓舞的人來說,必定會成為一種助力。了解歷史對任何人來說,都能夠有所助益。那些我們視其為“傳統”或“天經地義”的東西,一律能在歷史之中找到起點和源頭,而事物一旦有開端,就必定有終結。我希望,我的年輕后繼者們,也能對女性主義的歷史做些深入的了解;并且,最好把知識點以一種“盤點打包”的形式呈上,方便她們閱讀和理解。基于這樣的初衷,我動筆創作了本書。——上野千鶴子。
(日)上野千鶴子 ·社會學 ·5.7萬字
《觀照法戒煙手冊》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吸煙的危害”,從醫學的角度讓讀者了解吸煙對身體造成的巨大傷害,激發煙民戒煙的愿望。第二部分“煙癮的真相”,從藥理學、腦神經科學、行為心理學的角度揭示煙堿致癮的真相,并讓讀者了解吸煙習慣的形成機制,幫助煙民認清煙癮的真相,強化戒煙的決心。針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對于戒煙問題的一些錯誤認知,逐一予以批駁,揭示問題真相,避免煙民被誤導。第三部分“觀照戒煙法”,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戒煙方法。這種基于佛教內觀原理的戒煙方法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作者對于各種心癮實相的領悟和對習慣形成機制的深入理解,其中蘊藏的道理極為深刻。善用此方法,將幫助煙民徹底戒掉煙癮。第四部分“戒煙日志”,是《觀照法戒煙手冊》提供給讀者實踐戒煙新法的重要工具,能幫助煙民在21天的脫癮關鍵期里,不斷強化戒煙愿景,集每日戒煙成功之跬步,達到最終戒煙成功的目標。需要指出的是,這部分并不只是提供給讀者閱讀,而是提供給讀者使用的,是對《觀照法戒煙手冊》知識的學以致用。第五部分“戒煙后的注意事項”,針對煙民戒煙后可能出現的心理松懈,作專門的提醒,避免煙民在脫癮后復吸致使前功盡棄。
文峰 ·社會學 ·5.7萬字
本書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在ANT視角下構建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討構建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中的行動者網絡理論內容,提出行動者網絡視角下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構建;然后通過應對突發事件的各個組織的影響因素,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了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預警能力體系;運用BP神經網絡算法,結合AHP和專家打分法進行了預警能力指標體系評價模型,確保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進行實證分析,結合預警能力評價模型,證實了預警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從ANT的視角提出了預警對策,為應急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黃敏 ·社會學 ·5.6萬字
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特殊的勞動,維持著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勞動者卻在市場上被視作“無業”,且不被回報、不被評價、不被感謝。這項工作被人們稱作家務勞動,從事者大多是家庭中的女性。在本書中,上野千鶴子回到了自己女性主義之路的起點——主婦研究。她講述了自己開始研究女性學的契機,正是從母親不幸的婚姻中發現了主婦們無償進行家務勞動的普遍狀況,影響日本學界的“無薪勞動論”則脫胎于此。她從女性的家務勞動價值不被認同、不被回報作為入口,逐步揭露了女性的勞動價值被持續剝削、長期隱形的社會病灶。在此基礎上,她將性別問題納入到更廣泛的權力結構中,從追求“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會理想出發,系統地梳理了自己從“主婦研究”到“照護研究”的研究歷程,闡述了其基于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視角的無薪勞動理論、勞動市場底層中的女性困境思考、“官·民·協·私”的福利多元社會構想,以及日本老齡化社會下照護的哲學實踐。痛快地拆解了現代社會固有的女性壓抑結構,提出旗幟鮮明的犀利見解:停止以愛為名的剝削,主婦不是免費的“戀家勞動者”,她們是應該被尊重、被看見、被回報的社會勞動者。
(日)上野千鶴子 ·社會學 ·5.2萬字
人到中年,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承擔的社會角色也越來越多,如何平衡好不同角色之間的關系,如何自如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何將中年生活過得恬淡舒適,這些已經成為每個中年人不可回避的問題。本書作者結合自己15年的親身經歷,將自己人到中年工作順利、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感悟分享出來,希望給正在經歷此階段或即將步入此階段的讀者以啟迪。
黎雅 ·社會學 ·5.2萬字
該書清晰地闡述了人類學和古典學之間的關系。是作者于1960年在布朗大學為“查爾斯·K·考弗講座”(CharlesK.ColverLectures)所做的主題演講,顯示了其在人類學學科史以及古典學方面具有淵博的知識。在演講中,他對哲學、文學、語言學以及人類學著作所涉及的內容,都能信手拈來。他的主題演講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他回顧了人類學與古典學的歷史關系,然后探討了對人的研究和以人為中心的文化,最后試圖對希臘文化的特征作出界定。主要涉及人類學學科史上“搖椅人類學家”這一代人的研究,第二部分則主要談及希臘人類學的問題。從哲學著作中分析希臘人的思想觀念。第三部分圍繞涉及希臘神話人物的戲劇、詩歌等材料來分析希臘文化所具有的“一元”與“多元”等九對二元對立的關系。
(美)克萊德·克拉克洪 ·社會學 ·5萬字
本書以歐洲大陸和英國(部分也談到美國)為立足點,闡述了科技發展與社會的緊密關系。書中也記述了意識形態引發的對科技(人員)的傷害,以及戰爭對科技發明的錯誤利用對人類造成的災難。
(德)羅曼·藍道 ·社會學 ·4.9萬字
本書是一部對社會學概念作出清晰闡釋的社會學入門讀物,原出自馬克斯·韋伯的《關于理解社會學的若干范疇》,后獨立成書出版。在本書中韋伯詳盡地表達了他對社會學研究的任務、目標、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觀點,同時也將他的理論思考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我們理解和研究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甚至也是理解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礎。
(德)馬克思·韋伯 ·社會學 ·4.8萬字
2012年至今,本書已銷售300,000冊。作者在書中為《圣經·創世記》的“創世”提供了兩種解釋。圣經故事中的創世七天直到現在都沒能為人們所理解,因為之前的人們不具備必要的科學知識,無法對敘述的內容進行完整比較。如今,借助于最新的科學發現,任何人都能在圣經的詩句中追尋太陽系的演變。關鍵在于觀察者/講述者的位置。觀察者看到上帝制造的景象,站在人類和塵世的位置講述。這才是理解圣經敘述的關鍵所在。希望本書能夠在科學和宗教的鴻溝之間架起橋梁。(已有西班牙語和英文版本)
Fiberead 阿爾貝托·卡內內 ·社會學 ·4.7萬字
網絡信息化時代,個性化盛行,社會呈現出劇場化的諸般特質,身處劇場化社會的每個個體有機會成為舞臺的主角。如何嶄露頭角、掌握表達自我的技能,成為我們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劇場化社會:演好自己角色的8個法則和56場好戲》深入闡釋了何謂劇場化社會,細致分析了提高自我價值的技巧,以及在劇場化社會中如何自處等問題,為各行各業人士適應變革、潮流和自我定位提供了一套具有可操性和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劇場化社會:演好自己角色的8個法則和56場好戲》適合身處社會網絡中的每一位讀者閱讀,對渴望改變職場和生活現狀、突破既有能力局限的人尤其具有指導意義,能夠幫助其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演繹好自己的角色。
(日)櫻井秀勛 ·社會學 ·4.7萬字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扶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五年減少6800多萬的貧困人口,在世界減貧事業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按照現行扶貧標準,截至2015年底,我國還有5575萬的貧困人口,其中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有近1000萬人,貧困程度很深,脫貧難度極大,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為此,黨中央決定,自2015年底繼續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通過“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確保建檔立卡搬遷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目標。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是檢驗易地扶貧搬遷成效的關鍵之年,如何科學、客觀地評價各地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也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重要內容。本書選取典型易地搬遷安置區作為研究對象,以國產多源遙感數據作為數據源,從遙感動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安置區信息提取、安置區實際入住率估算、安置區建設對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及評價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白雅卿 李浩川 ·社會學 ·4.6萬字
中國人的價值觀是基于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演化鑄就而成,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中國大地上的生命體驗、觀念思考和精神追求,因此必然帶有中華民族特有的東方智慧和內涵。本書通過歷史與現實的雙重闡釋,以生動的案例講述中國正在堅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向世界展示獨特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韓震 ·社會學 ·4.5萬字
較為全面地涵蓋了生態建設、循環經濟、低碳智慧城市、綠色消費、應對氣候變化和貢獻全球可持續發展等廣闊的主題,以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數據,向國內外讀者展現出一個全景式的綠色大轉型,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
王毅 蘇利陽等 ·社會學 ·4.5萬字
本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思維——樂業,即熱愛工作,尋找到工作的樂趣,盡力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以便找到工作的真正意義并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從而享受工作以及由工作帶來的快樂體驗。本書包括三部分內容:既然必須工作,就應該快樂地工作;工作快樂的秘訣并非更換工作,而是改變工作習慣;快樂工作與否往往基于面對工作的方式,而非工作本身。通過這些內容,本書闡述了有關態度、習慣和想法的轉變,從而指導實現快樂工作的技巧和心態。
楊毅宏編著 ·社會學 ·4.5萬字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面臨的嚴重問題,它加重了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負擔,使得我們要把更多資金放到養老方面。本書綜合作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結合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用動態數學模型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首先,研究內生出生率對經濟的影響,采用不確定性模型研究最佳退休年齡,以精算的方法分析現有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資金缺口問題;其次,使用動態最優化理論得出最優解,以此探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實際狀況;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齊玲 ·社會學 ·4.4萬字
本生態檔案,從時間上看,跨越了從民國年間到20世紀90年代的生態檔案記憶。從檔案來源類型上看,主要為農、林、水利、民政等方面的生態檔案文獻。從檔案資料性質上來看,主要為匯報、報告、呈、訓令、通令、知照、布告、函、指示、規定、規劃、計劃、工作總結、通知、請示、批復、紀要、提案、綱要、辦法、調查表及意見書等文書類別。從內容上看,包括普定洪澇、冰雹、暴風等災害情況、自然災后的防治、防汛抗旱、災后生態修復、春荒育林、冬耕生產、興修農田水利、興建水庫、水土保持工作、小流域綜合治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林業規劃、禁止木材砍伐、禁止燒荒墾荒、育苗栽種、造林造產、病蟲災后的治理,以及政府生態恢復的補助款等內容。
李發耀等 ·社會學 ·4.4萬字
本書是首部系統梳理中國古代慈善事業傳統及其精神的經典之作,論述了中國古代先哲的慈善思想,中國歷史上對鰥寡孤獨者的各種救濟方式,并特別分析了宗族、村莊、行會等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
朱友漁 ·社會學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