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敘事形態研究
《金瓶梅》是一部至今仍“活著”的古典小說,當今社會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在此書中找到影像。《金瓶梅》一百回如一回,故事情節高度整一,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實屬罕見,故惟有從整體敘事形態入手來研究此書,方能破解其中的奧秘。從整體形態上講,《金瓶梅》是一部“艷歌當哭”式的小說。它寫的是色之艷、財之艷,權之艷,而實質上卻是在哭,哭的是國之亡、政之腐、家之破。《金瓶梅》敘事之妙在于它把西門慶及其家族的興衰與大宋王朝的敗亡結合在一起,其深層的結構是家國一體。《金瓶梅》采用純客觀的敘事手法,不動聲色地描寫市井百態,其目的是要讀者仔細地“看”穿人世,“看”透人生。《金瓶梅》的敘事目的是借宋喻明,它以宋之亡,來警告明之統治者勿蹈覆轍,故是一部憂國憂民之作。《金瓶梅》的作者有著深刻的歷史洞察力,他指出宋、明之弊在于官商勾結。由此,吏治腐敗;由此,國之經濟衰敗;由此,國之必亡。《金瓶梅》從反面來勸誡西門慶式的商人和國家統治者,故是一部寫給有產者的教科書。《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至上的小說,每個人物都是作者的精心設計,都具有獨特的敘事目的。《金瓶梅》的文體形式與俗講相似,故可以看作是晚明時代的一部大俗講。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