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喬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書名,本書是一冊名家評論喬伊斯的集子。評論人包括龐德、葉芝、蕭伯納、伍爾夫、艾德蒙·威爾遜、理查德·艾爾曼等現當代大家,他們不僅對喬氏文本縱深開掘,更從觀念上對其結構進行關注把握,多年來一直是讀解喬伊斯繞不開的入門工具書。個中不少獨辟蹊徑的論述均是轟動一時、極為矚目的喬氏研究名篇(著)。無論一般讀者還是專家,都將其置諸案頭。
王逢振 ·文學評論 ·27萬字
該書通過分析金圣嘆對通俗小說的評點,既分析了金圣嘆評點本身的獨特社會和文化背景與特征,也分析了金圣嘆的評點對于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經典化的重要意義。本書內容主要分以下幾個部分:第一章從地域文化的視域研究金圣嘆所處的特定文化語境,即他所面對的各種文化資源、社會需求、流行的價值觀念、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方式等等,力圖準確地把握其小說評點話語系統的產生、存在及其意義。第二章主要研究金圣嘆小說評點的形式批評,即金圣嘆對于小說敘事理論的建構。第三章著重探討了金圣嘆小說評點的政治批評。第四章著重研究了金圣嘆小說評點的文化意義,將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貫通起來,以整合以上的論述。
吳子林 ·文學評論 ·28.3萬字
《紅樓夢》的夢是神話原型式的夢,《紅樓夢》的人物命運既是對他們夢境的重復也是對神話原型的重復。紅樓女性悲劇命運重演了賈寶玉的“太虛幻境夢”和林黛玉等人的夢,其實就是對女性悲劇命運的歷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論家揭示夢和神話原型秘密之前,就運用夢和神話原型創作了《紅樓夢》,這無疑顯示了曹雪芹的超前與偉大。
張麗紅 ·文學評論 ·22.3萬字
《人間詞話全集鑒賞》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作于1908~1909年,是王國維接受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的評論。發表于《國粹學報》,是中國近代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人間詞話全集鑒賞》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作為中國發展史上堪稱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全書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集中體現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每篇文字都妙語連珠,見解獨到,不僅有對詩詞作品的點評,而且對歷代詞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評價,可謂難得的國學經典、美學巨著。作者王國維更是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王國維 ·文學評論 ·20.6萬字
本書分三部分:清代詞學篇、傳播篇和接受篇。“清代詞學篇”主要考察清代的詞學理論,對清代詞學的學術背景、清代詞話生成及演變的歷程等宏觀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也對清代一些有代表性的詞學理論家如王士禎、張惠言、周濟、蔣敦復、譚獻等的詞學思想進行了客觀全面的闡述。“傳播篇”所收論文則分別從口頭傳播(男聲歌唱)、書冊傳播(別集、選本、序跋評論、藏書)、單篇傳播(題壁、題畫、題扇、題屏、石刻)等傳播形式,與宋詞傳播的途徑(售賣、傳抄、驛遞)、傳播中的特殊情況(誤傳、失傳)這五個層面就傳播主體(演唱者、刻書家、藏書家、售書人、傳抄者、驛遞員)、傳播媒介(紙、壁、畫、扇、屏、石碑)、傳播效果(聲名聞世、失傳)展開論述,將宋詞傳播方式的研究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接受篇”則既有群體接受研究,也有個體接受研究,還有對詞人經典化歷程的研究。全書史料引證翔實,觀點提煉得法,是一部具有一定開拓性的詞學專著。
譚新紅 ·文學評論 ·22.9萬字
本書是陜西省作家協會《小說評論》雜志編輯、陜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的一部文學評論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三十余篇評論文章,作者從文學與文壇、作家藝術家作品論、陳忠實研究、文壇徜徉錄等幾個方面,對現當代文學的現狀、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思考,對作家作品給予了分析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又具有可讀性。
邢小利 ·文學評論 ·23.1萬字
本書簡要概述了軍旅文學的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及主要功能,重點介紹了古今中外軍旅詩詞、散文、小說、紀實文學、歌曲、戲劇、影視等經典作品的主要內容。全書共設七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軍旅文學的發展脈絡、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和主要功能;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介紹了軍旅詩歌、軍旅散文、軍旅小說、軍旅紀實文學、軍旅歌曲以及軍旅戲劇、影視的基本知識、審美特征和鑒賞方法。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經典作品的主要內容做了簡要概述和分析鑒賞。
朱慧玲 蘇軍茹主編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書1996年出版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再版,今經作者校訂,收入《孫昌武文集》。本書共分十二章,較詳細地描述了觀世音與維摩詰在中國文學中的種種表現,并對這些表現的意義加以初步探討。范圍主要是宋代以前。
孫昌武 ·文學評論 ·29.6萬字
杜拉斯作品因其多樣性、復雜性、深度和廣度而常常被認為晦澀,她本人也因此備受誤解甚至質疑。國內資深學者、杜拉斯研究專家戶思社對瑪格麗特·杜拉斯文字和非文字作品進行全方位解讀,為我們還原一個被熱愛也被誤讀的杜拉斯。這是一本關于杜拉斯的研究專著,也是關于法國文學研究的書——杜拉斯的生命和寫作見證了整個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她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學的,還有非文學的。她用文學來呼喚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我們在閱讀中,體驗杜拉斯的精神世界,也在與作品的相互凝視中,遠遠地關注著外邊的世界,尋求著生命的方式,詩意地棲息在屬于自己的世界。
戶思社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套叢書貫通陶爾夫和諸葛憶兵兩代學者的大家精髓。詞的抒情功能在他們筆下有了極致的表達和多樣的呈現,既從歷時性方向揭示出了宋詞階段性的發展過程,也從共時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階段詞壇豐富多元的審美形態,從深度上推進了宋詞史的研究層次,也從廣度上拓展了宋詞史的研究領域。全書以天然的多元互補和繁復開放的優勢,令讀者感受到南北宋詞學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對研究古代文學的專業人士及愛好者來說,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化積淀著作。
陶爾夫 諸葛憶兵 ·文學評論 ·42萬字
為什么孟子的思想,今天依然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孟子》位列“四書”之一,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是儒家基本經典,深刻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內核,警醒、激勵了古往今來無數有為之人。《〈孟子〉新解》收錄了樊登博士對《孟子》逐字逐句的講解分析,結合心理學、領導力、經濟學、管理學和復雜科學等不同學科,以一個現代人的視角對孟子之道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幫助讀者從圣賢智慧中汲取養分,解答人生之惑,喚醒內心的力量。
樊登 ·文學評論 ·34.6萬字
本書是中華書局2011年版《季節燃起的花朵:西南聯大文學社團研究》一書的增訂本,共約40萬字,對現代文學史上西南聯大文學社團進行系統研究,對西南聯大具有代表性的南湖詩社、高原文藝社、南荒文藝社、冬青文藝社、文聚社、文藝社、新詩社等重要社團的產生、發展、創作實績、影響地位等進行史料鉤稽和深入探討,是體現現代文學史、大學教育等領域前沿學術水平的研究專著,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李光榮 ·文學評論 ·30.5萬字
《魯迅是一種力量》共約228千字,收錄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關魯迅研究的各類文章,共分為三輯:第一輯收錄從20世紀80年代以至21世紀前10年的論文與講演,包括《略論魯迅雜文的題目》《吳冠中與魯迅的世界》等文;第二輯為進入21世紀以來有關魯迅活動的講話、訪談,包括《跨文化對話中的魯迅》《魯迅的讀書生活》等文;第三輯為十余篇寫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的短文以及詩歌等等,包括《魯迅的時代解讀》《讀魯迅感》等文。
鄭欣淼 ·文學評論 ·23萬字
本書是由近人王文濡據清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觀止評注所作的精校本。這個本子完全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古文觀止以譯注為主,或輔以簡單的說明。其重點是在以眉批的形式或揭示每文章的主旨,或闡釋藝術特色,以夾注評點的形式逐段分析文章的微言大義,梳理文章的結構章法,講解文章的疑難字詞。書前另有作者小傳,可供閱讀參考。是一部深入淺出、別具特點的評注本。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 王文濡校勘 ·文學評論 ·27.9萬字
本書從“奇文”、“史筆”兩個方面來分析《紅樓夢》當中隱藏的深層次含義。作者認為“奇文”是把“真事”“真味”巧妙地“隱”在文字里面,諸如:補天棄石的幻化歷世,“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虎兔相逢大夢歸”,鳳意象,暖香塢春燈謎……都是具有深刻內涵的意象,而作者所做的是挖掘出其中令人驚異的奧義,從其絕妙的藝術編碼中破譯出意想不到的隱賾,將書中重大的思想意義和獨特藝術價值展示出來。
林方直 ·文學評論 ·38.7萬字
人間詞話精讀——詩詞品鑒圣手蘇纓,解讀不朽詞話經典。從《詩經》到納蘭詞,欣賞最美中國詩詞,聆聽大師美學絕唱。
蘇纓 ·文學評論 ·36.3萬字
本書試圖以一種開放的視野追尋鐘嶸《詩品》中核心概念其生成的具體文化情境和理論基因,并著重闡發它們所包含的美學意蘊與生命體驗,使其在與研究主體的對話中重新活躍起來,從而把傳統的詩學智慧與當下的生存體驗結合起來。因而,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主要將《詩品》中的核心概念放在中國美學和文論之縱向的歷史長河和魏晉六朝之橫向的文化氛圍中加以考察,在對具體概念的研究中體現出對象的時代精神和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在分析《詩品》核心概念各自內涵時考察它們之間的聯系,把《詩品》的諸概念看作相互關聯的理論整體,這樣即跳出單就某一個別概念進行研究的視域局限,避免割裂其理論的完整性與有機性。
孟慶雷 ·文學評論 ·21.7萬字
本書聚焦于自然主義在英國的歷史存在和動態發展,緊扣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英國小說與自然主義密切相關的社會認知、人學審視、審美追求、修辭藝術、形態嬗變為切入點,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視界,深入評析了自然主義在英國的傳播接受、名稱實指,剖析闡述了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多維存在形態,探究了自然主義在英國小說中的獨特蘊涵、文本形態和藝術價值。本書對系統地認知和把握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存在形態、藝術價值及其文學史書寫等可以提供有益的參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宋虎堂 ·文學評論 ·20.4萬字
本書討論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年以來的文學發展狀況,呈現了寧夏地域文學總體風貌和歷史發展脈絡。分為“文學地理說”“文學分體論”“文獻資料編”三部分。
李生濱 ·文學評論 ·26萬字
本書從美學、哲學、文藝學、審美學、心理學等視角,以“五四”新文學的誕生及其發展為背景,以朱自清為個案,對其美文創作進行學理性解讀;進而對其散文創作的文化價值、詩性價值和美學價值進行史識性的闡釋,同時對朱自清個人在“五四”新文化誕生期,在理論與創作上所踐行的特殊貢獻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
吳周文 張王飛 林道立 ·文學評論 ·2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