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喬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書名,本書是一冊名家評論喬伊斯的集子。評論人包括龐德、葉芝、蕭伯納、伍爾夫、艾德蒙·威爾遜、理查德·艾爾曼等現當代大家,他們不僅對喬氏文本縱深開掘,更從觀念上對其結構進行關注把握,多年來一直是讀解喬伊斯繞不開的入門工具書。個中不少獨辟蹊徑的論述均是轟動一時、極為矚目的喬氏研究名篇(著)。無論一般讀者還是專家,都將其置諸案頭。
王逢振 ·文學評論 ·27萬字
明清時期是回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時期,也是回族文學逐步繁榮的時期。明清時期云南地區涌現出數量相當的回族文學家,并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地域分布特征,與我國回族的地域分布格局相一致。本書在此大背景下以古代回族文學為研究對象,以地域文化為視角,運用文學地理學、民族學等學理,以個案研究為基礎,對地域文化與古代回族文學關系加以觀照和詮釋,以期豐富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
馬志英 ·文學評論 ·20.5萬字
本書的編選意在提倡“名著”的閱讀,這是因為在我們看來,每一個民族、第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人類最美好的創造都匯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經過歷史的篩選,就成了民族和人類的“經典”。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各類學科(不只是文學,還有其他人文科學學科、社會科學學科、自然科學學科)的名著、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讀名著、經典”。
錢理群 ·文學評論 ·37.3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集。該書集中了作者三十多年來相關文學研究和文學評論的思考成果。本書共收入文章31篇,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本土文學溯源”,下編為“本土作家評論”。本書所指的“本土文學”,其概念外延可以逐步縮小:面對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是“本土”;面對中國文學,湘楚文學是“本土”;面對湘楚文學,永州文學是“本土”。上編的“溯源”,就是根據這樣的層次概念進行追溯的,從文學與文化及人的生活、生命的關系開始,到舜文化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影響,再到屈原、元結、柳宗元對湘楚文學及永州文學傳統的影響,一直到尋根文學作家所尋繹到的湘楚文化之根及中國傳統文化之根脈,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是對中國文學、湘楚文學、永州文學進行粗線條的、歷史性的宏觀把控。
陳仲庚 ·文學評論 ·20萬字
杜拉斯作品因其多樣性、復雜性、深度和廣度而常常被認為晦澀,她本人也因此備受誤解甚至質疑。國內資深學者、杜拉斯研究專家戶思社對瑪格麗特·杜拉斯文字和非文字作品進行全方位解讀,為我們還原一個被熱愛也被誤讀的杜拉斯。這是一本關于杜拉斯的研究專著,也是關于法國文學研究的書——杜拉斯的生命和寫作見證了整個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她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學的,還有非文學的。她用文學來呼喚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我們在閱讀中,體驗杜拉斯的精神世界,也在與作品的相互凝視中,遠遠地關注著外邊的世界,尋求著生命的方式,詩意地棲息在屬于自己的世界。
戶思社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書簡要概述了軍旅文學的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及主要功能,重點介紹了古今中外軍旅詩詞、散文、小說、紀實文學、歌曲、戲劇、影視等經典作品的主要內容。全書共設七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軍旅文學的發展脈絡、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和主要功能;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介紹了軍旅詩歌、軍旅散文、軍旅小說、軍旅紀實文學、軍旅歌曲以及軍旅戲劇、影視的基本知識、審美特征和鑒賞方法。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經典作品的主要內容做了簡要概述和分析鑒賞。
朱慧玲 蘇軍茹主編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書是陜西省作家協會《小說評論》雜志編輯、陜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的一部文學評論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三十余篇評論文章,作者從文學與文壇、作家藝術家作品論、陳忠實研究、文壇徜徉錄等幾個方面,對現當代文學的現狀、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思考,對作家作品給予了分析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又具有可讀性。
邢小利 ·文學評論 ·23.1萬字
本書分三部分:清代詞學篇、傳播篇和接受篇。“清代詞學篇”主要考察清代的詞學理論,對清代詞學的學術背景、清代詞話生成及演變的歷程等宏觀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也對清代一些有代表性的詞學理論家如王士禎、張惠言、周濟、蔣敦復、譚獻等的詞學思想進行了客觀全面的闡述。“傳播篇”所收論文則分別從口頭傳播(男聲歌唱)、書冊傳播(別集、選本、序跋評論、藏書)、單篇傳播(題壁、題畫、題扇、題屏、石刻)等傳播形式,與宋詞傳播的途徑(售賣、傳抄、驛遞)、傳播中的特殊情況(誤傳、失傳)這五個層面就傳播主體(演唱者、刻書家、藏書家、售書人、傳抄者、驛遞員)、傳播媒介(紙、壁、畫、扇、屏、石碑)、傳播效果(聲名聞世、失傳)展開論述,將宋詞傳播方式的研究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接受篇”則既有群體接受研究,也有個體接受研究,還有對詞人經典化歷程的研究。全書史料引證翔實,觀點提煉得法,是一部具有一定開拓性的詞學專著。
譚新紅 ·文學評論 ·22.9萬字
本書從“奇文”、“史筆”兩個方面來分析《紅樓夢》當中隱藏的深層次含義。作者認為“奇文”是把“真事”“真味”巧妙地“隱”在文字里面,諸如:補天棄石的幻化歷世,“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虎兔相逢大夢歸”,鳳意象,暖香塢春燈謎……都是具有深刻內涵的意象,而作者所做的是挖掘出其中令人驚異的奧義,從其絕妙的藝術編碼中破譯出意想不到的隱賾,將書中重大的思想意義和獨特藝術價值展示出來。
林方直 ·文學評論 ·38.7萬字
本書是由近人王文濡據清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觀止評注所作的精校本。這個本子完全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古文觀止以譯注為主,或輔以簡單的說明。其重點是在以眉批的形式或揭示每文章的主旨,或闡釋藝術特色,以夾注評點的形式逐段分析文章的微言大義,梳理文章的結構章法,講解文章的疑難字詞。書前另有作者小傳,可供閱讀參考。是一部深入淺出、別具特點的評注本。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 王文濡校勘 ·文學評論 ·27.9萬字
本書試圖以一種開放的視野追尋鐘嶸《詩品》中核心概念其生成的具體文化情境和理論基因,并著重闡發它們所包含的美學意蘊與生命體驗,使其在與研究主體的對話中重新活躍起來,從而把傳統的詩學智慧與當下的生存體驗結合起來。因而,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主要將《詩品》中的核心概念放在中國美學和文論之縱向的歷史長河和魏晉六朝之橫向的文化氛圍中加以考察,在對具體概念的研究中體現出對象的時代精神和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在分析《詩品》核心概念各自內涵時考察它們之間的聯系,把《詩品》的諸概念看作相互關聯的理論整體,這樣即跳出單就某一個別概念進行研究的視域局限,避免割裂其理論的完整性與有機性。
孟慶雷 ·文學評論 ·21.7萬字
本書聚焦于自然主義在英國的歷史存在和動態發展,緊扣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英國小說與自然主義密切相關的社會認知、人學審視、審美追求、修辭藝術、形態嬗變為切入點,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視界,深入評析了自然主義在英國的傳播接受、名稱實指,剖析闡述了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多維存在形態,探究了自然主義在英國小說中的獨特蘊涵、文本形態和藝術價值。本書對系統地認知和把握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存在形態、藝術價值及其文學史書寫等可以提供有益的參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宋虎堂 ·文學評論 ·20.4萬字
本書從美學、哲學、文藝學、審美學、心理學等視角,以“五四”新文學的誕生及其發展為背景,以朱自清為個案,對其美文創作進行學理性解讀;進而對其散文創作的文化價值、詩性價值和美學價值進行史識性的闡釋,同時對朱自清個人在“五四”新文化誕生期,在理論與創作上所踐行的特殊貢獻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
吳周文 張王飛 林道立 ·文學評論 ·21.2萬字
人間詞話精讀——詩詞品鑒圣手蘇纓,解讀不朽詞話經典。從《詩經》到納蘭詞,欣賞最美中國詩詞,聆聽大師美學絕唱。
蘇纓 ·文學評論 ·36.3萬字
姜埰(1607年-1677年),字如農,同人私謚貞毅。山東萊陽人。明末政治人物,入清后以遺民自居。本書對姜埰的家世、求學、仕宦、交游、思想等方面都做了系統的研究與介紹,并對其詩文作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評述。
張宇聲 ·文學評論 ·40.8萬字
本書討論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年以來的文學發展狀況,呈現了寧夏地域文學總體風貌和歷史發展脈絡。分為“文學地理說”“文學分體論”“文獻資料編”三部分。
李生濱 ·文學評論 ·26萬字
《魯迅是一種力量》共約228千字,收錄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關魯迅研究的各類文章,共分為三輯:第一輯收錄從20世紀80年代以至21世紀前10年的論文與講演,包括《略論魯迅雜文的題目》《吳冠中與魯迅的世界》等文;第二輯為進入21世紀以來有關魯迅活動的講話、訪談,包括《跨文化對話中的魯迅》《魯迅的讀書生活》等文;第三輯為十余篇寫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的短文以及詩歌等等,包括《魯迅的時代解讀》《讀魯迅感》等文。
鄭欣淼 ·文學評論 ·23萬字
本套叢書貫通陶爾夫和諸葛憶兵兩代學者的大家精髓。詞的抒情功能在他們筆下有了極致的表達和多樣的呈現,既從歷時性方向揭示出了宋詞階段性的發展過程,也從共時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階段詞壇豐富多元的審美形態,從深度上推進了宋詞史的研究層次,也從廣度上拓展了宋詞史的研究領域。全書以天然的多元互補和繁復開放的優勢,令讀者感受到南北宋詞學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對研究古代文學的專業人士及愛好者來說,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化積淀著作。
陶爾夫 諸葛憶兵 ·文學評論 ·42萬字
方勇主編的《孟子》體例包括題解、原文、注釋、今譯、評析五部分。“注釋”簡凈平易,“今譯”準確暢達;為便于讀者閱讀理解,每篇的“題解”簡明扼要地分析了文章的主旨脈絡;“評析”對孟子的思想加以現代闡釋,使讀者對孟子的理解有了較高的現代升華。
方勇 ·文學評論 ·25.9萬字
《重讀毛澤東詩詞》由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陳晉任主編,經毛新宇審定。書中所選毛澤東詩詞共計67首,是對廣泛流傳的78首版毛澤東詩詞所作的精選新編。作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毛澤東詩詞不僅展現了強烈的時代擔當、鮮明的時代精神,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思想支撐和精神力量。鑒賞資料方面,對詩詞關聯的原典進行了全面整理;詩詞創作背景方面,結合新的理論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了詩詞創作的歷史資料、文學資料;自注自解方面,重新整理作者第一人稱敘述的內容(答記者問、信件往來,訂正訛誤等情況),力求有據可考,出處可靠;詩詞賞析方面,以毛澤東詩詞為主線,凝練串講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發展史。此外,更有國內播音主持領域老中青三代名家獻聲,傾情誦讀毛澤東詩詞,以期讓廣大讀者能夠更加生動地感受毛澤東詩詞奇雄豪放的意蘊。
陳晉主編 ·文學評論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