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梁曉聲文集·散文》盡可能全地收錄了梁曉聲迄今為止創作的全部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滲透了社會歷史的變遷、風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靈的內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史詩似的描繪了時代的全景,討論了諸多社會熱點問題。
梁曉聲 ·文集 ·16.4萬字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一生著作恢宏,達1400萬字之多。他的文章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惡的現實,或為祖國的現狀憂心忡忡,積極呼吁變法自強。文章議論縱橫、氣勢磅礴,極富鼓動性,針對中國現狀,分析透徹,影響極大。有人評價梁啟超的作品:“每一文出,則全國之身目為之一聳。”本書選編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呵旁觀者文》《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過渡時代論》等文章以饗讀者。東西方的文化與智慧交匯于他,迸發出那個時代無可匹敵的光彩,即使是今天依然給人們起著很好的教導作用,讀來仍讓人頗有收獲。
梁啟超 ·文集 ·6.6萬字
本征文集收錄的50余篇文章,全都是由北理工學子根據自身志愿活動經歷撰寫而成。這些志愿者當中,有初入大學的大一新生,有經歷豐富的大四畢業生,也有已經投身科研的研究生等,雖然投稿者的年級相差很多,但是公益二字卻把各個時期的學子連接在了一起。他們共同懷揣一份赤城的公益之心,在學習之余默默奉獻愛心,但行好事,不求回報,用實際行動踐行公益精神。在這里,我們以文集的形式展示他們的事跡,分享他們的故事,宣揚他們的精神,借此讓公益精神在校園內外廣泛傳播。
李振鍵 王群超 ·文集 ·1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春天秋天冬天、我的最愛的、我是全心全意地忠于您、給自己片刻的樂趣、永遠也不會忘記等內容。
李丹丹 李姍姍編著 ·文集 ·2.8萬字
本書收錄《黃河文學》自創刊至2022年間的頗受讀者好評的封二欄目——名家“寄語黃河”,在書中可以看到諸如姚雪垠、馬烽、王蒙、蕭乾、鄧友梅、于光遠、高曉聲、邵燕祥、張賢亮、蔣子龍、鐵凝、李敬澤、畢飛宇等當代二百多位著名作家、評論家、學者的精心題詞(部分為手寫題詞照片),并且對相應的名家照片以及個人簡介進行了充分細致的補充,圖文并茂,能夠讓讀者更加全面地體會到文壇名家的文學觀。
《黃河文學》編輯部 ·文集 ·6.1萬字
愛情,就像杯子裝著水,而水也依附著杯子的空間,有了兩者的配合,我們才可以安逸地解渴。愛情,就像杯子里的水,一點一點喝完剩下的時候,新鮮也跟著飄散,我們因此會去另求新歡?愛情,其實就是一杯水,深厚不是嘴上說來的,心里感悟的才是真實,而我們到底賦予了它多大的價值在里面?有寬容,有諒解,有寄托,還有習慣……
劉燁 ·文集 ·19.6萬字
收錄了《我與地壇》《想念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等史鐵生在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散文19篇:關于童年,關于青春,關于回憶,關于地壇,關于生命中的喜悅與傷痛?!吧弑囟ㄋ廊?,死者必定再生。”“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的忽然你就進入了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便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鄙褪且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諸法無去來處,生命則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是史鐵生帶給世人的哲學思考。
史鐵生 ·文集 ·8.1萬字
創作于10世紀初的《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語文學。故事寫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個美貌的小女孩,經3個月就長大成人,取名“細竹赫映姬”。5個貴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應嫁給能尋得她喜愛的寶物的人,可是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敗。這時皇帝想憑借權勢來強娶她,也遭到拒絕。赫映姬在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日)佚名 ·文集 ·7.4萬字
本書是一本花草自然類唯美散文隨筆。作者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思索,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思考、審視、發掘我們身邊常見的而又被我們遺忘的花草樹木的深層自然價值和文化內涵,使讀者讀完之后能與花草樹木親近,與大自然親近,能發現自然世界的美好精神,以照見自己及身外的世界,從中獲得啟示。
張冬嬌 ·文集 ·11.1萬字
梁曉聲 ·文集 ·16.5萬字
有人說,朋友好比一首歌,不高興時唱唱它,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有人說,朋友好比是一本激勵人向上的書,不開心時讀讀它,頓時覺得士氣倍增。的確,交個知心朋友好比在沙漠找到一片綠洲,在黑暗中看到一線光明,在暗暗大海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交友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一直想為他寫點東西!可是沒什么可寫的我和他是同學,只是同學,不是好朋友,更不是朋友,只是很普通的同學!
劉燁 ·文集 ·16.4萬字
許地山,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他一生著作頗多,文學創作主要以閩、臺、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作品集有《危巢墜簡》、《空山靈雨》;編著有《中國道教史》(上卷)、《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的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與印度文學有關的書籍。許地山的精美散文《落花生》,在中國可謂是老幼皆知,因為它被收錄在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每一個讀過《落花生》的人,都會為其中的真摯情感所感動,并從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他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充滿生活情趣的名篇來,和他喜歡有情調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許地山 ·文集 ·4萬字
本書精選第二期北京大學青年理論骨干人才培訓計劃中學員撰寫的優秀文章,字里行間既體現出青年關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又立足于青年定位,結合青年學習生活當中的真實故事,以北大青年的視野與擔當,用青年的視角挖掘發生在身邊的動人故事,展現幸福生活的點滴變化,記錄青年對于奮斗初心的追尋,對于時代使命的思考。
陳寶劍主編 ·文集 ·9.8萬字
《曲終人不散》將張允和散見于幾本舊作的文章,匯成一本回憶文錄,向讀者娓娓道出“合肥四姐妹”及其丈夫、親友們的舊聞軼事,從中再現她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魅力人格。
張允和 ·文集 ·10.4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5.4萬字
這是一本散文隨筆集。記錄了作者在大學時代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感悟;初入社會后每一次體驗,每一份收獲;選擇繼續學業時每一次咬牙,每一次眼淚。汗水,歡笑,失落,成長,不斷前行就是青春里最好的時光。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看世界,以極富才華的筆記錄青春歲月,透露出獨到的人生理解。感情真摯,語言細膩流暢,具有很強的現代感。
張烈鵬 ·文集 ·11.2萬字
以征文為起點,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健康向上的歷史文化觀和道德價值觀辨析社會現象,分清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弘揚社會正氣,讓圣哲的觀點與當前的社會現象連接起來,讓更多的人接受經典的指引,讓道德文明風尚更好地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征文在《周口日報》《周口晚報》《周口社會科學》等報刊陸續發表,其間,文化學者、社科專家及各行各業熱心讀者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王健編 ·文集 ·7.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簡直不能立足了、有志青年實際從事、要保全我們底純潔、喚起了我童年的回憶、猜我的心情怎樣的呢、母親呵!母親!真是我未嘗的滋味等內容。
李丹丹 李姍姍編著 ·文集 ·8.4萬字
本選集西方卷的譯文,絕大部分是近十年間的中青年翻譯家們的作品,同時也選了魯迅、周作人、茅盾等學貫中西的一代作家的譯筆。翻譯散文與譯詩同樣地困難,而且在同一作品的幾家不同譯本中,還未必是一定后來居上的,在這里,老一輩作家、翻譯家,如巴金、傅雷、王佐良先生的譯筆堪稱是可與原作媲美,令人擊節贊嘆的典范之作。我國近幾年來外國散文的翻譯出版以叢書形式開始走向序列化和系統化了。盡管遺漏和空缺的外國散文經典還不少,地區間也不盡然平衡,與原國家的散文繁榮還不相稱,但是,世界散文大國的圖景之輪廓已宛然清晰可見了。沒有幾代翻譯家的辛勞,要編選這樣一種集粹性的選本,是根本無從談起的。
樓肇明 天波主編 ·文集 ·12.4萬字
這是一部作家抒發流行音樂情懷的散文集。尹學蕓、余耕、周曉楓、肖復興、江波、蕭星寒、徐魯、酒徒等66位作家分別基于一首華語流行樂壇四十余年間兼具時代意義與個人情懷的歌曲進行創作,記錄下關于這首歌及其演唱者的經歷與體悟。所選作者幾乎涵蓋中國所有省份,所選歌曲包括《童年》(羅大佑)、《Monica》(張國榮)、《海闊天空》(Beyond)、《千千闕歌》(陳慧嫻)、《最后的戰役》(周杰倫)、《姐姐》(張楚)、《異鄉人》(李?。?、《旅行》(許?。┑?。
百花文藝出版社 ·文集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