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子午山孩》為《戴明賢集》第八卷,系戴老貴州系列作品之一。子午山是清末黔地詩人鄭珍家鄉之山,子午山孩則寄寓著其對慈母的孺慕之情。《子午山孩》以鄭珍之詩為載體,以詩人生平編年為序,釋詩與傳人有機融合,集編年、紀事、譯述、注解與評議為一體,立體地呈現這位寂寞百年的詩人的詩意世界。貴州地處西南邊陲,交通閉塞,鮮得中原文化之青眼。晚清之際,遵義沙灘村出現了以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的文化精英群體。
戴明賢 ·文集 ·18.5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4.5萬字
本書是2019年杭州市文化精品扶持項目,題材源自于杭州市委黨刊《杭州》雜志《對話》欄目,為了講好“杭州故事”,主編將兩年內訪談的杭州文化名人重新進行了梳理編輯,精選了二十位杭州文化界優秀人物,分別是杭州各文化領域的成功人士、領軍人物,涵蓋文學、戲曲、書畫篆刻、攝影、主持、非遺傳承、工藝美術等門類,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成績卓著。作品旨在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彰顯杭州文化名流的成長經歷、學術成果及影響。
葉彬松主編 王曉斌訪談 ·文集 ·4.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彼此的美點互相滿足、愿這番訴苦能激起你的同情、最有靈驗的是你、敏捷地感覺到溫存體貼的言語、人世間僅有的結合、我是為你而生存的等內容。
李丹丹 李姍姍編著 ·文集 ·4.8萬字
本書《沈從文經典名作》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僅是一套田園牧歌般的、原汁原味的、采納民國首版文本的沈從文代表作全集(包括小說、散文、傳記、家書及文物研究等,所有篇目打磨多年,均遵照沈從文自己“臨事莊肅”的方式而來),還在于我們今天一個共享的打開方式,即“1+1+1”經典共讀計劃,一篇沈從文代表作,一位專家共讀人,一堂文學精進課……
沈從文著 趙園主編 ·文集 ·14.1萬字
為此,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王卡先生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畢生致力于道教經典文獻、思想歷史與現代發展的整體研究,以博通經義、文史兼修的研究進路,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道教學術權威。王卡先生于2017年7月因病在西藏林芝去世。本書是學界、宗教界朋友以及弟子、家人所寫紀念文章的匯編。
尹嵐寧 ·文集 ·13.1萬字
蕭楓編著 ·文集 ·4.9萬字
本書是著名文史作家詹谷豐的文化散文作品集,詹谷豐寫作文化散文多年,在讀者中具有較大的社會反響。全書收錄了詹谷豐的散文新作《啞琴》《遠去的房客》《藏盡四庫誰讀書》《半元社稷半明臣》《安南的禁果》等篇目,這些篇目在《花城》《廣州文藝》等期刊發表,得到了文壇的認可。詹谷豐的文化散文切口小而精準,在題材上聚焦古琴、古書(四庫全書)、植物(番薯)、古物(金石)、古宅(會館)等,視角獨特,文字細膩,有較高的文學品格。
詹谷豐 ·文集 ·13.5萬字
本系列是為關于文學、地景及社區種種關系的散文集。以文學為切入點,講述香港十八區人地事物的互動關系,當中不單涉及香港文學作家及其作品,也向通識多面的方向發展。以當區的地景、人情、風物或故事等作題材,突顯或形塑各區的風貌與特色。本書由樊善標教授、馬輝洪先生、鄒芷茵博士主編,十八位本地文學作家包括:陳德錦、袁兆昌、鄧小樺、張婉雯、鄭政恒、廖偉棠、唐睿、呂永佳等分別撰寫。立足當前,并與往日曾書寫當區的文學作家及其作品對話,以展示歷史、文學的厚度。本系列的主讀者羣為教師、大學生、中學生及一般大眾,讓讀者可以本系列為引作文學散步,認識文學作家在港的身影,欣賞與香港有關的作品選段。本冊為“港島及九龍篇”,有九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編著 ·文集 ·8.5萬字
在《舊城池》這本散文集中,作者親歷北京、荊州、西安、開封、青州、亳州、泉州、贛州、溫州、徽州、松陽、農安等十二座各有特色的古城,以具有典型意義的史實人物、重大事件或重要建筑物為媒介,梳理其歷史脈絡,探索各自的文化基因。
鄭驍鋒 ·文集 ·10.2萬字
《我轉身,邂逅一生的執念》——收錄了陸小曼的散文、小說和日記,并選錄了徐志摩寫給其的《愛眉小札》。共分“心寄云嶠”“湖山寂寥”“去路無緣”三部分。情意纏綿,熱烈真摯,明白曉暢,動人心腸。
陸小曼 ·文集 ·11萬字
本文收錄了楊如風的:中國情結、中國樹、孤獨的靈魂、石頭、孤獨的貓頭鷹等詩。
楊如風 ·文集 ·6萬字
本書精選了19篇胡適先生的經典雜文,主題契合當代青年人的諸多困惑:如何看待理想、安身立命;如何學習、創新、終身成長;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好自我和他人的關系,在時代之中散發出個體的光芒。這一切對于我們今天的生活依舊深有啟發。
胡適 ·文集 ·5.6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1.6萬字
《觀點》是英國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這既是一部精彩迭出的隨筆集,同時也是一部知人論世、體貼入微的文學評論集,涉及的人物和主題從大詩人歌德的小說到一位印度教圣哲的精神修為和人生故事,從法國三位以日記聞名于世的作家的自我中心和尖酸刻薄到英國神學家兼大主教蒂樂生的寬厚仁慈及其平實自然的文體,特別是通過對他贊賞的愛倫坡、吉卜林,尤其是莫泊桑、契訶夫和曼斯菲爾德等幾位短篇小說大師人生經歷與藝術特色的解讀,對于短篇小說這一他本人也是當行大師的文學樣式進行了一番精彩而又深入的探討和剖析。毛姆以其塑造小說人物的洞察力和講故事圣手的高超技巧,活畫出一組組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領域的文人形象,進而深入到他們的文學世界和內心靈魂,最終打通的是普遍的人性和人心——從“文心”到“人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也可以看作毛姆一生不變的終極“觀點”。
(英)毛姆 ·文集 ·15.6萬字
蕭楓編著 ·文集 ·1.9萬字
本書匯編愛國志士飽含深情的文字,包括獄中家書、革命詩詞、代表作品等,展現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豪情壯志,以及有志青年追求真理、憂國憂民的思想境界。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愛國志士,他們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換來了祖國的欣欣向榮。本書旨在緬懷革命先烈和民族先鋒,鞭策當代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紅色火種代代相傳。
曹榮琪 湯年華 ·文集 ·4萬字
本書收錄了西方現代著名作家的散文、隨筆、短篇小說、長篇斷片,還有散文詩等。卞之琳的譯文,純凈、典雅、雋永,富含詩意,充分顯現了現代漢語的魅力。
(法)波德萊爾等 ·文集 ·1.5萬字
石評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偶然草》是她的一本散文選集,包含了20篇文章,分別是:《恐怖》《寄到獄里去》《深夜絮語》《夢囈》《墓畔哀歌》《偶然草》《灰燼》《惆悵》《蕙娟的一封信》《花神殿的一夜》《梅花小鹿》《綠屋》《沄沁》《董二嫂》《血尸》《雪夜》《朝霞映著我的臉》《低頭悵望水中月》《我沉淪在苦憶中》。其中的《痛哭和珍》可以和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互為參照,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
石評梅 ·文集 ·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