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藝術與生活》是周作人1917—1926十年來的論文集,共20篇,文章比較地長,態度也比較正經,因周作人對于文藝與人生的意見大抵在這里邊了,所以就題名曰“藝術與生活”。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代表人物之一,而《藝術與生活》所反映的主要是該時期他作為思想家和文學理論家的面貌。
周作人 ·文集 ·12.9萬字
67年前,一位父親因思念他遠隔重洋的孩子寫了上百封家書。字字真情,卻又害怕孩子覺得厭煩,字里行間帶著些許小心的詢問;濃濃關愛,卻又緊張孩子貪懶放縱,而處處提點關懷。從衣食住行的繁瑣細節,到藝術修養的宏遠思想,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提到的一點小事而嘮嘮叨叨;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的一點小進步而直淌眼淚。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中國傳統的父愛形象,一個不茍言笑的父親唯用文字才能說出的愛意。若問他寫信的原由是什么,那也只是所有父親的希望:親愛的孩子,希望你比我少些煩惱,多些幸福。
傅雷 ·文集 ·21.5萬字
《張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張中行的散文精選集,內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等,有濃厚的古典韻味和人生哲學。本選集對浙江文藝出版2008年版的《張中行散文》進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時,為便于讀者閱讀,將全書篇目按內容分成“心聲偶錄”、“舊跡發微”、“睹物思情”、“燈下憶友”四個部分。
張中行 ·文集 ·16.9萬字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這是與風雅頌、賦比興并舉的讀詩、寫詩、論詩的經典。讀《淺草集》,唯追其心志、觀其氣象而已。
黃德彰 ·文集 ·5.4萬字
這是一部藝術隨筆,也可以稱作藝術漫談,小故事,小劇場,講述了藝術史上有名的作家、藝術家們的軼聞趣事,內容是關于創作、靈感、趣味等。作家巧妙設計了一個個故事小劇場,讓博爾赫斯、福樓拜、拉斐爾等藝術家,鮮活地從傳說中走出,生動地站在你的面前,談笑風生,好看好讀,令人倍感親切,也讓讀者了解到藝術家們異于常人的敏銳、痛苦和感知,以及那些山窮水盡時,突然迸發出的輝耀星空的思想火焰。
趙大河 ·文集 ·6.3萬字
本書以多樣化的敘事風格,展現了2012—2017年度大連市中短篇小說創作的高原景色。這些入選作品中的絕大多數都發表于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之后,又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權威選刊轉載,或被年度優秀中短篇小說選本收錄,這些作品中又有多篇作品,分別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選刊》雙年獎、《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和遼寧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
張金雙主編 ·文集 ·42.9萬字
演講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間,博爾赫斯在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大學講授了五堂課,分別以書籍、不朽、伊曼紐爾·斯威登堡、偵探小說以及時間為題。主題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徑:從口述傳統角度談論書籍的歷史,以詩歌為切入點分析不朽的意義,借斯威登堡談生與死的哲學命題,把偵探小說譽為混亂文學時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課統以“時間”這個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貫穿始終。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文集 ·3.7萬字
本書是北大文研院舉辦的“傳承”系列講述活動文稿的合集,來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同學科的26位北大學人,分享他們在不同時代與北大的緣分和故事。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編 ·文集 ·11.9萬字
臭名昭著的“地獄火俱樂部”的發起人達什伍德;描述出末日景象的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驚世駭俗的法國女裝騎士波蒙;神秘的開膛手杰克;煉金術士卡繆斯特羅……史上重量級的怪客們在本書大集合!
(日)澀澤龍彥 ·文集 ·4.9萬字
本書是一部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文章的結集。精選了項德生同志之前發表的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文章約60篇,分六章編輯成冊,包括時尚話題、成才之道、憂患意識、數說新聞等。對從事新聞傳播事業的人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項德生 ·文集 ·28.5萬字
作家范煙橋熟悉上海的城市精神和社會生活,曾為《夜上海》《花好月圓》等電影插曲填詞,經周璇演唱后風靡一時,且傳唱至今。本書分兩輯,上輯《街頭碎弦》,乃《機聯會刊》專欄文章,凡二十五篇,反映了上海的街市營生和民生百態;下輯《海上游塵》,選自《萬象》《新上海》等報刊,凡二十三篇,記述了上海的四季風情和日常瑣碎。
范煙橋著 王稼句整理 ·文集 ·5.2萬字
本書精選方志敏先生獄中散文六篇:《方志敏自述》、《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可愛的中國》、《死》、《清貧》、《獄中紀實》。文中處處洋溢著為國為民獻身的愛國思想和熱情,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其富于感召力的文字,今天讀來仍令人激情澎湃,賦予了中國革命詩性的光芒。
方志敏 ·文集 ·9.9萬字
陳嘉映2007—2018自選文集。《何為良好生活》后新作,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在危機與紛爭爆發的時代,哲學如何協助我們反思生活。“我們與其說需要共識,不如說需要學會,沒有共識的人應該如何一起生存。”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于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死了。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
陳嘉映 ·文集 ·24萬字
郁達夫的作品風格在新文化運動中是獨樹一幟的。他作品中的“傷感”與“頹廢”迅速打動了那些剛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下脫離出來,卻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淪”幾乎成了戰亂時代青年苦悶憂郁的代名詞。本書不僅收錄了郁達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個人在途中》,膾炙人口的古體詩,表露心跡的日記等,還還收錄了一些郁達夫與親人、愛人及友人來往的重要書信。另外,在分類上,編者沒有根據以往廣義的散文概念進行分類,而是把游記和自傳單獨編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視角讓讀者領略郁達夫散文的魅力。
郁達夫 ·文集 ·49.3萬字
百萬暢銷書《郭論》系列,共3冊。《郭論》拾遺明清歷史、解讀市井文化、大話經典名著……郭德綱以更獨特的視角、更有溫度的故事,解讀中國人骨子里的“忠”與“義”。洞察人生,燭映世變,史學、文學、哲學一次到位。慢火烹茶,進退有度,體會中國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熱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郭論》,帶你領略更大的江湖。《撿史》“說起來誰都不信,我其實是一個好靜不好動的人。”郭德綱在“郭論”系列的《撿史》中說,“最近下雨,我每天在家里坐著,讀讀書,看看戲,就覺得很快樂。”他喜歡讀史,“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古人說‘鑒以往可以知未來’,就是這個意思。”《撿史》是百萬暢銷經典“郭論”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綱通過剖析歷史人物,復盤一場場暗流洶涌的權力游戲,剖析君臣博弈法則,發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處。學說話、學辦事、學為人處世,不可不讀《撿史》。從廟堂到江湖,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陰謀陽謀、君臣博弈法則、韜晦心術、中國式社會人情世故,盡在郭論《撿史》篇。《江湖》“走江湖的人,講究三硬:官面兒的靠山硬;道兒上的關系硬;本身能耐硬。”——郭德綱《江湖》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樣的城府、心機和格局?看郭德綱煮酒論史,江湖大佬論江湖,從官方正史、逸聞野史和民間故事中提煉出中國式人情社會的底層邏輯,點破江湖、官場、商場玄機,一本書教你做人、防人、馭人。“心有波濤面含春色,此為江湖。”
郭德綱 ·文集 ·53.6萬字
本書輯錄王瑤先生在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兩個研究領域的若干經典論文,內容包括文學的新與變,考據學,現代文學所受的外國文學的影響,魯迅等人對于中國文學遺產的態度和他們所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等。
王瑤 ·文集 ·37萬字
【黑馬作者戚舟作品集。四季始于暖春,止于凜冬。以北疆之美,頌生命之歌。開往阿勒泰的列車在曠野里飛馳,追逐著落日。待一棵樹在風雪里茁壯,下一站,是永不落幕的春天。】微風拂面,月色林梢,以春題詞,記錄每一抹絕色。熱氣蒸騰,萬物盛開,人間鮮亮,感嘆狂夏之喧鬧。落葉蕭瑟,秋苔悄長,雨冷夜涼,秋日也勝過春朝。白霧凜冽,冷冬飄雪,夜燈昏黃,暖意在心間縈繞。人生平庸也好,璀璨也罷,如林間藤蔓,在或長或短的年華里,盡可能讓生命盛放一場就好。
戚舟 ·文集 ·13.1萬字
本書是當代學者顏煉軍的一部文學批評文集。這本書匯集了作者歷年談詩論藝、讀書行走的文章。在作者看來,理想的批評寫作不光要有理有據有思想,更要言之有文,磨礪絕技,不時讓舊句換新顏。本書不妨看作是向理想批評邁進的重要一步,全書充滿細致溫暖的讀書閱世心得,在文字的博覽與繽紛背后,不失謹慎精細的判斷。書中各部分曾在《經濟觀察報》《文藝爭鳴》《廣州文藝》《揚子江評論》《新京報》等報刊發表,其評論精辟、見解獨到,仔細讀來還可以發現作者學術研究的品性修養,是非常難得的一部文學批評文集。
顏煉軍 ·文集 ·13.5萬字
本書是阿來任職《科幻世界》期間的一系列以科普、科幻為主題的散雜文合集,從中可了解1997—2005年間世界科學界的發展軌跡,不僅讓我們仰望星空,也讓我們俯視大地、內窺自己。作者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科學成果的應用給人類帶來的從生活到思想到精神的影響做了深刻闡述,而這些見解即使今天讀來依舊發人深省。
阿來 ·文集 ·11.7萬字
《沈衛星文化評論集》是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先生的一部精選集。共收入他1982—2013年期間所寫的有關文化評論的文章92篇,約42萬字。這些評論文章曾發表在《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報紙雜志上。
沈衛星 ·文集 ·3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