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夜窗鬼談》系日本著名的漢文短篇志異小說集,《東齊諧》是其姊妹作。兩者有日本《聊齋志異》與《子不語》之美譽。作者石川鴻齋以儒學家和漢學大家的身份縱談玄幻,在儒家裨益世風的框架下自行懷抱,熔煉闡釋,闖出了一條別具一格的文路。《夜窗鬼談》是他以收集的前人著作和民間掌故為胚胎,剪裁、潤色、編改、加工,二次發揮而成的,頗能“追蹤晉宋,不在唐人后乘”。而《東齊諧》則是他原創的神鬼故事,也有些是利用既成的傳統怪談,改編為詼謔笑話,博人一悅。
(日)石川鴻齋 ·民間文學 ·9.7萬字
上古中的天神地鬼圖鑒:后土、土伯、神荼郁壘、鬼車、梼杌窮鬼、魑魅魍魎、窮奇、猰貐、禍斗、虛耗......地府中的冥王鬼差圖鑒:酆都大帝、十殿閻羅、孟婆、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十大冥帥......民俗市井中的妖魔鬼怪圖鑒:惡鬼、吊死鬼、水鬼、產鬼、廁鬼、鬼打墻、鬼壓身、僵尸鬼......
棗仙兒著 金藝晟繪 ·民間文學 ·3.3萬字
杭州西《西湖民間故事》由杭州市文化局主編,自1978年首次出版后,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支持和關注,不斷重印再版。2023年是杭州的亞運之年,《西湖民間故事》可謂宣傳杭州城市文化的一張金名片,中英版的出版可謂正當其時。《西湖民間故事(中英版)》是深受幾代讀者喜愛的長銷書《西湖民間故事》的中英對照雙語版,以精裝中文版與平裝英文版組套的形式推出。全書甄選20個和西湖有關的民間故事,如我們熟知的《白娘子》《東坡肉》《飛來峰》等。英文版由多年從事翻譯工作的美籍華裔周天翻譯,盡顯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和江南民間故事韻味。央視《國家寶藏》“國寶守護人”葉露盈工作室為《西湖民間故事》傾情繪制40余幅精美插圖,使得原本感覺古老的民間故事煥發出童趣光彩,使讀者得到民間文化的熏陶。
杭州市文化局編 葉露盈等繪 ·民間文學 ·6.9萬字
神話傳說中的鬼差陰煞圖鑒:鐘馗、鬼王、飛天夜叉、羅剎、日夜游神、門神、土地神......神話傳說中的兇靈惡煞圖鑒:太歲、回煞、無頭鬼、地煞、落頭民、鬼哭、地狼、五奇鬼、倀鬼、厲鬼......神話傳說中的人形獸煞圖鑒:西王母、鯀、陸吾、燭龍、九鳳、混沌、蠱雕、鑿齒......
棗仙兒著 金藝晟繪 ·民間文學 ·3.8萬字
神話傳說中的水神海怪圖鑒:瑤姬、水伯天吳、鹽水女神、大蟹、女人國、豬婆龍、巴蛇......神話傳說中的水妖河鬼圖鑒:鮫人、水母、元緒、擔生、鬼蜮、鬼母、妒婦津、沔水河妖......神話傳說中的河精水怪圖鑒:螺精、黑魚精、蛙女、丁姑、王六郎、八大王、水莽鬼、禿尾巴老李、龍女、河伯......
上古神話中的靈獸圖鑒: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龍馬、白澤、麒麟……神話傳說中的龍子圖鑒: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負屃、鴟吻、饕餮……神話傳說中的靈禽神獸圖鑒:三足烏、諦聽、獬豸、貔貅、九嬰、兕、九尾狐、哮天犬……
棗仙兒著 金藝晟繪 ·民間文學 ·3.4萬字
神話傳說中的山精野妖圖:鑒美人皮、五道將軍、瘟崇、災靈、山神、南星北斗......神話傳說中的山精獸怪圖鑒:無支祁、山魈、雷精、趙燕奴、黿精鬼怪、木精書怪、虎神、狐仙、白衣少年......神話傳說中的山陰野魅圖鑒:賣鬼、鬼孩兒、陰靈、冥報、鬼儒、紙扎神像、勸善、無頭山鬼、黃仙、私魅......
神話傳說中的戰帝圖鑒:黃帝、顓頊、祝融、句芒、蓐收、禺強......神話傳說中的戰神圖鑒:九天玄女、女魃、應龍、羿、雷神、電母、英招、龍伯、二郎神楊戩、阿修羅......神話傳說中的神魔圖鑒:蚩尤、刑天、夸父、共工、飛廉、屏翳、相柳、后卿、贏勾......
《驚奇與怪異:域外世界怪物志》是一本好奇心之書,是在尋找世間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過程中,偶有所得,編撰而成。也是一本志怪之書,收集了人們在了解未知事物的途中,以想象力凝結而成的誤解,并對這些誤解進行深入淺出的挖掘,試圖找出其背后的故事。同時也是一本鏡像之書,希望對照這本書,能夠發現一些東西方共同存在的觀念、思維,試圖減少一點對東西方認知差異上的迷思。《夜窗鬼談》系日本著名的漢文短篇志異小說集,是他以收集的前人著作和民間掌故為胚胎,剪裁、潤色、編改、加工,二次發揮而成的,頗能“追蹤晉宋,不在唐人后乘”。而《東齊諧》則是他原創的神鬼故事,也有些是利用既成的傳統怪談,改編為詼謔笑話,博人一悅。
劉星 石川鴻齋 ·民間文學 ·18.6萬字
《詹姆斯·瑟伯寓言集》是一冊中英對照雙語版圖書,包括詹姆斯·瑟伯寫于1940年的《當代寓言集》及1956年的《當代寓言集》(續篇)。這兩本幽默寓言可以說是詹姆斯·瑟伯出色的著作之一,文體非常簡潔,對人類的弱點洞察入微,毫不留情。書中除了改編一些古老的寓言,瑟伯也加入了自己原創的故事。另外,書中還收錄了瑟伯本人的親筆插圖,圖文并茂。他的畫筆能極為準確地捕捉到并投射出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充分展示出其自身出眾的個體感知力和想象力。
(美)詹姆斯·瑟伯 ·民間文學 ·8.4萬字
希臘先民生活在一個無法區分現實與夢幻的年代,在那個年代,每個自然現象都是有著人形的神,每個生活片段都可能被編織進神話中。身為19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霍桑又給那亦真亦幻的夢境染上了時代色彩,他用風趣的調侃取代道德教化,談笑間借龍牙武士的爭斗影射出人類的自相殘殺,借小矮人的勝利贊揚了不屈的勇氣,讓愉悅安寧的陽光照進讀者的心靈。本書收錄了諸如“噴火怪獸喀邁拉”“美杜莎的腦袋”“金羊毛”“龍牙武士”“三個金蘋果”等十二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
(美)納撒尼爾·霍桑 ·民間文學 ·18.1萬字
黃河作為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我們的母親河,蜿蜒5464公里,流淌數千年,滋養了一代代炎黃子孫,也塑造了多彩的中國形象。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對其吟詠不絕,讓其聲名更盛。但是伴隨著奔騰的流水,水患災害也成為困擾人們的難題。黃河是如何形成的?黃河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寬廣流域內一個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名是如何來的?為了治理黃河水患,又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黃河傳說故事》精選28個以黃河為主題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故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讀者更加了解黃河,更加近親黃河。
山海經民間故事系列編委會主編 陳菲菲繪 ·民間文學 ·3萬字
《伊索寓言精選》收錄了《伊索寓言》中最著名的二百余篇寓言。《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內容大多與動物有關。書中講述的故事簡短精練,刻畫出來的形象鮮明生動,每則故事都蘊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會矛盾,或抒發對人生的領悟,或總結日常生活經驗。該寓言集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伊索寓言》對后代歐洲寓言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是西方寓言文學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傳播最多的經典作品之一。
(古希臘)伊索 ·民間文學 ·4.9萬字
《唐宋傳奇集》是魯迅花費十余年心血而輯成的傳奇集。魯迅將其分為8卷,前5卷收唐傳奇32篇,后3卷收宋傳奇13篇。據《文苑英華》《太平廣記》《青瑣高議》等著作,選錄單篇傳奇,編成此集。書末附有《稗邊小綴》1卷,對各篇的作者、版本和故事內容作了考證說明。本書參考了上海北新書局、上海聯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第10卷收錄的《唐宋傳奇集》等在內的多部不同年份出版的讀本編校而成。此外,編者根據近代名家汪辟疆所校之《唐人小說》,從中摘取數篇精華,作為本書之附錄,使讀者可以欣賞到唐傳奇的魅力。
魯迅校錄 竹馬書坊校注 ·民間文學 ·17.9萬字
關于老罕王努爾哈赤的傳說在東北地區廣泛流傳。這些傳說既描述了清太祖戎馬一生的英雄業績,又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女真人的社會生活。本書作為口頭傳統視野下的個案研究,旨在從傳說文本的形成入手,圍繞個人敘事與地方傳統的交互影響,對如何理解民間敘事文類作出實踐層面的回應。當代搜集整理的傳說文本己然構成以口頭為中心,文類多元,層次鮮明的傳說集群。與散落的傳說文本相比,匯聚到新賓縣故事家查樹源這里的,是結合自身藝術才能講述得較為完整的長篇形態。這一尚在進行中的講述活動為我們捕捉民間敘事文類的形態轉換提供了依據。基于在民俗過程中理解文類的觀點,作者試圖以努爾哈赤傳說的文本研究為例,打破固有文類思維的局限,提出以個人敘事為突破,貫通地方傳統,從而闡釋民間文化的研究理路。
劉先福 ·民間文學 ·19.9萬字
抗戰歌謠作為反映抗日戰爭期間民眾生活、思想的藝術形式,從其產生過程、傳播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它不僅具有歌謠的“民粹性”特點,也帶有強烈的官方色彩、政治意識和時代特點。隨著時代的不斷流變,抗戰歌謠的社會功能不斷發生變化。抗日戰爭中,在晉東南地區,中國共產黨通過對民間歌謠全面而深人的利用與借鑒,使抗戰歌謠不再僅僅只是鄉村民眾自娛自樂的表達方式,更成為具有強烈政治意味的宣傳工具,歌謠所固有的娛樂功能被政治功能所取代。改革開放后,晉東南抗戰歌謠發揮著新的歷史功能,它開始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和地方文化認知,服務經濟和文化娛樂功能逐漸取代了既有的強大政治功能,成為了新時代抗戰歌謠的主要功用。
李榮 ·民間文學 ·16.2萬字
本書以兩漢時期謠諺文化的發展與傳播為研究對象,通過細致梳理歷代文獻,對這一時期謠諺作品的本事、出處、數量、類別進行了摸排,分析了謠諺作品多樣的形式、內容、風格及其藝術表現力,考察了漢代謠諺的地域分布、不同類別作品的傳播范圍。通過分析漢代謠諺運用的場合與方式,對漢代社會各階層人士,包括下層民眾、文人儒士、太學生、朝廷官員及讖緯家、政治活動家運用謠諺文化的情形和動機進行了探討。從傳播的方式、載體和變異三個方面對漢代謠諺復雜的社會傳播情況進行了考述;從謠諺藝術本身的發展與完善、官方相關政策的影響、人們日常精神需求三個方面對漢代謠諺文化盛行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孫立濤 ·民間文學 ·17.8萬字
作為滿族史詩,《天宮大戰》保留了大量滿族先民記憶中的創世神話、洪水神話、盜火神話等內容,以三大女神為主的三百女神更是構筑了神奇的女神殿堂。三百女神作為善神與惡神耶魯里神系經過多次爭斗后,女神取得勝利從而奠定了天庭秩序及人間秩序。《天宮大戰》最初以滿語演述傳誦,后因滿語式微,民眾將文本以漢字記音滿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天宮大戰》原為9腓凌,本譯注將迄今保留的7腓凌翻譯出來,以期還原滿語樣貌。
高荷紅編著 ·民間文學 ·1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