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清代孔尚任創作的《桃花扇》傳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是一部抒情韻味很濃的傳奇劇,將悲壯的歷史、凄慘感傷的愛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令人動情不已又發人深思。《桃花扇》又具有一突出藝術特色,即在真人真事、有憑有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虛構來進行歷史劇創作。其中,《哄丁》《偵戲》《鬧檞》《迎駕》《媚座》《罵筵》都是能展現作者騰挪運作才思的好戲。該劇人物刻畫須眉畢現,形神兼備,亦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
(清)孔尚任著 王季思等校注 ·戲劇 ·18萬字
哈羅德·品特為當代英國戲劇的旗幟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熱演于英國戲劇舞臺之上,直至今日。同時,這些作品也成為了許多其他國家、地區劇院的經典演出劇目。品特的獨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豐富性和隱晦性。該書探討了哈羅德·品特戲劇的藝術特點,主要側重以下幾方面:品特戲劇的結構,語言,人物設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內涵。無論是涉及的主題,人物的類型,或是語言的風格等,都有獨到新奇的一面。通過閱讀此書,希望品特在國內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國的舞臺上被演繹。
蔡芳鈿 ·戲劇 ·10.3萬字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共18冊),這套叢書還有《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6:在奧利斯的伊菲革涅亞》《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2:瘋狂的赫刺克勒斯》《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8:圓目巨人》《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1:俄瑞斯忒斯》《歐里庇得斯悲劇集4:赫刺克勒斯的兒女》等。
(古希臘) 歐里庇得斯 ·戲劇 ·4.1萬字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這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印度:杜拉斯全集7》是《杜拉斯全集》第7卷,以《印度》為名,收錄杜拉斯于1970年代創作的四部有代表性的電影劇本:《印度之歌》《納塔麗·格朗熱》《恒河女子》《卡車》。《印度之歌》是一部奠定杜拉斯電影導演地位的劇作,創作于1973年。故事圍繞法國駐印度大使夫人安娜-瑪麗·斯特雷特和她身邊的三個朋友展開。《納塔麗·格朗熱》是杜拉斯作為電影導演的轉型之作,創作于1973年,同年在杜拉斯的住所里拍成電影。這是一部關于女人的作品,極具古典主義風格。附錄收入的《恒河女子》是《愛》的劇本形式,同年在杜拉斯常住的濱海特魯維爾排成電影。《卡車》創作于1977年,包括電影劇本、拍攝說明以及與米歇爾·波爾特的相關談話。由著名影星熱拉爾·德帕迪約和杜拉斯扮演的兩個角色坐在門窗緊閉的房間里,談話不時切換到卡車繞著巴黎行駛和停下來讓人搭順風車的鏡頭,對一部潛在電影的口頭描述和電影可能形成的圖像交替出現。
瑪格麗特·杜拉斯 ·戲劇 ·12.8萬字
《都是我的兒子》是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的著名戲劇家阿瑟·米勒成名作,1947年于百老匯首演并連演328場,獲得托尼獎、紐約劇評界獎等多個獎項。故事刻畫了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在二戰中大發戰爭財、道貌岸然的父親,看似柔弱卻努力維持整個家庭秩序的母親,在戰爭中神秘失蹤的飛行員小兒子,沖動而有正義感的的大兒子……每個人懷著內心的秘密,以謊言維系著平靜的生活。隨著鄰家女孩的到訪和一封信的出現,人們得知了三年前小兒子失蹤的真相,這個看似幸福的家庭在真相被揭開的那一刻面臨分崩離析。作者以富有古希臘悲劇色彩的筆法書寫現代社會中的人性暗礁,揭開寧靜生活表象下的平庸之惡。
(美)阿瑟·米勒 ·戲劇 ·5.7萬字
本書為莎士比亞戲劇典藏系列的一種,本系列為雙語版(英文為英國原版小說),書中配有插畫大師休·湯姆森的鋼筆插畫,并隨書贈送劇場版有聲讀物,純正美語發音。本書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這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6萬字
一個女人40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20世紀40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隨后大員遇難,上海解放,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頓似漂萍。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陰差陽錯,幽怨百結,想來都是命里注定。面對時代的汪洋大海,她軟弱地固守昔日的生活方式和情調,漸漸沉溺……80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一名叫“老克勒”的懷舊青年發生畸戀,余光暗淡,心懷熱烈,卻意外地死于非命,飲恨黃泉……
趙耀民 ·戲劇 ·3.6萬字
本書是烏·白辛的劇本集,收錄了電影文學《冰山上的來客》、話劇《黃繼光》、歌劇《映山紅》。《冰山上的來客》以邊境擾亂勢力的賽密爾匪幫企圖偷越國境開展陰謀活動,與楊排長識破障眼法帶領邊防戰士將匪幫一網打盡的斗爭為主線;同時穿插真假巴里古兒的身份之謎,塔吉克老人尼牙孜家娶親卻突遭變故的情節,以及戰士司馬宜和真巴里古兒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劇情懸念叢生、一波三折,邊疆雄奇瑰麗的風光躍然紙上,少數民族熱情大方的性格和極富特色的民俗風情的展示使人物生動鮮活。
烏·白辛 ·戲劇 ·12萬字
《愛的徒勞》是莎士比亞早期格調最為明快的喜劇之一。講述了那瓦國國王和三個貴族朝臣的故事,一開始,那瓦國君臣四人發誓要清心寡欲,拒絕一切物質享受,不近女色,不料法國國王派公主帶三名侍女前來談判某地歸屬問題,四名男子很快放棄初衷,各自墮入情網。莎翁在劇中以巧妙的情節創造出許多使觀眾捧腹的笑料,嘲笑了摒棄愛情的禁欲主義,也嘲笑了愛情的盲目性,全劇到處都是文字游戲和雙關語,劇中各階層的語言特色和穿插其間的民歌等,充分表現了莎士比亞的語言天才。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萬字
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中的一卷,收錄《林妖》、《沒有父親的人》兩部多幕劇,是契訶夫戲劇創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沒有父親的人》據考證創作于契訶夫大學時代,較不為人知。劇本描寫外省貴族莊園的沒落,描繪了以主人公普拉東諾夫為代表的一群無事可做,在憂郁煩悶中打發日子的知識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訶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紀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敘述以一個脾氣怪異、自私的教授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這一思想獨特卻不被眾人理解的醫生形象,被視為“優美的戲劇化的中篇小說”。研究界公認《林妖》是《萬尼亞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現契訶夫戲劇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俄)契訶夫 ·戲劇 ·15.1萬字
本書包含三個話劇劇本,其中《汽水》是紀念抗震救災14周年的,通過茶坪村民安三娃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懷孕的李秀芬的故事,反映了災區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男人的房間》通過三個不同年齡段的男性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的聊天,探討了當下男性對于工作、婚姻和人生意義的態度。《陀螺》則通過一個老人的愛情反映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劇本運用獨角戲的方式,以小見大,透過趙乾亮的人生經歷反映國家的發展和變化。
唐敏 ·戲劇 ·8.6萬字
《長生殿》清初洪昇創作,共二卷,五十出。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通過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同時又表達了對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情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唐朝統治的同情,寄托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翁敏華 陳勁松評注 ·戲劇 ·18.3萬字
1974年,《習慣的力量》在薩爾茨堡藝術節首演,是托馬斯·伯恩哈德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喜劇。馬戲團老板加里波第為了克服疾病、衰老和平庸混亂的現狀,決定練習大提琴。多年來,在馬戲團巡演之余,加里波第試圖與馬戲團的小丑、馴獸師、雜耍和他那走鋼絲的外孫女一起完整地表演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奏出完美的音樂。然而,排練常常由于各種原因不得不中斷,成為全然的災難。年復一年的怪誕演練變成了馬戲團的常規。我們不喜歡這生活,但這生活必須得過;我們都憎恨鱒魚五重奏,但必須去演奏它。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戲劇 ·4.1萬字
《奧瑟羅》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大約于1603年所寫作的,主角奧瑟羅是一位黑皮膚的摩爾人,擔任威尼斯軍的統帥。他聽信部下的讒言,殺死了美麗忠貞的妻子黛絲德莫娜,等到真相大白后,奧瑟羅悔恨交集,終于用刀自盡,追隨愛妻于黃泉下。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倫敦的WhitehallPalace首演。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6萬字
國內學界對布萊希特的譯介,幾乎都集中在其戲劇作品方面,實則,布萊希特在成為戲劇家之前,是一位知名的劇論家和馬克思主義文論家,他的“陌生化效果”和“史詩劇理論”,以及將馬克思主義與戲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戲劇完美結合的戲劇方法,影響西方戲劇理論界、民國以降的中國現代戲劇理論界以至今日,本書正是收錄國內未有譯介的布萊希特論史詩劇作品,讓讀者了解到他的非亞里士多德理論體系是如何建立而成的。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8.1萬字
本書是泰戈爾的戲劇選集,收錄了《花釧女》《犧牲》《摩克多塔拉》《國王》《郵局》《馬麗妮》《南迪妮》等七部戲劇作品。泰戈爾是印度近現代重要的戲劇家,既有豐富的戲劇創作,又有深刻的理論思考,將東西方戲劇詩學熔為一爐而又實現了雙重超越,是東方戲劇詩學現代轉型的范例。本書所選的劇作是泰戈爾不同時期的創作,全面展示了泰戈爾的戲劇思想和創作成就。
(印)泰戈爾 ·戲劇 ·18.9萬字
“讀懂小津安二郎,你就懂得了人生。”小津安二郎,日本家喻戶曉的電影導演、劇作家。他一生共執導影片54部,創造了獨特的電影美學,深刻影響了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的發展,也影響了日本現代生活美學和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態度。翻開小津安二郎經典作品集,你會驚喜地發現:小津安二郎常常三言兩語,讓人醍醐灌頂,瞬間喚醒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熱愛。本書收錄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早春》《東京暮色》。
(日)小津安二郎 野田高梧 ·戲劇 ·10萬字
《琵琶記》是元末戲曲作家高明根據長期流傳的民間戲文《趙貞女蔡二郎》改編創作的南戲,是中國古代戲曲中的一部經典作品。描寫的是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喜歡戲曲故事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琵琶記》基本上繼承了《趙貞女》故事的框架,但改變了原故事中蔡伯喈背親棄婦的形象。它保留了趙貞女的“有貞有烈”,但對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讓他成為“全忠全孝”的書生。全劇結構完整巧妙,語言典雅生動,顯示了文人的細膩目光和酣暢手法,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結合的作品。《琵琶記》的文學成就,大大超過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中的作品。自問世以來,流播六百余年,一直頗受世人的關注。它還被譯為法文、日文,傳播國外。全劇典雅、完整、生動、濃郁,顯示了文人的細膩目光和酣暢手法,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的結合。不論在思想內容上,人物形象上,還是在結構和語言方面,《琵琶記》都有獨特之處,值得欣賞玩味。因此,《琵琶記》是一部值得弘揚的優秀劇作。《琵琶記》在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只影響到當時劇壇,而且為明清傳奇樹立了楷模。所以,過去把它稱為“南戲之祖”。
高則誠 ·戲劇 ·3.4萬字
失約是人與之間的錯過,而柳玫和沐陽的一次失約,卻是命運般的錯過。然而,這也許就是一種緣分吧,其實愛情不過是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但柳玫和沐陽的愛情故事絕非這么簡單……
梁道 ·戲劇 ·4.1萬字
《茶館》是老舍的話劇名作,也是北京人藝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本劇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排,通過一個茶館寫出了近現代社會和時代的縮影。茶館老板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于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本書為葉淺予插圖本。
老舍著 葉淺予繪 ·戲劇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