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無事生非》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之一。寫作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亞喜劇寫作最成熟的時期。劇中數條線索巧妙穿插,最吸引人的是培尼狄克和貝特麗絲的戀情。他們起初誓抱獨身,相互諷嘲,各不相讓,最后彼此傾倒,完滿結合。內容熱鬧歡樂,并富哲思。人物性格鮮明,妙語連珠。劇中人物探尋的則是兩性關系中的自我意識以及彼此間的真誠與尊重。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9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后人將其改編成電影、故事、游戲、繪畫等。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1萬字
《莎樂美》是王爾德根據圣經故事而創作的一部著名作品,講述了猶太公主莎樂美如何誘使繼父希律王殺死施洗者約翰的故事。劇中的莎樂美向約翰求愛而遭拒絕,發誓要吻到他的嘴唇,最后不惜令人砍下約翰的頭。兩千多年,她的形象遍及繪畫、雕塑、文學、戲劇、歌舞、電影等多個領域,成為無數藝術家的靈感焦點。諸位大師通過莎樂美,傳遞他們對人性的理解。王爾德塑造的莎樂美,將她的愛與恨交織在故事里,充滿了神秘與誘惑,賦予了這個形象新的內涵。
(英)王爾德 ·戲劇 ·2.3萬字
世紀之交,北京城內,裕泰茶館。八旗子弟常四爺和松二爺、黑幫老大黃胖子、司令部沈處長、想娶老婆的龐太監、相面為生的唐鐵嘴、熱心民族救亡的秦二爺、女招待小丁寶、人販子劉麻子……各色人等,來者皆客,年輕掌柜王利發,每天送往迎來小心伺候。蕓蕓眾生,世間百態,在這間小小的茶館輪番上演,直到大家被時代的巨浪淹沒……
老舍 ·戲劇 ·6.7萬字
畢業季到了,同學們紛紛北漂南下,而頗受校花關注的劉德志卻選擇了“日子還在繼續,每天送著快遞”的生活,加入了萬邦快遞。他與房東的養女含月、馬小嬋演繹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任務描寫活潑生動,故事條理性強,值得一讀。
魏蘊曉 ·戲劇 ·6.1萬字
世稱《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歡喜》為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是人類文學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四大喜劇代表了莎士比亞喜劇藝術的最高成就。其基本主題是歌頌愛情和友誼。作者在作品中贊美了友誼和仁愛精神,無情地批判了封建門閥觀念、家長專制,批判了中世紀以來的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并在對愛情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贊美中,表現了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莎士比亞四大喜劇》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朱生豪先生研究與翻譯的重要成果。
(英)威廉·莎士比亞 ·戲劇 ·16.2萬字
哈羅德·品特為當代英國戲劇的旗幟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熱演于英國戲劇舞臺之上,直至今日。同時,這些作品也成為了許多其他國家、地區劇院的經典演出劇目。品特的獨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豐富性和隱晦性。該書探討了哈羅德·品特戲劇的藝術特點,主要側重以下幾方面:品特戲劇的結構,語言,人物設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內涵。無論是涉及的主題,人物的類型,或是語言的風格等,都有獨到新奇的一面。通過閱讀此書,希望品特在國內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國的舞臺上被演繹。
蔡芳鈿 ·戲劇 ·10.3萬字
國內學界對布萊希特的譯介,幾乎都集中在其戲劇作品方面,實則,布萊希特在成為戲劇家之前,是一位知名的劇論家和馬克思主義文論家,他的“陌生化效果”和“史詩劇理論”,以及將馬克思主義與戲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戲劇完美結合的戲劇方法,影響西方戲劇理論界、民國以降的中國現代戲劇理論界以至今日,本書正是收錄國內未有譯介的布萊希特論史詩劇作品,讓讀者了解到他的非亞里士多德理論體系是如何建立而成的。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8.1萬字
布萊希特最早闡述自己對戲劇新觀點的文字,多系以劇本說明的形式寫就的,如《關于〈馬哈哥尼城的興衰〉跋語》《關于〈三角錢歌劇〉跋語》等,希特勒上臺后,布萊希特流亡國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爭,更無暇作系統的理論梳理。《戲劇小工具篇》是作者戰后回國途中在瑞士撰寫的,可說是布萊希特第一篇系統的理論著作,素有“新詩學”之稱。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8.2萬字
本叢書將契訶夫戲劇作品的優秀中文譯本結集,分四卷出版。本卷包含名劇《海鷗》和《伊凡諾夫》。喜劇《海鷗》描寫鄉村富家少女妮娜的愛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高翔著的海鷗形象成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伊凡諾夫》是契訶夫的第一部戲劇力作。
(俄)契訶夫 ·戲劇 ·11萬字
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中的一卷,收錄《大路上》、《論煙草有害》、《天鵝之歌》、《熊》等獨幕劇共九種,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實驗色彩,體現契訶夫在獨幕劇上的特殊風格探索,是契訶夫戲劇創作光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俄)契訶夫 ·戲劇 ·8.2萬字
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中的一卷,收錄《林妖》、《沒有父親的人》兩部多幕劇,是契訶夫戲劇創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沒有父親的人》據考證創作于契訶夫大學時代,較不為人知。劇本描寫外省貴族莊園的沒落,描繪了以主人公普拉東諾夫為代表的一群無事可做,在憂郁煩悶中打發日子的知識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訶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紀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敘述以一個脾氣怪異、自私的教授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這一思想獨特卻不被眾人理解的醫生形象,被視為“優美的戲劇化的中篇小說”。研究界公認《林妖》是《萬尼亞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現契訶夫戲劇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俄)契訶夫 ·戲劇 ·15.1萬字
本卷包含契訶夫經典名劇《萬尼亞舅舅》、《三姊妹》和《櫻桃園》,按創作時間排序,并收錄焦菊隱寫于1943年的《<櫻桃園>譯后記》。這三個劇本,雖然故事不同,所表達的都是契訶夫始終關注的主題:他憎惡十九世紀末俄國社會隨處可見的、只知道用一些不連貫的空談,對“未來”的空想,以充實當下空虛沒落偷懶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勞動卻被毀滅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詩一般的結構和臺詞、背景描述,創造了現代戲劇的開端。
(俄)契訶夫 ·戲劇 ·14.5萬字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是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后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后,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英)莎士比亞 ·戲劇 ·7.6萬字
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后代要做王。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里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神經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麥克白一出場即心懷異志,弒王篡位,為了鞏固王位,又殘暴屠殺人民,使全國血流成河,置社會于混亂,陷人民于水火,可謂與理查三世是同樣的暴君。這樣的暴君,其痛苦與覆亡乃罪有應得。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9萬字
本書是莎劇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愛情經典名著。在這一劇作中,莎士比亞突出表現的是人文主義的愛情理想與封建觀念、封建勢力之間的尖銳沖突。他把青年人的命運同他們所在的整個城市的安全聯系在一起,封建家族之間的血腥仇殺,不僅造成了青年人的愛情悲劇,也給城市帶來了災難。在劇本中綜合地出現了歷史劇中常見的譴責封建紛爭的主題和喜劇中常見的歌頌理想愛情與友誼的主題。這是一個悲劇,但全劇充滿著濃郁的抒情詩的色彩,包含有大量的喜劇因素。最后,青年人的犧牲換來了兩家的和好與全城的和平,家長們還決定為他們塑造金像。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5萬字
《雅典的泰門》是莎士比亞的最后一部悲劇,大約寫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貴族泰門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些阿諛奉承的“朋友”,無論窮人還是達官貴族都愿意成為他的隨從和食客,以騙取他的錢財。泰門很快家產蕩盡,負債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們”馬上與他斷絕了來往,債主們卻無情地逼他還債。泰門發現同胞們的忘恩負義和貪婪后,變成了一個憤世者。他宣布再舉行一次宴會,請來了過去的常客和社會名流。這些人誤以為泰門原來是裝窮來考驗他們的忠誠,蜂擁而至,虛情假意地向泰門表白自己。泰門揭開蓋子,把盤子里的熱水潑在客人的臉上和身上,把他們痛罵了一頓。從此,泰門離開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進荒涼的洞穴,以樹根充饑,過起野獸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樹根時發現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發給過路的窮人、妓女和竊賊。在他看來,虛偽的“朋友”比竊賊更壞,他惡毒地詛咒人類和黃金,最后在絕望中孤獨地死去。
莎翁喜劇寫作最成熟時期的創作,內容熱鬧歡樂,并富哲思。比起莎翁的其他喜劇。本劇的特征是場景和語言都較為接近真實生活。克勞狄奧愛上希羅,但又害怕被拒絕,結果好友唐·彼得羅出手相助,安排一個別開生面的化裝舞會撮合他倆。當大家滿以為一切都可有個完滿的結局時,唐·約翰卻從中作梗,讓克勞狄奧誤認為希羅另有所愛。愛之愈深,恨之愈切,克勞狄奧發誓復仇,于是,一對鴛鴦的愛情磨難開始了……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萬字
《理查三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暫的執政時期,該劇本被認為創作于大約1591年。這部戲劇有時被分類為悲劇(早期的四開本),但是更準確的分類應為歷史劇,如《第一對開本》中作品分類。作品從《亨利六世第三部》展開故事情節,成為從《理查二世》開始的系列歷史劇的結束。該作品是莎士比亞第二長的劇本,僅次于《哈姆雷特》,由于《第一對開本》中收錄的《哈姆雷特》版本短于先前的四開本,因此《理查三世》是其中最長的劇本。劇本的長度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缺點,因為太長而很少被完整地表演,一些不重要的人物常常被刪減。
(英)莎士比亞 ·戲劇 ·7.9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