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記述了丁一舟賴敏從再次相識、相知到相戀的過程以及他們次去旅行的經歷。這次旅行是他們走“心”計劃全程4萬公里的開端之旅。兩人從柳州出發,一直旅行到拉薩。這一路,他們看到了沿途美麗的風景,包括八通洞、瀘沽湖等;也遇到了重重困難,如露宿野外、偶遇野豬;更感受到了來自朋友們、路人們的熱情幫助和支持。一路走來,他們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超脫物質、跨越生死的愛情,也在旅行途中舉辦了他們期待的婚禮。
賴敏 丁一舟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時間會說話》是夏立君的歷史文化散文集,是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時間的壓力》姊妹篇。全書分為“生命有初衷”、“時間會說話”、“腳趾要自由”三輯,主要收錄了《在西域讀李白》《李白的月亮出來了》《作為詩人的曹操》等篇目。夏立君的散文文字優美、情感濃烈,擁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散文精品。
夏立君 ·現當代隨筆 ·12.8萬字
生命是一個又一個過程。經歷了,感受了,還要學會去承受,學會忘卻。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亂了我的生活,也把我的心攪亂了。我一時找不到自己,聽著電話那邊的聲音感覺到是那么陌生,十四年多了,我想忘卻想著放下仇恨,可是,此時此刻聽到他的聲音,我還是心里很亂,曾經的恨一瞬間都沒有了,只有無奈和遺憾。寧靜的夜晚,暗藏著無盡的波瀾。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為什么我們活得那么累?為什么我們越來越茫然?為什么我們甚至開始不知道“我是誰”?我們被指責內卷,又被指責躺平;我們被販賣孤獨,又被推銷愛情;我們被推向對立,又被斥為無情……于是有人問,這代年輕人怎么了?可是,我們也想問,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生活、自由地生活?年輕是屬于閱讀、游歷和愛情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寶藏老師梁永安在《梁永安:閱讀、游歷和愛情》中如是說——我對年輕人有兩個建議:一,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二,要走出自我舒適區,在新的東西里尋找人生。現近代以來,愛情Z大的要素就是女性的變化,而很多男性沒有跟上女性的思想轉變。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自由時間被剝奪了,整天“996”,兩性之間自然沒有很寬松的體驗。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老師從愛情、工作、自我、修養、孤獨、社交、人格、藝術、女性文化等具體十五個主題切入當下青年群體的時代癥候,期望與青年人一起突破對問題的單一認知,找到新的理解方式,體會到生活的無限可能與多元價值。跟隨梁永安,在不確定的時代,做確定的自己。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天長小學資深英語教師陸白琦訪學英倫一年,走訪多所學校,親臨歐美教育第一線,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具有極高的借鑒價值。她將訪學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優美而又具有個性化的筆調形成文字,將她獲得的有益啟發,傳播給更多的對教育感興趣的人們。
陸白琦 ·現當代隨筆 ·8.1萬字
生命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應是像棵樹一樣,我們之中大部分人必須移植后方能開花。掙脫了心靈的枷鎖,打破了心中的瓶頸,才能追求一份淡泊寧靜;解開了心中的疙瘩,就能釋放內心的壓抑,輸贏得失就如過往云煙,轉眼即逝,要追求心靈的自由就得打開心窗,放飛孤獨,把自己融入人流之中。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如果你累了,不妨給心情放個假。
石地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本書作者以生動、老辣又充滿譏俏、智慧的文字,寫江南美食,嘆人生百味:不管是茄子心里苦,還是炒米熱心腸,也不論糖蒜有點酸,還是螃蟹愛風雅,作者筆走龍蛇,八婆八卦,在亂燉一鍋、大盆雜燴的美食美味中,描摹紅男綠女,烘托市井萬象,有人間煙火,更有世俗溫暖。
唐玉霞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長江、嘉陵江交匯,擎起天造地設、特色獨具的山城和渝中半島。自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在江州筑城設置巴郡始,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系其中之一,重慶市渝中區(渝中半島)迄今已兩千三百多年。細溯歷史它的重要地位亙古未變,彈丸之地的渝中半島三度榮膺中央直轄辦公地殊榮。一個多甲子前,國家經濟尚不發達、交通不便,城市面貌依然保持著解放前的大格局,莫說遠道的北碚,就是隔條江的南岸、江北,即便有公路相連的沙坪壩、九龍坡,人們到渝中區,統統說叫進城。市級領導機關、職能部門、重要商業、名食名店、金融中心、重點學校、文化娛樂、交通出行等優勢因素疊加于此。
張川耀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中國二十問》是央視“面對面”欄目主持人古兵的記錄之書。本書分四部分,選擇了古兵對社會新聞、國家決策、文化、體育四個領域的熱點人物的訪談,既有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的主要當事人,也有普通民眾,更有相關領域的名人名家。作者通過文字和影像,表現出目前社會時代的剪影和切面,讓生活在不同層面的人們去了解這個時代的真實印記,讓讀者能以批判的視角來思考生活、探究藝術、關注社會,發人深省。
古兵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錢君匋多才多藝,在散文創作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造詣。本書《鐘聲送盡流光》這部散文隨筆集,是編者從他近百萬字的作品中,精心挑選了三十來萬字編輯而成的。這些作品既包括作者對藝術品收藏的獨特的藝術感悟和經歷的回憶,對前人藝術的總結評論,以及自己的藝術感悟,又包括不少懷人敘事的作品,如作者同魯迅、夏丏尊、豐子愷等大家的交往,以及他們對作者的無私關愛和幫助……
錢君匋 ·現當代隨筆 ·18.7萬字
本書共分三輯,收錄了《燈下的思維》、《關于“墮民”》、《第四杯酒》、《人生不相見》、《笑的幅度》等散文作品。
朱大路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暑假生活開始了,老師給崔小薇布置了一個任務,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崔小薇和弟弟崔小剛以及一群小鎮少年們的身上,發生了諸如“失盜事故”“馬戲誘惑”“二郎灘探險”“醫院探友”“打賭摘果”“攆狗事件”等一系列有喜有憂的故事……
晏瑜 ·現當代隨筆 ·14.3萬字
《俯仰由他》是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作者穆濤先生,早年間的散文隨筆作品。
穆濤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本書用輕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銳的筆調,記錄下一個80后的工作、生活、愛情以及思想片段,給全社會展現一個真實的80后——我們已經長大了。全書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愛情、記憶、思想片段、等共分為八個部分,共約90篇文章,11萬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實生活和心路歷程。
韓龍 ·現當代隨筆 ·10.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凄其風雨夜、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飽學之士、向往云頂、別把夢鎖上、落葉的楓林、半掩的門、九粒白胡椒、無聲的遺愿、少年往事、年輕真好等內容。
馮化平 ·現當代隨筆 ·9.6萬字
《木片集》以懷人憶舊、名物風俗、草木蟲魚等主題為主題,談了蔡孑民、錢玄同等老友的故事,談了希臘神話、南北點心、農歷與漁歷、蝙蝠、貓頭鷹、烏鴉等等題目,包羅萬象。本書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對古文的大量引用,文章簡潔明快,時而夾雜著諧談,是周作人后期散文的代表作。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4.8萬字
以二十節氣寫烏鴉鍋莊。每個節氣里發生的故事都與節氣有關。每個故事里都涵蓋著一種“掙扎和悲涼的命運”,烏鴉是黑色的,是黑不是白,白不會黑,黑也不會白。分明的生活卻給鍋莊籠罩著“黑”的陰影。生活在鍋莊的人,過著的是與命運背道而馳的生活。在這里沒有明亮的希望,沒有歡樂的笑聲。只有疼痛,無限的疼痛如鬼神般糾纏。然而,細微的孤獨溫暖,使烏鴉鍋莊逐漸變得明亮。那是遠方詩歌的遠方。而這種遠方,卻是人性折射出的另外一種出路。出路雖然不能與血脈為伍,但給人添加了生氣。鍋莊的風土人情、山水云月、一草一木;鍋莊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烏鴉如何生活在鍋莊,鍋莊人最終歸于何處,《烏鴉鍋莊》會給你不一樣的辛酸和幸福的味道。
徐春林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知道了》是一本散文隨筆集。全書分四個章節,《修己》篇悟生命要義,《達人》篇明待人至理,《事功》篇悉行事大道,《明理》篇察世間規律。作者用短文、微言大義的方式,談人生、談生命、談堅強、談激情、談自信、談修為、談熬煉、談心態、談平和、談隨緣、談舍得、談操守、談內省、談浮躁、談正氣、談童心、談幸福、談老實、談聰明、談憂患、談善惡……101則短文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不同角度闡釋了對人生的系列思考,為年輕讀者修身悟理,提供幫助。
陳相飛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她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成天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她有個不錯的工作,有著讓人羨慕的身材,最重要的是她有一個疼她愛她的老公,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她沒心沒肺,單純的有點傻,她不會猜疑任何一個人,對老公更是百分之一百二的放心。她不會偷看他的短信,偷聽他的電話,他說晚點回來就晚點回來,他說是在朋友家就是在朋友家,她不會多想。只知道把孩子管好,把家務做好,把班上好。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他常懷赤子之心,以幽默風趣、典雅大方的語言,抒寫祖國的自然風景,描繪絢麗的民俗文化,感悟人情人性之美。本書插圖選自有名畫家侯長春的“舊京風情”組畫。侯先生晚年,回憶自己兒時親身經歷的老北京生活情景,采用國畫工筆重彩手法,細細擬稿,精致刻畫,完成《舊京風情》組畫,重現老北京的民俗風貌、特色商販和醇厚民風。畫中所反映20世紀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老北京的平民生活,正與老舍先生筆下的“北平”同。看侯先生的畫,會自然想起老舍先生的文。
老舍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