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風味中國》,細說風景風俗中的中國風味美食。作者根據自己從湘江到長江,穿越黃河,走近珠江,從古鎮小味到古城大味的尋味歷程,述說民風民俗里孕育的吃的故事與滋味。本書共分以下七個部分。輯一:尋味長江之濱。輯二:品飲黃河兩岸。輯三:走進嶺南。輯四:環西湖太湖嘗鮮。輯五:那年高原草原覓原味。輯六:山行食記。輯七:辣潤湘江。
范命輝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孫犁的創作生涯長達六十多年,以“文革”為界,分為風格不同的前后期。前期作品明凈柔美,以淡筆勾勒出如畫的鄉土民風,被稱之為“詩體小說”,代表作是《荷花淀》、《蘆花蕩》、《鐵木前傳》等,模仿者很多;后期作品趨于平淡簡潔,明顯繼承了中國古典的精髓,于平淡之中深蘊著文化和人生的思考,代表作如《蕓齋小說》、《報紙的故事》、《書的夢》以及大量的讀書筆記等。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首先是他經歷了1956年到1966年的大病(神經衰弱)和十年“文革”的大起大落,他自稱為:“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廢于遭逢”;其次是在這二十年間,他讀了大量古代典籍,深受影響。
孫犁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本書選取了民國時期三對著名的文人愛侶:張愛玲與胡蘭成、徐悲鴻與蔣碧微、蕭紅與蕭軍,講述他們之間的情感糾葛,愛恨離別。甜蜜、猜忌、背叛、挽留、決絕、留戀……他們因愛而相逢,亦為愛而離去,纏綿悱惻、千回百轉、令人扼腕、更引人思索,或許比相愛更難的是相知、相守。以現代人的視角重新審視他們之間的情路歷程,你會對自己的愛情與婚姻有新的感悟。
孔莉萍 張軍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心若靜,風奈何》是我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宗白華的作品集,作者將畢生精力投入哲學、美學及藝術理論的研究中,深得中國古典美學和西方現代美學精髓。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方式,他以藝術家的心態去欣賞世間萬物,并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將他的感受和認識呈現在讀者面前。閱讀這本書,讀者除了能獲得一種藝術享受之外,還能學會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人生。
宗白華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食與愛”的隨筆集。此書以溫情真愛故事打底,以食物為線索,寫都市男女的愛與痛,或嘻笑怒罵,或悲憫關懷,或尖銳剖析,直面這個世界的荒誕、痼疾與沉疴。周沖一改前兩本犀利的文筆,以溫暖治愈為底色,治愈千千萬萬的男女,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作品。不變的是,周沖的文字依然深刻、靈氣逼人,才華如花亦如刀,同時兼具深度、高度和溫度。
周沖 ·現當代隨筆 ·10.9萬字
《當相愛的人住進一個房間》是一部散文隨筆集,是人氣作者胡辛束在暢銷書《我想要兩顆西柚》之后的全新作品。全書以不同的房間為線索,走進玄關,依次經過客廳、餐廳、臥室、浴室、書房、儲藏室、陽臺,最后來到車內與戶外,展現了一對處于親密關系中的伴侶、密友之間的相處過程。作者無比真誠且細膩地探討了幾乎每一對情侶、每一段親密關系都會遭遇的生活陣痛、情感磕絆以及相處中的奇跡時刻。
胡辛束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以介紹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為主,散步、室內設計及別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瑣事,皆有作者的樂趣及巧思在內,我們也可從中獲取些家居生活的經驗,使生活更美好。
阮義忠 ·現當代隨筆 ·3.2萬字
作為中國較早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的“莎翁譯匠”,朱生豪在旁人看來是個不善言辭的才子,卻因寫給愛人宋清如的書信被譽為“最會說情話的大師”。在兩人橫跨十年的184封異地通信中,朱生豪為自己和宋清如起了許多署名和稱謂,愉悅和方達之情躍然紙上;他在信中暢談人生的理想和規劃,訴說生活的瑣碎和苦悶,點評詩詞歌賦,表達對愛人的傾慕與思念,讀來時而讓人忍俊不禁,時而因其真摯感慨萬分。在這個鴻雁傳書已成過去時的即時通訊年代,被印刻在泛黃書信上的一字一句顯得彌足珍貴。紙短情長,朱生豪用他短暫的人生,詮釋了一生只夠愛一個宋清如的深情和浪漫。
朱生豪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這是“史鐵生散文新編”的第一本,收錄了《我與地壇》、《想念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等史鐵生在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散文19篇:關于童年,關于青春,關于回憶,關于地壇,關于生命中的喜悅與傷痛?!吧弑囟ㄋ廊?,死者必定再生?!鄙褪且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生生不息。這是史鐵生帶給世人的哲學思考。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8萬字
做攝影師很多年,燕子背著相機去了很多地方潛過太平洋的海底,看過金字塔的日出坐著越野車,穿行非洲大地在時代廣場吹過風,在大西洋的甲板上看流星在撒哈拉的帳篷外看星空……她在旅行中找到快樂的力量,在世界盡頭體會孤獨的權利,在擁有與失去中明白愛無止息她一直行走、閱讀、信任愛的力量在海海人生中,劈浪前行。
燕子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2010年,曾經引起無數話題的80后開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們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們是否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是依舊瀟灑單身還是家庭美滿?又能否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本書與眾多80后一起面對這一代人的理想與迷茫彷徨與堅強,共同探討這2.04億人群集體的怕與愛。
黃偉芳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林海音講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菜配湯,配葷配素,無不適宜;苦辣酸甜,隨心所欲。這是一本綜合介紹豆腐的書,除了簡單的豆腐菜單外,還包括有關豆腐的散文、考據、諺語、詩歌、傳說、專訪等,作者更包括中、日、韓、美、德各國人。作家們挖空心思寫出他們心中的豆腐,使本書不但有菜單的實用,更具文學意義,是一本有思想、有情感的“中國豆腐”。
林海音主編 夏祖美 夏祖麗助編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本書是當代知名作家張賢亮的散文集,包含“近鄉情更怯”“天涯若比鄰”“繁華的荒涼”“關于時代與文學的思考”四大篇章,映照出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從寫作,到經商,再到國外游歷。同時他也密切關注民生、社會、文化,將很多建設性意見下筆成文,引人思考。其散文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非常適合青年學生仔細品味。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將和張賢亮一起,擁抱歲月,游歷時空。回到他久違的故鄉,盡享江南風光;奔赴“第二故鄉”,體味大漠蒼涼;歷遍歐洲,與異文明相戀……在經典名篇中閱盡人生哲思。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張賢亮用腳步丈量文明的尺度——伴你歷遍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張賢亮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知名作家梁曉聲散文集,收錄梁曉聲近年創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隨筆,語言平實,內容質樸,講述作者的切身經歷。書中內容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立足當下,回憶當年的種種,其中有對過去歲月的追憶,有對普通人故事的記述,也有作者自己的感懷。作家梁曉聲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歷史的細節,展現了中國多年來的滄桑巨變,貢獻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設設想。書中的文字將他的家國情懷一一呈現,帶領我們走入老一輩知識分子所講述的過去。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本書是“子魚ziyu”微信公眾號主推作品,作者以幽默風趣的文筆講述親朋好友平凡而溫馨的故事,講述了不同時代的平凡人的愛情、友情和親情,講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辛酸苦辣。在作者的筆下,親朋好友、同學鄰居仿佛就這么站在你面前,將他們的故事幽幽道來,讓你看到一個個平凡人身上的溫暖與愛。有些人,飽受風霜、歷經磨難,依然能一往無前,因為他們身后有家、心中有愛。
代哈哈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如何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如何應對婚姻中的明槍暗箭?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的困擾?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化解矛盾?這本書為你打開一個全新的視角,深層次分析解讀各種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原生家庭對婚姻行為的影響、外遇等多種婚姻傷害的心理原因。幫你擦亮自己的慧眼,一目了然地看清自己,精心選擇并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本書的亮點在于,它不僅有分析,更有方法和技巧。它教你如何強大自我力量,提升自我覺知力,利用技巧和策略來避免傷害,化解矛盾,促進溝通,營造雙贏的幸?;橐?。
陳素娟 ·現當代隨筆 ·18.8萬字
本書收錄了丁聰創作的472幅漫畫,是丁聰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歷史事件、寓言故事、趣聞笑談來繪制的,一文一圖,蘊含哲理,有諷刺,有幽默。本書在丁聰生前曾以《古趣圖》為書名,分一集二集出版。由于原來文字直接取自古籍,文白不一,為了增強普及度,責編把原來文字都轉述成了現代白話,書名也改為“丁聰古趣漫畫”。
丁聰繪 ·現當代隨筆 ·3.1萬字
該書中所選編的,都是丁玲記述自己生活與文學創作經歷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懷人之作,記敘了與她有過密切關系、對她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個特定時期的側影,有助于讀者對她的了解和理解。
丁玲 ·現當代隨筆 ·19萬字
《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是一本作者自選隨筆集,囊括了廖一梅投身文藝創作二十年來的精華文字,包括9篇談話錄、7篇創作手記、話劇《戀愛的犀?!贰度彳洝贰剁辍泛托≌f《悲觀主義的花朵》的經典臺詞、近130幅歷年話劇演出劇照……書寫了對生命、孤獨、痛苦、愛情以及寫作的種種獨特見解,勇敢坦率,不矯揉造作,告訴你種種人生真相。她有力氣,不虛假,幽默,動人,坦誠又清醒,書中的文字也呈現出這種氣質,有著萬鈞之力。“巧妙地度過一生有何意義?我寧愿選擇笨拙”,書中隨處可見的人間清醒式話語,總能擊中人們心中柔軟的某處,啟發人們去過屬于自己的生活。
廖一梅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本書由安徽省作協主編,收入了2016年新增的省作協會員的代表作品。主要篇目有《今日的故鄉》《母親的小院》《春天的韭香》等散文及詩歌。內容上均為謳歌偉大祖國和美好生活,表達對親人、故里的熱愛、思念之情的作品。其出版意義主要為促進我省文學事業的發展,增強作協會員文學創作的積極性。
李云主編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