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準備發芽的樹,這是一部新創作的現代寓言集,含二十三篇故事。
魯智 ·現當代隨筆 ·6151字
本書收錄了《懷念,那個叫娟的姑娘》《愿我們總能被溫柔相待》《父親的拉鏈人生》《五婆》《我從天橋上走過》《儋州印象》等散文。
車麗麗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本書收錄了《敕封碑的歷史故事》《蘇軾與太白山》《眉縣乾隆古碑的歷史故事》《青化美食坨坨面》《東湖凌虛臺的歷史故事》《眉縣康熙古碑的歷史故事》等散文。
楊燁瓊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本書收錄了《母親賣報》《懷念父親》《感恩母校》《難忘8204》《消災寺作證》《為秦始皇點一個贊》《尋覓周原》等散文。
張占勤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本書收錄了《飛鳳山鳳影》《璇璣的情思》《七音碑的悲歌》《北合廣場站立著一個人》《寂寞天子陵》《風從周原來》《村莊的塵埃》等散文。
唐志強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本書稿全面介紹了作者在美國訪學期間的所見所聞,包括自然生態、社會文化、人文素養、學校文化四個方面,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展現了作者眼中的美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者特別關注美國的教育和文化,重點介紹了大學教育以及與之相關的管理。
薛正斌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本書分為課改實踐篇、語文教學篇、立德樹人篇、組織管理篇4篇,收錄《我對校本課程開發的認識和思考》《隴東本土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開發現狀》《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本土文化教育的意義》等文章。
向文劍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本書包括:夢中的約會、浪漫的體驗、理性的河流、圓滿的人生四部分。
魯稚 ·現當代隨筆 ·5萬字
寧夏地處祖國西北一隅,北峙賀蘭山,南憑六盤山,黃河穿境而過,地理位置獨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國文藝迎來新的春天,寧夏的文學事業也步入繁榮發展的“快車道”。其中,散文詩創作方興未艾,涌現出一批富有朝氣的散文詩作家。20世紀90年代,是寧夏散文詩創作的豐收期,寧夏散文詩學會適時成立。進入新時代,特別是以中國散文詩百年慶典為節點,寧夏散文詩迎來又一次繁榮。
陳斌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本書稿由實錄、創業、傾聽、見證、回訪等章節組成,以實地采訪、今夕對比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閩寧鎮二十年來在閩寧協作平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者采訪了大量閩寧鎮人,他們分別講述了閩寧鎮最初建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移民閩寧鎮前后在衣、食、住、行和孩子教育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閩寧鎮從荒漠變成現代化美麗生態城鎮的過程。
楊學農 黎明 馬駿編著 ·現當代隨筆 ·6.5萬字
本書內容有:柔韌的愛情、私奔的公主、最后的悲劇、簡單的心愿、一直在告別、勇敢的心、荊棘上的歌唱等。
木兒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本書收入“出發的理由”、“搖滾人是什么樣子”、“廣而告之的背后”、“邊緣人創造世界”、“IT人的私生活”、“簡單幸福”等雜文。
羅婕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本書收入“和已婚男人談戀愛”、“男人的味道”、“聰明女人心”、“你那樣愛他”、“冒險時,來一場傾城”、“只愛一點點”等文章。
菊開那夜 ·現當代隨筆 ·7.4萬字
本書第一次把元代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創作納入研究視野,認為其是中國文學發展長河中頗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金蓮川藩府文人多來自金末山東、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儒學、文學等領域的精英,在融合南北學術、潛心經史研究之余還涉獵農圃、醫藥、卜筮、星歷等實學以濟世用。他們的學術主張、文化主張、文學主張直接影響了元代的文化政策。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研究對于尚顯薄弱的元代詩文研究多有補益,也為有關元代文壇格局和發展走向的深入探討提供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任紅敏 ·現當代隨筆 ·31.7萬字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優勢學科主辦,旨在反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狀況及其前沿動態的專業學術刊物,設有特稿、筆談、書評、訪談、專題評論、前沿綜述、會議紀要、項目動態、論點匯編、新資料、特藏文獻等欄目。本書是第三輯,分為特稿、文學所記憶、前沿觀察、明清文學叢稿、資料索引五個專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 劉躍進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2萬字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4.2萬字
和谷 ·現當代隨筆 ·20.2萬字
本書包括“下里巴人的快樂”、“溫柔地愛我”、“永遠的嬰兒”、“你還搖滾嗎?”等文章。
劉可欣 梁晶 周志強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未晚齋存稿》共分為四編,第一編主要系統地闡釋了中國古代寫作理論,屬于國內較為系統地闡釋寫作理論的著述,第二編為古代作品鑒賞,主要對古代的名篇進行了解讀,第三編為作者單篇文章結集,第四編為古代詩詞創作實踐,主要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創作實踐。
張廉新 ·現當代隨筆 ·3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