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代表作,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影響深遠。后來,豐子愷又發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反映了他在不同階段的思考與體悟,無論是寫至親、懷師友,還是觀宇宙人生、品世間百態,無不深刻雋永、意趣悠長。本次足本的《緣緣堂隨筆》收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續筆》,附錄了三篇作品:《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還我緣緣堂》《辭緣緣堂》,向讀者完整呈現豐子愷筆下的緣緣堂。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本書稿是國內一個精神科醫生的散文隨筆集,歷經十年,集腋成裘,是作者嘔心瀝血的、“醫學與人文”的三部曲之一。這個集子以時間為脈絡,將精神醫學歷史、心理健康以及靈性等諸多問題娓娓道來。數十年來,為彌合“兩種文化”——“自然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鴻溝,他往返于“醫道與人文”之橋,力求使懸壺濟世的醫生行善、求真與審美相統一。作者書寫視角獨特,文筆優美,圖文并茂,富有啟迪,值得廣大讀者閱讀。
李潔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倉央嘉措用佛性和俗情在雪域高原上唱響了一首首情歌,用憂愁和痛楚在布達拉宮里奏起了一曲曲情思;納蘭容若的清詞,宛如夜合樹上初發的嫩芽,猶如相思樹上的那顆紅豆,植入了世人的心肺,喚醒了世人的情感。書稿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這兩位才子的人生,對他們詩詞、情感、命運抒發胸臆。
郭航遠 ·現當代隨筆 ·20萬字
“全國中小學生喜愛的當代作家”肖復興給孩子的散文,精選36篇涉及親情友情、感懷憶事、風景美物、人生哲思等主題的佳作,《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荔枝》等諸多經典名篇曾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及中高考語文試題,清新通俗、真摯曉暢,帶孩子體味親情的溫暖與世間的妙趣,拓展閱讀視野、提升寫作能力、增進文學素養。
肖復興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汪曾祺的文學成就及文壇交往、在京劇界寫戲看戲經歷,都是親歷的一手史料。本書選擇汪曾祺對文壇、梨園往事的回憶性散文,涉及老舍、沈從文、趙樹理、裘盛戎等作家、藝術家的生動鮮活的故事,結集出版。既是美文,又具有文學、戲劇的史料價值。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旅行,是我這十年唯一莊嚴以對的事情,我走的每一寸路都是嶄新的。我不羞愧,也不后悔!“——小鵬這是一段背包十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個孤獨狂徒的夢想宣言。2001年,在論文答辯和畢業典禮之間正好有十幾天空閑時間,小鵬答辯結束后回宿舍,跟韓國同學借了一個七十升的大背包,為了增加安全感,還緊張地塞進一把瑞士軍刀。當天他就坐上南下的火車,從天津到桂林,二十四小時硬座,再轉中巴車,到達他十年旅程的第一站:陽朔。背包客小鵬的故事由此開始,十年來,小鵬沒做過什么太正經的事兒,除了旅行——這是他人生中唯一嚴肅對待的事情。經緯之間,他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旅行方式,將半個地球塞進了背包。十年,打過不同的工,睡過不同的床,遇見不同的面孔,看過不同的風景,聽過不同的語言。十年,開心過,孤獨過,驕傲過,沮喪過,熱血沸騰過,黯然淚下過,激動狂喜過,心灰意冷過。如果說青春是一首壯闊詩篇,小鵬用了整整十年,讓這首詩中的每個字都筆觸飽滿。2010年,七年后小鵬重返麗江,住在客棧,夜色中看到幾個年輕人背著大包抹著汗水正在尋找住宿的地方,他仿佛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小鵬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張北海在山西,韓松在科幻世界,賦格在柬埔寨。在正午,尋找那些遺落的故事。繼《正午1:我穿墻過去》之后,本書是“正午”系列的第二本,在內容上仍然保持了第一期的品質。開篇欄目“寫給正午的話”,本期邀請了張北海,書寫他回山西老家的經歷,平實動人。“特寫”欄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們盡力去尋找那些被忽視的人、被遺落的事。本期最突出的是《時間的工匠》和《失敗者之歌》。在“隨筆”欄目,我們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學性,以一種更自由的敘述方式去寫作。本期邀請了韓松,為“正午”撰寫了《我與科幻世界》,描述了一個雜志的前世今生,映襯出中國現實的科幻性。“個人史”其實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沒卻值得紀念的回憶。除了敘事之外,我們偶爾也會推出“訪談”系列,偏重思想和觀念。“視覺”是正午比較特別的一個欄目,我們試圖在影像和文字之間、影像與美術之間,建立一種張力。第二期正午還開設了一個新欄目,叫“玩物”。本期最有趣的來自《沉默的竹夫人》,夏天即將來臨,也許你也需要一個竹夫人。本書的最后,是正午團隊偏愛的“長故事”,它的“長”,不在于字數的多寡,而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推薦《風雪聶拉木》。
正午故事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本書匯集了第十二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及近年幾次相關學術會議的部分優秀論文,作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他們年齡不同、背景各異,從各自的角度,圍繞“二十世紀中國革命與丁玲精神史”進行論述,集中展現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從一個側面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乃至社會、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
中國丁玲研究會 ·現當代隨筆 ·31.6萬字
《劍橋時光》是作者在劍橋大學訪學和攻讀學位期間生活、學習和考察的經歷。本書涵蓋了劍橋城市和劍橋大學的歷史、文化、建筑、學院、名人、畢業典禮、實驗室、博物館、植物園、晚宴、研究所、春節晚會、教堂、名人墓地,還包括劍橋大學著名校友的故居,如達爾文故居、牛頓故居和奧利弗?克倫威爾故居。
孫克勤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路上珍貴的印痕,一番回顧所寫下的文字如時光機一般,帶我們走回過去,一句句話語、一篇篇文章如鏡子般折射出曾經的自己,見證青澀的模樣、成長的軌跡和前行的道路。本書不但匯聚了首屆“振榮杯”和首屆“遠譜杯”作文大賽的優秀獲獎作品,還回顧了黃振榮和謝遠譜兩位江西名師的人生事跡,展示了正在平川就讀的少男少女們的世界,以及語文組老師為代表的今日平川教師風貌。實現了大賽捐設者的又一個心愿,零牌顧問機構的大教育情懷書寫了意義非凡的新筆。
劉小英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沒眼人》通過一個女記者,在中國西部太行山深處的發現,用10年時間的跟蹤紀錄拍攝,講述了發生在一支從抗日戰爭開始就為八路軍諜戰服務,被山里人稱為“沒眼人”的奇特隊伍里的故事。這支隊伍,由11個盲藝人傳承組成,70年來以流浪賣唱為生。沒人知道那些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小調,其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的演唱方式就保全在沒眼人隊伍里;沒人知道這個與世隔絕的族群,如何在自己完全封閉的真常應物的行為方式中愛恨;沒人知道這些“上天不要的人”,有著怎樣極其另類的活著和死去的輪回世界;而那些亦真亦假的故事或傳說,包涵戰爭懸史,關乎人文失落,逼向人性、逼向生命一種生態蛻變的詰問。讀者將穿過一個匪夷所思的沒眼人世界,在層層揭秘中,看到一段聞所未聞的戰爭與和平的傳奇。
亞妮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本書作者分三部分自述與蠶桑的情緣與心語。第一部分,講述作者為了一睹世界桑樹王的容顏,不顧家人勸阻,爬上茫茫雪域高原;為了揭開蠶桑的萬年之謎,在巴蜀山水、江南水鄉以致黃土高原都留下奔波身影;甚至為了了解現代世界蠶桑業發展趨勢,自費遠赴東瀛,拜訪日本蠶絲會會長。第二部分,探討了蠶的馴化和繭的利用,認為蠶是遠古時代的一種宗教現象,是生命本體輪回最直觀、最直接的體驗,是作為生命的一種圖騰,給蒙昧幼稚狀態的人類以宗教式的安慰。第三部分,作者用筆記錄了那些以蠶桑為事業、為生活的人和事——一個以蠶桑為生命的群體。
趙學梅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本書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這是一本旅行文學特輯,一次全新的改版。“隨筆”選擇了四位作家葉三、劉子超、楊瀟、郭玉潔的游記。《在烈日和暴雨下》,葉三寫了自己去額濟納和舟山看音樂節的經歷,還有新疆音樂人吐爾遜的老家麥蓋提,一路的旅程,關于音樂,也關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內陸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縮之中,劉子超在這個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以及困守者孤獨艱苦的生活。……
正午故事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坊間寫金庸及論述金庸的小說很多,作者另辟蹊徑,主要從金庸小說中不為人注意的小事、細節入手,如《神雕俠侶》中的情節疏漏、《笑傲江湖》中的回目為何是兩字、《倚天屠龍記》中小昭所唱歌曲的來歷、《書劍恩仇錄》中的阿凡提與動畫片阿凡提的關系、《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藥師為何以“藥師”為名、武當七俠之一張松溪的歷史原型等等,每篇皆從細微角度切入,深入到金庸著作的版本、人物原型、創作背景,以及典故出處等。
林遙 ·現當代隨筆 ·18.3萬字
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如何從醫科大學的學子成長為胸外科醫生的求學、從醫過程。與傳統的按時間順序直敘的回憶錄不同,本書由數十篇文章組成,分別從成長經歷、職業觀、創業經歷和主要成就等方面出發,全面敘述了作者作為外科醫生的成長經歷、對外科醫生職業的看法和在胸壁外科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作者的文字樸實而真切,在提及外科手術方面的專業內容時,描寫得精要而通俗,使得相關場景對讀者來說真實、可想象。
王文林 ·現當代隨筆 ·26.4萬字
本書是一個從事媒體工作的中國知識青年在大洋彼岸考察、進修基礎上留下的思想印痕,是隨筆作品集。
秦朔 ·現當代隨筆 ·17.1萬字
我妄想要一一捕捉記下街貓們街頭暗巷的身影、故事,證明它們確實來過此世此城一場。《那貓那人那城》是作家、資深動保志工朱天心的全新貓書,繼《獵人們》之后,寫下她生命中際遇的街貓朋友的故事,并延伸至貓族、人族,以及二者交織的共生時空:只要愛情不要面包的甜橘,與作者相伴七年的橘子,歌聲洪亮且領有專業保姆證照的貓大王乳乳,擁有一眾人族粉絲團的俊美浪貓斑斑;還有愛上不羈浪貓尾橘的女孩黛比,貓志工天文,傳奇抓扎手林憶珊,創辦“臺灣認養地圖”的“神雕俠侶”KT和葉子,在臺南鄉下獨力救護浪犬的小說家王家祥,喂街貓途中遇車禍去世的作家忽忽……
朱天心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這樣大的一個世界,短短幾十年的一段人生,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只有想做不想做。我想要四處漂泊,四海為家;你想要獨身主義,也并不寂寞;他覺得從未老去,一生奮斗,才最舒服。本書中,有許多關于“不等待”的故事,他們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精彩,他們告訴你,人生沒有如果,想做的事情現在就去做,何必等來生。
燕子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這是一本理想生活隨筆集。蠶豆花瓣有黑色的斑點,如睥睨著的眼睛;豌豆花細小、潔白,像翩飛的小蝴蝶;蘿卜花小小又潔白,樸素得容易讓人忽略……還沒來得及關注的麥苗,一不留神,就長大了,如同那些田頭開的花,前幾天還沒開呢,似乎轉眼就結果了。這本書里,寫的無非是這樣的一些小日子—廚中事、花間行、舊時光、過得去。美景良辰,不過如此。
沈春兒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本書緣起于克勒門文化沙龍《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采豐子愷》的紀念活動,豐子愷先生的后人和友人后人及研究者們濟濟一堂,共同回憶豐子愷先生及其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與此同時,披露了很多豐子愷先生的老照片和手跡。此書便是以此為基礎,同時結合豐子愷先生后人及師友的其他回憶文章,編成的回憶性質的集子。本書除了展現豐子愷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軼事,更展現了其與人交往中顯現的人格魅力,讓讀者接觸到一個活潑潑的豐子愷先生。此外,也通過其同時代人的敘述及后人的回憶,從側面描繪出他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文人交往及其風格氣度。書中會根據文字內容插入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豐子愷先生的畫作、手稿以饗讀者。
豐子愷等著 豐一吟等編著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