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收入了一些作者回憶類的文章,由《碟變》《校園點滴》《新疆是個好地方》《補丁》《與“住”有關》《“行”的記憶》《中央飯店的過客》等篇目組成。作者對生活有深入細微的觀察,并且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其過往的人生經(jīng)歷也是時代變遷的一部分。通過這些文字,我們看到了作者豐富多彩的人生及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余斌 ·現(xiàn)當代隨筆 ·12.4萬字
本書是一部專題論集,由兩輯內(nèi)容組成,主要涉及趙樹理研究和對山西當下作家的評論。趙樹理研究并非顯學,但世紀之交以來卻持續(xù)升溫。而對他的重新關注和種種評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現(xiàn)了學界的“闡釋焦慮”。本書第一輯聚焦于趙樹理的三重身份問題、可說性文本問題、文藝傳播觀、文學語言觀等,并引入西方學者本雅明的視角和中國作家汪曾祺的維度,試圖對趙樹理其人其作進行重新解讀。該組論文寫得扎實飽滿,曾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過,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第二輯涉及鄭義、李銳、趙瑜、聶爾、魯順民、葛水平、浦歌、張暄、白琳、悅芳、弱水等十余位山西作家。雖然他們使用的文體不一,創(chuàng)作風格有別,但都個性鮮明,特色明顯,且不同程度地繼承了趙樹理的寫作傳統(tǒng)。本輯內(nèi)容聚焦于他們的重點作品,并在公共性、文學性與在地性之間進入問題,展開評析,既呈現(xiàn)了當下“晉軍新方陣”創(chuàng)作實力的一個面向,也展示了作者以“論筆”行文的寫作風格。
趙勇 ·現(xiàn)當代隨筆 ·37.2萬字
鄧云鄉(xiāng)博曉古今,雜學旁收,主張多“讀書”,更強調(diào)“讀閑書”。書中精選其讀書心得近20篇,既談及正史、科舉文化,又暢談王文韶、李慈銘、王國維、胡適、顧頡剛、張伯駒、俞平伯、謝國楨、沈從文等官紳學人,善于以小見大,加之行文雋雅、圖片豐富,讀之令人不忍釋卷。
鄧云鄉(xiāng) ·現(xiàn)當代隨筆 ·7萬字
周瘦鵑先生隨筆集,文筆圓熟,有識有趣。文章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文筆清麗,行文曉暢,娓娓道來,具有相當?shù)目勺x性。
周瘦鵑 ·現(xiàn)當代隨筆 ·32.4萬字
書稿以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古代說唱文學的文獻研究為探討對象,對這一領域一百多年來的研究情況及學術成果進行全面、深入的回顧和總結(jié)。上編從縱的方面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說唱文學文獻研究的歷程進行梳理和歸納,將一百多年的研究歷程分為五個歷史階段,探討各個階段取得的重要成果及研究特色,港臺及海外地區(qū)的中國說唱文學文獻研究因情況特殊,單獨進行考察。下編從橫的方面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古代說唱文學文獻研究的成果進行概括和分析,分敦煌說唱文學、諸宮調(diào)、彈詞、寶卷、子弟書、評書和說唱文學志書等部分,分別進行詳細、深入的考察。
苗懷明 ·現(xiàn)當代隨筆 ·31萬字
一本極具實用性、審美性和文化性的臺北旅游導覽。一本令人充分領略臺北文藝之美、美食之美、茶道之美、街市之美、雜貨之美的深度臺北游記。全書分為“貪食紀”、“尋茶道”、“街市游”、“雜貨淘”、“文藝派”五個部分,由臺灣本土文化名人舒國治、鈕承澤、陳升等擔任向?qū)В运麄儗ε_灣文化與臺北游覽之趣的深刻認識與本土體驗,精選臺北值得游玩的地方,介紹不能錯過的臺北私房美食,不可替代的臺北文化精髓,令讀者吃到正宗的,玩到道地的,感受到有靈氣的臺北,獲得一趟在地美食家和玩家?guī)淼乃椒颗_北旅行體驗。
夏雨清主編 ·現(xiàn)當代隨筆 ·5.8萬字
如果我跪下來求你,你可不可以回頭再看我一眼。如果我腳下血流成河,你會不會有一絲心痛。如果我抽噎著哭泣,你會不會有一絲憐惜。你對她微笑,笑容溫暖如同冬日里最燦爛的陽光。而那些笑容是我生命中的信仰。我站在櫻花樹下,看所有的光華匯集到你身上。你們騎著單車在長滿法桐的道路上,我透過車窗,看到碎碎的陽光撒到你的身上。你不會回頭看到身后落寂的我。我低頭催促司機開快點,卻忍不住再回頭看你。她是你生命的唯一,你會為她而忽略的所有人。而我只是個局外人,無論怎么努力,還是局外人。
石地 ·現(xiàn)當代隨筆 ·18.2萬字
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散文集,全書分“人生如夢”、“西域紀行”、“屐痕處處”、“剪燭情深”幾個部分,以樸實、淡雅的筆調(diào),敘述了作者人生中走過的那些路、遇到的那些人……“收在這本書里的文章,都是在這個特殊的歲月以后寫的,現(xiàn)在我已老了,雖然還能記憶到過的這些地方,但畢竟丟失的太多了,只能記憶這些了。那末,就讓這些記憶補充到這本書里,作為一絲夢痕,以存這段特殊歲月的雪泥鴻爪吧。”
馮其庸 ·現(xiàn)當代隨筆 ·14.7萬字
深夜的都市上空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冷冷的街點綴著冷冷的燈。此時市中心醫(yī)院的大街上已很少人來人往,整個醫(yī)院都沉入了酣甜的夢鄉(xiāng)。曉福躺在單人病房里,今晚他的未婚妻不知道有什么事竟然沒來陪他,因此他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甚至覺得小小的病房里的空氣異常的沉悶,于是他穿著睡衣,走出病房,想去樓下透透氣。他有點恍惚地來到樓道的電梯間,按了一下一號電梯的按鈕,醫(yī)院為了節(jié)省開支,只有一號電梯還在上下工作著,二號電梯晚上10:00之后就關了。
石地 ·現(xiàn)當代隨筆 ·5.6萬字
本書主要以作者早年發(fā)表的有關魏晉風度以及詩詞論文及賞析文章為主,兼及可讀性與學術性。按照內(nèi)容脈絡大致分為五章:一、莊子與魏晉玄思;二、從阮籍到陶淵明;三、灑落的唐宋余韻;四、明月相思寄清風;五、怡情山水詩與史。
衛(wèi)軍英 ·現(xiàn)當代隨筆 ·16.3萬字
《萬物相愛》是作家安寧最新散文集,是作家在對內(nèi)蒙遼闊蒼涼詩意審美的認知理念下,從鄉(xiāng)村散文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自然散文創(chuàng)作的重要代表。該部作品對自然萬物及人間世態(tài)精細入微的描寫,對萬物和諧理念的闡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解讀,對綠色生態(tài)的呼喚,引人深思。同時,作家將個體行走地理與生命記憶融合,呈現(xiàn)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大地、愛與生命、偶然與必然、生與死等永恒廣闊主題的思考,啟發(fā)讀者重新認知自然對于人類詩意生活的積極意義,及其浸潤靈魂的重要價值。
安寧 ·現(xiàn)當代隨筆 ·11.1萬字
《東昌草木記》是《東鄉(xiāng)草木記》一書的姊妹篇,以東昌(今聊城)及其周邊地區(qū)花草樹木為寫作對象,內(nèi)容包括野草、野蔬、樹木、花卉和作物等,是一部研究自己鄉(xiāng)土植物的博物學著作。本書融入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相應草木的文化元素,飽蘸作者情感,圖文并茂,既有作者獨到的觀點,又有資料價值。
譚慶祿 ·現(xiàn)當代隨筆 ·23.3萬字
“散眾”書系——沒有目標的奔跑,沒有計劃的匯集,飛揚的瞬間、個人史、生活文理、時光的旅跡在無聲的消逝中凌亂成泥,剩下的只是用于觸摸的文字。所謂極端之人,必有極端之事,極端的時代賦予了他們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并造就了他們迥然于常、直指人心的黑鐵言辭。
蔣藍 ·現(xiàn)當代隨筆 ·13.2萬字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里,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泉水一樣涌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
一個朋友圈最會講故事的教授,用哲學化的思維講述最生活的故事。深入淺出,哲思濃厚,震蕩人心,文筆優(yōu)美。作者閱盡天下詩書,只為講好每個故事。在其筆下,人生的孤與獨也是無比唯美與詩意,每一篇文章都引人深思,每一個文字都洋溢著美感。
林景新 ·現(xiàn)當代隨筆 ·10萬字
該書按國資委要求制作。本書收錄了國資委直屬機關團委、國資委青年理論研究會開展的2017年讀書心得征文比賽特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文章。這些文章圍繞所讀書目,結(jié)合青年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暢敘感想。文章內(nèi)容豐富,主題鮮明,貼近時代,資料翔實,具有積極的啟迪思路、開闊視野、評品作品、共同提高的作用和價值。
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 國資委青年理論學習研究會 ·現(xiàn)當代隨筆 ·24.9萬字
這是一部當代散文集。文集共收入作家王充閭的44篇文章,選古今人物44人。本著中國作家理應講好中國故事的寫作構(gòu)想,王充閭在這部散文集中要做的是:展今古情懷,說家國天下。這些人物都屬于魯迅先生所稱頌的“中國的脊梁”,民族的精英。“有確信,不自欺”,心懷家國,放眼天下,在各自擁有的歷史舞臺上展示其驚人的偉績。講述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展現(xiàn)他們的民族精神,不僅讓歷史的閃光點再次呈現(xiàn),更弘揚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中的家國精神。
王充閭 ·現(xiàn)當代隨筆 ·20.7萬字
本書作者從文本、文化兩個角度考察這一文學文化現(xiàn)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結(jié)構(gòu)、修辭特點,另一方面考察這種寫作興起的社會原因,通過個案研究去理解情感書寫與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積累文化資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這種邊緣寫作與社會秩序、文學傳統(tǒng)之間的緊張關系。
洪越 ·現(xiàn)當代隨筆 ·22.7萬字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起源于一種感覺……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們在一座古城外的一所學校相遇.相識.直到成為最好的朋友,女孩的性格很活潑稍微有點內(nèi)向。而男孩的性格適中卻很喜歡說笑,和女孩在一起男孩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但卻說不出來。那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覺。男孩不去想那些,還是和平常一樣去完成他的學業(yè),因為男孩的家庭條件并不怎么樣。他不想別人看不起自己,女孩的一舉一動男孩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總把情感放在心底,而表面卻裝做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男孩總覺得日子還很長有的是時間。
石地 ·現(xiàn)當代隨筆 ·20.8萬字
明萬歷末年至清康熙初年,文學社群數(shù)量達到歷史高峰,對當時的文學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考察了“社群文人群體運作方式”這一明清特殊文學樣態(tài),具體分析了此期社群對當時文學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分別從文人心態(tài)、文學復古、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風氣、影響文學的媒介性等方面對文學社群與文學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張濤 ·現(xiàn)當代隨筆 ·40.4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