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清朝長洲(今蘇州)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內容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文字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述了夫妻“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鹽之瑣屑”,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
沈復 ·古代隨筆 ·6.7萬字
用一首歌的時間來紀念一個人用一盞茶的冥想來回憶一個人,我坐在菩提樹下靜靜地觀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間只打了個照面前世,今生,來世菩提樹下紅蓮花靜靜綻放開合之間佛光閃現
阿煙 ·古代隨筆 ·6.6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朝文學家沈復所著的一部自傳體散文。該散文文辭樸素,情感真摯,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游聞見,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書中內容或纏綿繾綣,或閑適淡然,或凄婉斷腸,或山水陶然。情傷處令人潸然淚下,不能自己意適處使人欣然頷首,樂在其中。語言不加雕飾,質樸清新,頗得自然之趣。白話則拓展了文言的意境,簡潔如話,卻又不失原文的優雅別致,可謂相得益彰。《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于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
沈復 ·古代隨筆 ·6.4萬字
明代天啟年間,江南才子陸紹珩流落北京。他目睹世態俗情,胸中塊壘頓生。何以遣窮愁?唯有讀書。于是在讀書之余,陸紹珩從五十余部經史子集中,擷取精妙辭句,分成十二卷,集結成書,用以自娛。細讀之,唇齒輾轉間,有醉意,有古意,有劍意,有俠氣。
(明)陸紹珩纂輯 ·古代隨筆 ·6.4萬字
《石屋余沈》一書,記述了清末以來的掌故軼聞。記載了一些馬敘倫先生的個人經歷和見聞,以及對當時社會現象、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思考和評論,如“馬先生湯”的掌故等,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文化氛圍。
馬敘倫 ·古代隨筆 ·6.3萬字
沈復 ·古代隨筆 ·6.3萬字
《夢粱錄》是宋代吳自牧所著的筆記,是一本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對宋代市民生活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夢粱錄》不僅記載反映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習俗,書中還對許多傳統習俗的來源進行了說明,有的甚至是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如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但關于貼“福”字的最早記載則是《夢粱錄》。該書仿效《東京夢華錄》體例,記載南宋臨安的郊廟、宮殿、山川、人物、市肆、物產、戶口、風俗、百工、雜戲和寺觀、學校等。為了解南宋城市經濟活動,手工業、商業發展情況,市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特別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較豐富的史料。該書不僅詞匯豐富,口語色彩較濃,還記錄了大量的名物詞,為語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語料。書中伎樂、百戲伎藝、角觝、小說講經史諸節,為宋代文藝的珍貴資料。
吳自牧 ·古代隨筆 ·6.3萬字
本書精心匯集了納蘭性德《納蘭詞》的古本手稿,結合原文、詞譯、評論賞析、注釋解疑,輔以情真意切的美畫,以圖釋文,唯美唯真,為廣大讀者傾力奉上一代才子筆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絕美與情韻。
(清)納蘭性德 ·古代隨筆 ·6.2萬字
該書所選的古文,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照文體來看,該書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等,這些作品都是“極聲貌而窮文”,工于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但與詩不同,往往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等。
吳乘權 吳調侯編著 ·古代隨筆 ·6.1萬字
《金樓子》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子書,是研究生活在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大交流、南北民族大融合前夕的蕭繹的思想、生平、著述和齊梁社會歷史的不可多得的直接材料之一。《金樓子》一般是采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揮以闡發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東交游,以敘友情等。
蕭繹 ·古代隨筆 ·5.9萬字
《快園道古》是一部仿《世說新語》的著作,資料廣博,內容繁富,文筆簡練,詼諧嬉笑隨處可見。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不讀。全書分為盛德、學問、經濟、言語、夙慧……內容涉及晚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多張岱本人、親屬、先世及當時一些時聞逸事的記載,對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及對張岱本人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遠取諸史冊記載,近取諸親所見聞,津津樂道。所記以明代士民言行為主,注重可讀性,詼諧可喜,雋永有味,不諱親尊,不避俚俗,記事多含微旨,記言多帶機鋒。作品形制短小,易于循覽,是張岱現存著作中極饒趣味的一部。
(明)張岱 ·古代隨筆 ·5.7萬字
《秋燈瑣憶》是清代文人蔣坦回憶與愛妻關锳(關秋芙)日常生活瑣事,充滿風雅、才情、閑趣、詩意的散文。全書敘事栩然,文辭清疏而典雅,情感純粹而動人心。此后,蔣坦全心禮佛,于四十歲時因兵亂一家被困杭城,凍餓而死。世事無常之慟,催人淚下。本次出版以咸豐二年(1852)錢塘蔣氏巢園刊本為底本,參考世界書局1935年朱劍芒編《美化文學名著叢刊》標點排印本等版本精心勘校。特別邀請蘇州大學老師,青年詩人朱隱山白話譯注,無需古文基礎,也能完全讀懂。附錄咸豐二年初版序,收錄“蔣、關詩詞百首”及“年表、人物傳”,作為了解蔣、關的輔助。
(清)蔣坦 ·古代隨筆 ·5.5萬字
本書是寂音尊者覺范慧洪禪師之語錄。此類文體的著作在宋代頗為流行。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作品主要寫的是慧洪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有關尊宿之高行、叢林中各種遺訓、諸佛菩薩之微旨及賢士大夫之余論等之語要共三百余篇。有人說本書為參禪學道之指南,自古時起就在禪林中廣為流傳。本書根據作者在與釋子名賢抵掌清淡時所作的札記,經過近十年的積累編成。內容充實,可讀性強。《林間錄》保存了佛教傳記、行狀、文集、語錄、燈錄以及作者言行的許多片段,也可作為編寫史傳之參考,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本書最大特點是泛雜。所記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時、一地、一科、一類。凡作者認為有意義的:不論是出自緇門尊宿還是出自名門士夫、本朝還是前代;不論是他人的一則故事還是本人的一段經歷;不論是見于文字的序贊偈頌還是流于口傳的行跡言談;不論是對人和事的評議還是讀經讀論的感受,均加以記錄。
釋惠洪 ·古代隨筆 ·5.2萬字
《微風閑看古人心》是一本散文集,精選《古文觀止》中司馬遷、范仲淹等歷代文學家作品中體現古人品格氣節的篇章成書,引領讀者體驗古文之美,并系統感受古人情懷,在現實生活中學會修身養性。
司馬遷 范仲淹等著 吳嘉格編譯 ·古代隨筆 ·5.2萬字
《小窗幽記》作者是陳繼儒,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一再為讀者所關注,其蘊藏的文化魅力,正越來越為廣大讀者所認識。
陳繼儒 ·古代隨筆 ·5.2萬字
吳乘權 吳調侯編著 ·古代隨筆 ·5.1萬字
從體裁上來說,《澠水燕談錄》屬于筆記文中的史料筆記。《澠水燕談錄》雖然表面上是一部談謔類的悠閑之作,但實際上蘊含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判斷,是一部創作動機嚴肅、目的純正、品位高雅的史料筆記。從寫作目的上來看,與眾多宋代筆記的作者一樣,王辟之脫離仕宦,悠游林下,追憶平生經歷見聞,筆之于書,博記雜識,主要是為了“談謔”。從寫作內容和范圍來看,《澠水燕談錄》所記大都是宋哲宗紹圣年間(1094年)以前到北宋開國(960年)之間140余年的北宋雜事。內容豐富,體裁廣泛,為后世對北宋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歷史研究,特別是對一些政治家、文學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東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詩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史料。
王辟之 ·古代隨筆 ·5萬字
吳自牧 ·古代隨筆 ·4.9萬字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收錄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間130多位作者的詩文700余篇,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本書內容可大致劃分為賦、詩、雜文3大類,其下又分列38小類。其選材嚴謹、注重詞藻,使中國自先秦以來文史不分的現象有了明確的分界。《昭明文選》選材嚴謹、注重詞藻,所選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過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視為文學的教科書,是士子們必讀的一部書,千余年來流傳不衰。本書賦、詩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內容把賦分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門,把詩分為補亡、述德、勸勵等23門,這樣的分類體現了蕭統對古代文學發展,尤其是對文體分類及源流的理論觀點,反映了文體辨析在當時已經進入了非常細致的階段。由于《文選》本身所具有的優點,比起同類型的其他詩文總集來,其影響遠為深廣。唐代以詩賦取士,唐代文學又和六朝文學具有密切的繼承關系,因而《文選》就成為人們學習詩賦的一種最適當的范本,甚至與經傳并列。
(南朝梁)蕭統編 ·古代隨筆 ·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