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傳情之作,宋代婉約詞派代表作品——《漱玉詞》,因李清照濟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詞人少時與知己愛人趙明誠幾次生別離,多感相思惆悵。后又經歷夫妻陰陽相隔、時局動蕩,更添孤苦凄涼。其作詞自辟途徑,錦繡才思盡賦清雅言語,又妙解音律。明代楊慎有評:“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宋)李清照 ·古詩詞 ·4.1萬字
張岱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許多論者一致評價其篇篇精美,是張岱散文的代表作,甚至奠定了他在明清散文作家群中的特殊地位。《陶庵夢憶》是張岱在“國破家亡”,“披發入山”之后寫的自敘體散文;《西湖夢尋》在體例和內容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寫的是作者記憶中的西湖各處風景名勝。
(明)張岱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23.2萬字
本書為明末清初作家倪仁吉詩稿匯編。倪仁吉能詩文,著有《凝香閣詩》一卷、《宮意圖詩》一卷、《山居雜詠》一卷,康熙初年合刻為《凝香閣詩稿》。但康熙刻本版片毀于三藩之亂,印本今已不傳,存者僅有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刻本。其中,《凝香閣詩》收詩共八十九題凡一百五十首,又《觀先大夫詩榜》詩后附其父《小西湖八景詩》八首;《宮意圖詩》收七言絶句三十七首,系仁吉所繪《宮意圖》畫冊所配題詠的合集,每首詩前皆有相關圖畫情境的詳細描述,惜《宮意圖》畫冊今已不復見;《山居雜詠》收五言絶句一百四十四首,主要描寫蘭溪、浦江一帶山區的四時景物風俗。書末另附有侄女倪宜子所作七律凡七首。
(明)倪仁吉著 樓含松 金玲校注 ·古詩詞 ·8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詞人,又具有英雄氣概。這本小書萃取了詞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不僅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還附有深入淺出的解讀,這能讓大家輕而易舉地享受到辛詞給我帶來的美感。
劉揚忠評注 ·古詩詞 ·12.3萬字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該書選注梅村代表性的詩作若干首,并按照創作時間的順序加以編排,在每首詩下的第一項注釋中標明了創作時間,同時對該詩相關的創作背景、主旨大意及藝術特點進行簡要的介紹,很適合一般讀者了解吳偉業的文學特色和創作水平。
葉君遠選注 ·古詩詞 ·20.8萬字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又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內容題材廣泛,語言樸實自然,情感自然淳樸,對后世詩詞發展影響深遠。本版由北京大學周興陸教授編選而成,全書收錄12卷100首經典樂府歌辭,57位詩人畫家人物小傳。插畫選用以錢選、惲壽平為代表的中國歷史上多位畫家的作品,題材主要為花、鳥、獸、蟲、魚等活潑自然的萬物生靈,烘托全書自然樸實、靈動活潑的感情色彩。
(北宋)郭茂倩編著 周興陸解注 ·古詩詞 ·4.7萬字
魏晉六朝是中國古代詩歌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詩歌對后代詩壇影響很大。《漢魏六朝民俗與詩歌》就是一部對漢魏六朝民俗與詩歌進行解讀的專著,主要研究漢魏六朝詩歌中所體現的民俗文化現象和各個類別的物質民俗、社會民俗以及信仰風俗。作者呂華亮、王政、侯曉珊等從民俗文化視角出發,結合其他文獻和典籍資料,采用綜合觀照的方法,力圖復原漢魏六朝詩歌中的民俗形態及特點,探討詩歌中民俗描寫的美學價值與藝術作用,積極建構中國古代的“民俗詩學”,通過鑒賞、評價這一時期絢麗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輝藝術成就,幫助讀者全面地了解這一時期的文學發展狀況。
呂華亮 王政 侯曉珊 ·古詩詞 ·37.3萬字
《楚辭》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和他的后學者的作品集,西漢成帝時,劉向整理古籍,把他們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從此以后,“楚辭”就成了一部總集的名稱。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個人專著詩集。《楚辭》是與《詩經》并峙的中國詩歌兩大源頭。《楚辭》中作品數量最多的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辯》等。《楚辭選》一書精選屈原、宋玉名篇,精加注釋,細析段落,講解層次,化艱深為簡單,是當代非常優秀的《楚辭》選注本,很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金開誠 高路明選注 ·古詩詞 ·22.4萬字
葛兆光先生以自己對于詩史的深刻洞察及對于唐詩的細致體驗,從浩瀚的唐詩中精選78位詩人的282首詩。其中既有好詩名篇,也有在詩史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意義的作品。小傳中關于詩人風格的描述,前人品評之匯總與作者的的創見有機融合;注釋廣征博引,具體而微,有助于讀者加深對詩意和技巧的理解與感受。作者善用比喻,語言通俗易懂,適合普通讀者作為詩詞入門讀物。
葛兆光 ·古詩詞 ·20.7萬字
本版以《通志堂集》為底本,參考汪刻本、娛園本等16種重要刻本綜合勘校。收錄全詞348篇。全文注釋注音,通暢誦讀;上下闋分段、情景式斷句,充滿人文關懷的內版設計;創作時間、創作背景進行簡要說明;保留重要異說,提供不同視角的解讀。石濤高清藏品、納蘭書法真跡10通、納蘭所品鑒題詠名畫。
(清)納蘭性德 (清)石濤插圖 ·古詩詞 ·8.4萬字
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詩作的精選本,每首詩后附有重要語詞注釋和全詩的解讀。內容經典,注釋簡潔,解讀深入淺出,是一本非常好的古詩讀本。
謝思煒評注 ·古詩詞 ·10.7萬字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為兩宋之際著名的女詞人、學者。她的詞風典雅清麗,在兩宋詞壇獨樹一幟,詞集有《漱玉詞》,并撰有《詞論》一文,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觀點。此外,她還有與丈夫趙明誠共同編訂了金石學名著《金石錄》。李清照的作品膾炙人口,在其生前既已流傳。其詞集《易安詞》散佚,經后人整理編訂的詞集有《漱玉詞》。這本小書選錄了李清照最為精粹的詞作,較好地展現了詞人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水平。評注者對每首詞的重要詞語加以注釋,然后再做簡要的評講,使之更加淺近易懂,非常適合大家領略易安詞的藝術魅力。
陳祖美評注 ·古詩詞 ·10.4萬字
清代詞人,納蘭是當今能夠名世的唯一一人,本書是納蘭性德詞的大全集。
聶小晴 ·古詩詞 ·53.2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主編 ·古詩詞 ·19.2萬字
神仙只不過在人間短暫逗留,便留下千古絕唱。或清婉,或豪氣,或嘆息,每一位詩人都有屬于他的符號。詩是詩人在經歷了世間百態,人生起伏,留下的訴說。
唐詩 ·古詩詞 ·7.7萬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滴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留給后世九百多首詩作,他才思敏捷,可以提筆成詩,也可以醉酒而歌。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些詩作表現了他的心路歷程。本書以詩為引,帶你走進李白,步入大唐,感受李白在那個時代里頗具傳奇而又悲苦的一生。
柳夏 ·古詩詞 ·11.7萬字
晚唐的溫庭筠和韋莊乃花間詞派的鼻祖,二人齊名,合稱為“溫韋”,他們的作品體現“詞為艷科”的特色,內容以描寫閨情與離別相思等為主。他們的詞作藝術技巧很高,溫詞工于造語,濃艷沉郁,韋詞清麗淡樸,情深語秀。
(唐)溫庭筠 (唐)韋莊著 聶安福導讀 ·古詩詞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