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來中國:偵探小說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
偵探小說是一個產生于西方19世紀的現代文體,晚清時期它開始傳入中國并迅速風靡一時。在西方翻譯作品的影響下,中國本土的偵探小說創作在二十至四十年代達到高峰,誕生了如霍桑、魯平等中國版的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萍。另一邊廂,自五十年代開始,來自荷蘭的偵探小說家高羅佩將中國傳統的公案小說以西方偵探小說的手法重新包裝,賦予了傳統的狄仁杰故事現代性的閱讀趣味,高羅佩的狄仁杰故事于八十年代被翻譯成中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家與導演對這一人物進一步演繹與發揮。本書考察了這兩類偵探小說中國化的嘗試。在這些嘗試中,偵探小說在不同文化間的傳譯與改編,成為了觀察現代性在全球不同地區生產、流通、翻譯與重塑的一個獨特界面。
·27萬字